分享

取消默写题,大势所趋!

 布衣i 2018-04-04


原创 2018-04-02 崂山探花郎 语文匠


 

/崂山探花郎

 

昨天愚人节,一条消息在网上流传,说是2018年高考语文取消默写题,请同学们互相告知,不要再背了,很快这就被证明是愚人节笑话,但是同学们反而笑不起来,他们觉得其实真的取消了才好,默写题,就是这么不被待见。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对于教育部大幅度增加古诗文诵读篇目,笔者举双手赞同!笔者认为,即使再加多,也不妨!

但是,语文试题中的默写题就因此是“必要”的吗?没有其他题型能取代它吗?

 

默写题可以休矣!

 

(一)“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受”写成“授”就错了,从学理上来说,有何意义?我们山东考生(人教版)写“樯橹灰飞烟灭”才对,他们广东考生(粤教版)写“强虏灰飞烟灭”才对,从学理上来说,有何意义?

 

(二)默写才区区5分,却是很多学生的救命稻草。150分的试卷,能抓的也就这区区5分,其余和课文没关系嘛!所以,语文成了最乏味,最无聊的课程。默写题,罪莫大焉!

 

(三)台湾学生的国学水准明显超过大陆学生。但是台湾“高考”中就没有默写题。在台湾的的“学测”“指考”中,题目花样繁多,独独不见默写题!

 

(四)默写题,在早期的科举考试中也存在,但是后来就没有了,后代的考试,建立在你必须熟读背诵《四书》的基础上,但是考试并不直接考查你的默写能力,看得出来,几千年来,考试在进步。默写题,可以休矣!


(五)当今智能输入法早就能写名句开头,自动补充其余了。我们21世纪的人工智能世纪,还要那么颔首穷经地每一个字写对,意义何在?

……

 

默写取消之后,我们用什么题型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个问题问得好,探花郎就是来说这个问题的! 

 

默写最早是简单粗暴的直接上下句默写,被人诟病最多。如今成了情景式默写,换汤不换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只能这么考?我大山东人民相信,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专家教授们一定不会止步于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