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冒2

 学中医书馆 2018-04-04


  (其它疗法)
  一、中药成药

  1.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用于感冒发热。
  2.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 用于感冒高热。
  3.消炎退热冲剂 用于感冒发热及各种疮疖肿痛。
   4。小儿清热片 用于小儿感冒、咽炎、急惊风。
  二、单方验方
  1.鲜芦根30g(干品lOg),水煎l碗,加白糖适量随时服,用于风热感冒。
  2.生姜5片,红糖适量,水煎服。适用于风寒感冒.
  3。鲜菊花根、银花各lOg,鲜芦根.30g,桑叶、菊花、薄荷、竹叶、荷叶各6g,车前草15g,水煎服。适用于风热感冒.
  4.淡豆豉9g,葱白5个,水煎服.用于风热或风寒感冒。
  5.紫苏叶6g,桔梗、甘草各3g,水煎服。用于风寒感冒。
  6.防风6g,砂仁工.5g,藿香3g,生姜工片,水煎服,待温服。用于风寒感冒吐乳。
  7。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制成糖浆,每次lOml,工日3次。用于肺脾气虚的复感儿。
  8.金银花、连翘、蚤休各8g,薄荷5g,香薷4g,以水浓煎至lOOml,每次50ml保留灌肠,1日2次。用于伤暑感冒.
  三、药物外治 .
  金银花20g,青蒿、柴胡、生石膏(先下)各lOg,板蓝根15g,竹叶5g。每日1剂,水煎2次,药温36~C~37~C时保留灌肠20--30分钟,1日2次,插管深度视年龄大小插入10—15cm。用治小儿外感高热。
  四、食疗方药
  1.葱乳饮 每次用带根葱白5根,洗净剖开,加母乳50ml,放入杯内加盖,隔水蒸,待葱白变黄为止,去掉葱,倒入奶瓶内,喂服.每天2—3次,连服2—3天。能疏散乳儿的风寒。
  2.芫荽黄豆汤 取新鲜芫荽30g,洗净。黄豆lOg.洗净后,先将黄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后,再加入新鲜芫荽同煮15分钟,去渣喝汤,分次服完,服时加入少许食盐调味,每天1剂。芫荽与黄豆配合有扶正祛邪之功,可治风寒感冒。
  3。银菊饮 银花15g,桑叶、菊花各lOg,薄荷5g,煎水,加蜂蜜适量,饮服。有散风清热作用。 .
  4.山楂银花饮 山楂log,银花30g,蜂蜜2508。将山楂、银花放人砂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3分钟后将药液滤入碗内,将药渣加水再煎工次,滤出药液。两次药液合并后放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随时饮用,用于风热感冒.
  5。西瓜番茄汁 取西瓜及番茄榨汁,当饮料服。用于夏季风热夹湿感冒,有清热利湿作用。 .
  6.鸡苏饮 六一散lOg(包),加水1杯半,煎至1杯,加薄荷3g,再煮数沸,去渣饮用.有辛凉解表,淡渗利湿作用,用于风热感冒夹湿。
  五、针灸疗法
  1.取风池、合谷、大椎、风门、肺俞,中等刺激,不留针。用于风寒感冒。
  2.取大椎、曲池、鱼际、外关、少商,中等刺激,不留针.用于风热感冒。
  3。取大椎、合谷、支沟、中脘、足三里,中等刺激,不留针。用于湿热感冒。

  4.取大椎、合谷、肺俞、太溪,中等刺激,不留针。用于气虚感冒。
  六、推拿疗法
  推攒竹,分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分阴阳,推上三关,退下六腑,揉肺俞。风寒者加拿风池,拿合谷,揉二扇门,掐阳池;风热者加推天柱,清肺经,清天河水,退下六腑,夹滞者加清补脾胃,揉中脘,摩腹;夹痰者,加按揉天突,擦胸,按揉乳房乳根;夹惊者加清心经,清肝经,掐十王,掐志龙,水底捞明月,大清天河水。
  七、西医治疗
  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35%酒精擦浴,或口服或肌注退热药,伴有烦躁不安或惊厥者同时给苯巴比妥类药物.鼻塞可用0.5%麻黄素在喂奶前滴鼻,不致影响吸乳。发生细菌感染或并发症时,可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如小儿百炎净、阿莫仙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