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一”菜市

 性情女人 2018-04-04


 

    敲下这个题目,感觉很亲切。时间大概要倒退30年,很遥远......记忆中的“五一”菜市,是个铺面很大的平房,它坐北朝南,有两个大门,冬日的时候,常有两个蓝帆布的棉帘子挂在门上,沉沉的。

菜市的西南角是调料区。柜台是水泥抹的,两个圆圆的大洞下放的是两个大瓦缸,一个盛酱油,一个盛醋,酱油一毛一斤,醋八分一斤。小时老是帮家里打酱油和醋,经常痴痴地看着舀勺里的酱油和醋顺着漏斗缓缓地流进瓶子里,回家的路上醋的酸味很刺激,阵阵袭鼻,,有时禁不住呡一口在嘴里,很爽快。柜台围住的中间,有木架搭着的台子,苫着绿色的塑料纱布以防蚊蝇,里面排列着整齐的瓦缸,大头菜、榨菜、雪里蕻、酱黄瓜....... 尤其是逢年过节,排着长长的队伍去买豆腐乳,三分钱一块,一次只能买五块,还央求售货员多给一些豆腐乳汤。为了能多买几块,变着法子多排几次队再去买,害怕售货员认出来不让买。回家后,豆腐乳夹馒头,一口咬下去,那个香啊.直入心田,心理美滋滋的……

我家那时爱买大头菜,切成小丁,放点红辣皮丁、葱丁,油一炒,放到罐头瓶里,夹馒头、夹包谷面发糕,就已经觉得很下口了。

菜市的东南角是水果区。其实那时很少见到水果,常见的就是各种果脯,干干的全无现在的果脯肥厚润泽。最多的是葵花籽和沙枣,像小山一样的堆着,上学路上,拿一毛钱就能买一瓷缸,装在口袋里,边走边吃,葵花籽多是哈喇的,不好吃;沙枣倒是很甜,大大的,有的都干掉了皮,吃在嘴里干喳喳的,但在物质匮乏的年月了,这些都是孩子们不错的小零食。

西北角是卖肉的。那时买肉凭票,肉也不多,印象并不深。

菜市靠北面的一大溜拐向东面是蔬菜区。长长的水泥柜台经常是空的,那时的菜品种不多,就是萝卜、白菜、洋芋、菜花、莲花菜,但是个头都极大,用“老”字概括最准确,因为白菜和莲花菜太大太老,,菜帮子里的丝又粗而又长,吃时常常卡嗓子,所以,小时候最讨厌吃的就是这两样菜。那时没有随到随买一说,都是排大队买菜,卖菜的都穿着蓝色的长褂,用台秤,也用杆秤;买菜的常为加队的争吵,碰到菜少时哄挤抢买的情况也有,家里孩子多的,可以多站几队,看哪一队快些先买。有一次,我们几个小孩没抢上菜花,不知谁提议说去土门墩买菜,于是一帮小孩坐着10路车(后变更为41路车)就去了,结果土门墩的小菜铺什么也没有,于是我们就扫兴而归,但那次的确是我和其他孩子第一次坐车出远门。

菜市场的中间是糕点区。那里对孩子来讲是富有想象力的地方。蛋糕、桃酥、蜜三刀、水晶点心都是凭粮票买的,售货员用粗草纸和纸绳麻利地翻转着,糕点就被捆扎着方方正正、规规整整。玻璃柜台里的水果糖永远充满诱惑力,一毛钱可以买十块红糖块,糖纸可以收藏夹在书里,也可以玩保秘密压在彩色玻璃下,深藏在土里,挖开土露出的一刹那是那么的惊喜,糖纸的魅力尽显其间,一毛钱的价值真正是物有所值。

菜市外面一到夏天时,就会搭一个绿色大帆布棚子,地上铺上软席子,籽瓜堆成了山,很便宜,但必须在棚子里头吃,把瓜子吐在席子上,小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现在想想其实要的就是那满席子的大板瓜子。

80年代初,菜市场门口开始有小摊了,不多,一两家,一个桌,几个小凳子,对酿皮子、炒凉粉的记忆可能就从那时才开始有的。有一次和同学在大年初二吃了一次酿皮子,印象太深了,酸辣爽口,好吃之极。

如今的“五一”菜市原址已经是“五一”小区了,菜场连同它后面的一大片平房早无踪迹,一栋栋住宅楼拔地而起,银行、超市、药店、饭馆一家紧挨一家,生活非常便利。而今天的“五一”菜市是在原菜场前面的一条马路上形成的,两边房子小而多,虽然房子简易,但是生意兴隆,麻辣烫、湖南米粉、砂锅、酿皮子、糕点房、烧鸡、烤鸭.......数不胜数,中间是水果、蔬菜、卖牛羊肉、杀鱼、宰鸡,应有尽有,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有时面对这么多的东西,竟然不知该买什么为好,在市场上走来走去,要么挑三拣四,要么茫然失措,生活好了,嘴巴也越来越刁了,小小的菜市场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变迁,生活的日臻富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