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理解力透纸背在书法中的具体含义?

 影谭翰墨 2018-04-04

古人曾经说过:常欲使力透纸背。

而这句话,有两个靠谱的出处,一个出自《颜真卿述张长史十二笔意》:

“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

另一处见于唐代韦续《墨薮》:

“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

怎么理解力透纸背在书法中的具体含义?

请注意这里的“常欲”两个字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字,也是我们理解力透纸背这个概念的一把钥匙。

常欲,可以理解为常想要,经常想要这样做。

所以我们看到,这里对于力透纸背的要求,其实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要求,也就是说书法家在写的过程中,是希望力求达到这样的状态,而在现实过程中,没有人,也几乎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质疑我说,你这样太绝对了吧,怎么可能没有人做到?我们回到原文中,看这两本书中都是这样说的,而且都加上了常欲这两个字,说明这个说法是可信的,也是准确的。

怎么理解力透纸背在书法中的具体含义?

尤其是《墨薮》说——

“此成功之极矣”。

极,这个字,在古代就是最,就是很,就是第一,超级厉害的意思,厉害到无以复加,没有比他还要高深的境界了。

这句话,正是针对力透纸背这一说法而来的。所以,力透纸背,在古代书法家口中,更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目标,谁也达不到,但是都向往。

怎么理解力透纸背在书法中的具体含义?

所谓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般人对于力透纸背的理解,就是我到纸的背面去看看,看看他的墨水有没有阴湿到纸的背面去。

诚然,书法当然要考虑墨色的因素。但是,是不是有了墨水就是书法了呢?我倒了一大杯墨汁在纸上面,也能呈现渗透到纸背面的效果,但是这不是书法。

或者说,我根本就不懂书法,随便蘸了很多墨水,然后乱抹,也是可以渗透纸背,但是这叫力透纸背吗?

怎么理解力透纸背在书法中的具体含义?

还有说法更无聊,说力透纸背就是放大看,每一个笔画延伸出来的墨丝,都渗透到纸里去了。

这更是无稽之谈。你随便滴一滴墨水,也能观察这样的毛细现象。

所以我认为力透纸背,其实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感觉,他说的是一个书法家在写书法的过程中,他整体的作品表现,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已经不能够被这张薄薄的纸所承载,就是说他的字像石头一样压得住纸,笔力千钧,非常有气势,有分量,这样的字才叫做力透纸背的字。

怎么理解力透纸背在书法中的具体含义?

而且我们在思考“力透纸背”这四个字的含义的时候,思维不能仅仅局限纸这个东西上面,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关注到书法家本身的书写上,关注到书法家所写的字上。

比方说,如果他用其他的东西写书法,他把他的字写在了墙壁上,他把他的字写在了地上,写在了沙土上,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说他的字不力透纸背了呢?

比如说王羲之,王羲之入木三分的典故大家都知道,他把字写在了桌上,笔力很强,留下来印记。这也能能说明王羲之书法非常的有笔力。但是王羲之字写在桌子上,去哪里找所谓的墨渗透的效果?

怎么理解力透纸背在书法中的具体含义?

是不是这个典故就不能说明王羲之的书法“力透纸背”了呢?

所以,重要的是在书法层面,在书法家的字的基础上去理解,不要将“力透纸背”这一概念过分具体化。否则,就会弄出很多笑话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