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四个社交故事,你是不是已经找了很久?

 昵称41082923 2018-04-04

“怎样才能减少孩子的问题行为?”

如果在大米和小米的粉丝群里做统计,这个问题估计将是人气前五名。

对此,我们特意请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及双语教育硕士石荟老师支招,她说,家长们要将80%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20%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问题行为发生之后的纠正工作。

如何减少孩子的问题行为?

办法其实很简单

文/石荟

哥伦比亚大学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及双语教育硕士

纽约市幼儿特殊教育融合教师

哥伦比亚大学幼儿教育专业实习教师导师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通过几个我自己在工作中编写的社交故事,来跟各位家长们聊一聊容易引起孩子问题行为的几种情况,让家长们做到有的放矢,减少孩子问题行为的发生。

1

犯了错误怎么办?

很多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就非常生气,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的很多行为看似是“问题行为”,但其实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不满,或者焦虑。

如果孩子能够找到合适的途径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便可以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该怎么办,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如何从心理上接受自己犯了错误这件事情。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从错误中学习】这个社交故事,告诉孩子,犯错误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首先,你要告诉孩子,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它一点都不可怕,犯错之后,要从错误中学习。

接着

在孩子真的犯错之后

家长应该教孩子怎么做?

可以自己再次尝试,

也可以寻求帮助。

在这里

家长需要理清一个问题——

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

是什么?

成长型思维

⬇️

大脑的智慧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成长的。

固定型思维

⬇️

聪明是天生的,固定的,没有成长空间的。

因此

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

这两种思维的孩子分别会怎么想?

固定型思维的孩子——会认为做对了是因为自己聪明,犯错了就是因为笨;

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会认为做对了是因为自己努力,犯错了就是还不够努力,所以要更努力。

我们国内很多家长喜欢用聪明去夸奖一个孩子,但当我们和孩子都习惯于这种模式,一旦夸孩子犯错之后,大多都会很难接受。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平时要夸孩子努力而不是聪明。

2

尝试新事物

很多孩子在遇到新事物时,也会出现问题行为。

下面【尝试新事物】这个社交故事,就是帮助孩子分析——当遇到新事物时,应该怎么办?

首先

家长要告诉孩子——

在这里,家长可以在讲故事过程中,教孩子几句获取信息的简单问话,比如:

“我们去的新的地方在哪里?要怎么去?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

或者“这个游戏怎么玩?”

等等。

这样一来,当孩子得到他想要的信息时,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接着,如果孩子还是很焦虑,家长可以按照下面两张图说的来做。

家长要注意一点:一旦孩子尝试之后,表示不喜欢的话,就不要再逼着孩子继续做下去。

如果逼迫他继续做,会让他产生焦虑和抵触情绪,那等下一次尝试新事物时,他就会想起之前留下的不好印象:要是做不好,就会被人逼迫着继续做。这样一来,他就更加不敢尝试新事物了。

所以,家长在孩子不愿意做的时候,不要逼迫他,而是让他慢慢地适应。

最后,家长要跟孩子说——

如果孩子不愿尝试,家长可以这么跟孩子说:“如果你不愿尝试新的玩具,那你有可能失去体验新的乐趣的机会,你确定不试一试?”

或者说:“我们可以试一试,不喜欢就不做了,但是万一很喜欢呢?”

3

计划有变动

家长都知道,谱系孩子是非常依赖自己的计划的,一定要依照自己制定好的计划执行,一旦计划变动,比如说:原先说好要做的事做不了了,课表有调动等等情况,孩子都是很难接受的,而这一点,也是引起孩子问题行为的关键问题之一。

下面【书店买书】这个社交故事就能告诉孩子,当计划有变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能预见的,遇到计划变动时,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先冷静下来并学会谅解他人的判断失误。

等孩子稍微冷静下来后,家长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很重要了。

为什么?

因为这类孩子在知道计划有变后,他会很焦虑和恐慌,并且常常会把事情想得很严重。

这时候,家长要教孩子学会问他人——

计划中的哪些事情会变?

哪些事情不会变?

当孩子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比如说,【书店买书】里,爸爸跟孩子说:“书店会变,但是要买的书是不会变。” 那这一点交代清楚了,就很好地降低孩子的焦虑情绪。

根据【书店买书】这一个社交故事,家长们一定要多跟孩子做角色扮演,把生活中容易引发孩子焦虑情绪和问题行为的情况都按照这个故事所说的,多多练习几遍,这对防止孩子问题行为的发生是十分有效的。

4

无法表达/表达不清

孩子会出现问题行为,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不会表达,他不知道怎么说,当他不知道怎么说时,他就希望自己会被别人理解。

他想要表达又表达不出时会很焦虑,如果这时他还不被人理解的话,他也会焦虑,两种焦虑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非常强烈的问题行为,比如说哭闹不止或者满地打滚。

不仅如此,他还会被自己哭闹带来的情绪问题影响,加重问题行为的发生。所以,无法表达或者表达不清,是孩子产生问题行为重要原因之一。

下面这个社交故事【说话的力量】,就是告诉家长,孩子在遇到因说话问题而产生问题行为时,应该怎么做?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虽然说话对他来说是不容易的,但是说话的方式有很多种。

在这里,家长可以提醒孩子说,哭闹是没有用的,只哭闹而不说话,别人是不知道你在想什么的,只有说出来,别人才能帮到你。

如果孩子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说话,那家长就可以给孩子举例,让孩子知道说话的好处。比如说——

在这里,家长可以再次强调:哭闹是不好的表达自己的方式,说话才是。鼓励孩子用说话来表达自己。

挑选【说话的力量】这个社交故事,是想让家长告诉孩子,说话的力量是无穷的;让他们知道说话的意义是什么,培养他们说话的意愿。

因为有一些孩子,他们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他们不明白说话有什么用,所以不太愿意说话。而对于一些说话能力不太好的孩子来说,【说话的力量】社交故事,是鼓励他们要敢于张口说话。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