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人都是下笨功夫

 曙光初照 2018-04-04

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读多少篇还背不下来。一个小偷本想等待曾国藩入睡之后偷窃。但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曾国藩入睡。最后,小偷实在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你这种笨脑袋,还读什么书?


曾氏家族的天资并不出色,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笨得出名,一生考17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勉强考过关。


曾国藩是个极为“精明”的人,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战略家。太平军起,举国束手无策,只有曾国藩独僻蹊径,以超人之胆识创立湘军。在从皇帝到大臣或急于求成、或悲观绝望,满朝如无头苍蝇,纷无定计之际,曾国藩提出“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势”的平定太平军战略,争夺武昌,控制长江中游,再指向九江、安庆,进而攻陷天京。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极为高明的战略,清王朝正是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取得最后的胜利。


曾国藩非常善于审时度势,自古功臣,像曾国藩这样善于把握进退者不多。剿灭太平军之后,曾国藩的功名事业如日中天,此时,曾国藩却极度冷静,在大盛之中察觉大衰的先机,毅然上疏请求辞去节制四省的大权,并且采取果断手段,裁撤自己的湘军。


曾国藩深通官场韬略,官场功夫如同太极高手,善于化解种种难题于无形之中。曾国藩的手段,平直无奇,却是“精明”的已臻最高层次,实非常人可比。正是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很独特,是尚“拙”。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能够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劲”,不懂什么“技巧”,什么“捷径”,只知道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在他身上培养起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精神。


积苦力学的经历给曾国藩独特的启示,曾国藩发现笨拙有笨拙的好处。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有小聪明的人不愿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所以,“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


曾国藩打仗依靠的也是笨拙精神,曾国藩一生善打愚战、笨战,不善打巧战。打仗不贪小利,不求奇谋,踏踏实实,稳扎稳打。曾国藩说:打仗要打个稳字。曾国藩一生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曾国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诚为本,以拙为用。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说大话,不求虚名,做事情愿人占我的便宜,断不肯我占人的便宜。


左宗棠在“瑜亮情绪”的促使下,曾经一生不服曾国藩,挖苦打击、以怨报德,曾国藩却终生未还一手。


曾国藩一生朋友极多,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指挥如意,得道多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