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eyspa: 华夏幸福的过山车思考#1 大概从2017年8月开始逐渐加仓华夏幸福,浮动盈亏长期维持...

 zhuqs99 2018-04-04

大概从2017年8月开始逐渐加仓华夏幸福,浮动盈亏长期维持在±10%,到2018年1月~2018年2月的一波50% 的涨幅,再到现在又跌回去年横盘的水平,真是兜兜转转。

抛开账面浮亏的一半心疼一半淡然,其实一直在考虑2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关于如何正确市场逻辑的演绎,一个是关于华夏幸福本身的思考。市场逻辑的事情比较复杂,还在琢磨,这里先不展开。

华夏幸福本身的思考有以下几方面,

1)华夏幸福的商业模式,即房地产同时提供了华夏幸福产城业务的现金流和利润,那么随着产业新城业务不断发展,是否可以实现“老”产业新城养活“新”产业新城,目前来看,短期内无法实现。更有,2017年年报,公司用嘉善和怀来作为异地复制成功的标杆(销售额过一百亿),而销售额大部分还是房子卖得好,如果公司都用房地产销售额来证明异地复制成功的,也难怪市场会以房地产企业来给予估值。目前来看,不能轻言,异地复制成功。

2)华夏幸福的现金流,这个又分两方面来看:

2.1)环京限售的影响,不考虑未来的发展变化,仅从2017年年报看(见下图),a)可供出售面积>已预售面积的几个区域有固安、大厂、香河、镇江;b)固安、大厂、香河的总建筑面积占46.88%,在建监护面积占36.63%;同时,c)目前新闻里更多的降价传闻是霸州。那么环京限售的影响在2017年年报中已经体现出50%的影响,而目前新增签约投资额中,固安、大厂、香河仍占有较大的比例。即使不担心现金流的问题,产服收入的兑现也有比较大的问题

2.2)房地产是现金先于营业收入(即预售款),而产服是营业收入先于现金(即应收款),对产服收入而言,营业收入先于现金本身就是个未来现金流折现的问题,或者说营业收入后移的问题。2017年年报,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30% ,占产服收入的80%~100%,那么就是可以粗略地认为产服收入晚一年收到现金而已。

所以,华夏幸福的现金流虽然比较严峻,但是财报上的净负债率其实并不高,我自己觉得不必过分担心;但是如果产服收入的兑现受到影响,即上表中的应收账款/产服收入周转率指标过分变差,则可能要考虑退出。目前来看,甚至说固安模式,都难言成功。

3)关于华夏幸福35%的净利润增长该如何估值?产业新城模式独一无二,业务在快速发展阶段,如果直接以“长长的坡,厚厚的雪”来看,是一件值得长期持有的公司,这也是我一直将华夏幸福当成非卖品的逻辑。未来现金流折现,本身就在于对业务的理解有多深,未来看得有多远。远近不同,折现率不同,估值差别也不同。

回到市场演绎来看,或者我们只看未来3年,以未来3年的净利润预估来看,华夏幸福目前的估值是比较合理的(我自己的初步估值认识,是基于目前价格,存在0%~30%的增幅区间)。如果认为目前的估值是合理的话,就给了我们面对价格波动的主动权。

如果再给上面反思一个总结的话,一是更加注意市场逻辑的演绎,二是不能以持有一家企业10年,那就连10分钟也不要拥有它而不去深入思考完整的商业逻辑

目前就华夏幸福的认识来看,十分佩服@全球通 兄对2017年报的点评,区别只在于他目前没有持有,我目前坐了一趟过山车。其实很多时候,那些比我们认识更深刻的球友的持有与否,也是给我们的借鉴。既不要太乐观,也不要太悲观。

$华夏幸福(SH60034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