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鸟末端配送机器人年内投入商用!下一步要研发卡车

 恶猪王520 2018-04-04


来源:天下网商

作者:汪佳婧


菜鸟E.T.物流实验室研发的末端配送机器人正式路测,最快5月商业化落地,2018年年底前,将会陆续量产。


菜鸟的末端配送机器人小G plus正式路测了,这次不是在相对封闭的园区,而是在路况复杂的开放道路。小G plus不仅要看的懂红绿灯,会避让车辆行人,还要学会应付意外突发情况——比如怎么躲过那些不看信号灯突然蹿出来的电动车。



小G plus路测


从3月底开始,每天下午1:30,小G plus都会准时在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园区附近往返10.5公里,这条线路是菜鸟末端配送机器人路测的0号线路。


菜鸟E.T.物流实验室自主机器智能(AMI)资深算法专家哥德表示,路测是末端配送机器人三级测试的最后挑战,预计年内就将实现小G plus的商业化量产。


最快5月商业化落地


小G plus已经是更新迭代的第三个版本。2016年初,菜鸟E.T.物流实验室就开始研发末端配送机器人,当年9月推出第一代小G;去年,又发布了比第一代尺寸更大的小G plus,并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投入测试;而目前的小G plus,则是一款真正可以上路行驶的第三代产品。



从路测情况来看,小G plus走的很慢,可其实它的最高时速能达到15公里/小时,和自行车相当,而且充一次电可以连走60公里,今年年底前可以实现充一次电走100公里。


哥德说,之所以限制小G plus的速度,一方面是因为交通路况复杂,需要躲避车辆与行人,另一方面,路测时慢速行驶也会让出错的概率更小一点。


“小G plus会把实时数据回传云端,我们将做实时监测,包括它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定位在哪里,以及采取什么措施解决,需不需要工作人员去解决,需不需要视频监控,以及安全防盗等问题。”哥德表示,路测是无人末端配送机器人三级测试的最后挑战,此前他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仿真环境测试以及小范围内的场地测试,他们希望通过真实环境下的路测,去发现小G plus在实际运行中更多的异常情况。


哥德表示,预计最快在5月,菜鸟末端配送机器人就会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地进行小范围商业化落地。2018年年底前,将会陆续量产。



送件将采用预约制


目前,小G plus的设计载重是100公斤,最多可以搭载200件小包裹,相当于一个小件快递员一天的配送量。


未来,小G plus将采用预约制送件方式。消费者可以通过app预约快递送达时间,小G plus在出发前以及在到达指定地点后,会使用app推送消息以及发送短信等方式提醒消费者来取包裹。消费者也可以随时更改地址,小G plus会重新规划配送路径。


除了点对点送货,小G plus也可以智能规划配送路线,在与TMS(运输管理系统)对接后,它会规划最优配送路径,将包裹及时高效的送到指定位置。


哥德表示,目前大家看到的小G plus,并不是最终版本的车型,小G plus的外形会有多种形态,比如适合送大件的车型、或是送小件的多隔间车型,不同的车型将配合不同的工作环境。



末端配送机器人会让快递员下岗吗?菜鸟方面表示这不可能,因为目前中国每天的快递包裹达到1亿个,就需要300万快递员,“今年年初,各家快递公司都面临快递员不足的情况,那么当未来每天包裹量达到10亿的时候,哪里来3000万的快递员呢?”


哥德表示,小G plus的定位,是末端运力的补充。


将取代物流三轮车


据了解,在菜鸟E.T.物流实验室研发小G plus的过程中,整个阿里集团也给予了资源倾斜。


比如阿里巴巴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核心团队iDST就参与了研发过程,iDST首席科学家和副院长任小枫去年6月入职阿里不久,就开始与菜鸟合作。“任小枫团队主要负责感知方面的算法,比如红绿灯的识别,场景分割的算法。”哥德表示,强大的视觉识别能力,是小G plus的核心技术之一。


小G plus的另一项核心优势则是高精度地图。“我们和高德地图也有合作,不过高德更注重高速公路这样的大场景,所以在一些小场景方面,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做三维重构、矢量图的构建。”哥德说。



目前,一辆小G plus的成本大约需要数十万元,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所使用的底盘和结构件均为定制产品,但是随着量产开模,小G plus的成本有望大为降低,能普遍应用。


“小G plus对快递公司来说是非常低成本的投入。”哥德说。


下一步要研发卡车


小G plus,只是菜鸟在无人驾驶领域商业化落地的第一个产品。


今年年初,菜鸟曾公开招聘超过数十名无人驾驶方向的人才。职位包括:无人驾驶视觉系统研发专家、无人驾驶SLAM与导航算法专家、无人驾驶系统平台研发工程师/专家等,工作地点在北京和杭州。


当时外界就有预测,菜鸟新开拓的方向是无人驾驶的物流卡车。对此,哥德坦言,用于干线运行的无人驾驶物流卡车,确实是菜鸟E.T.物流实验室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


基于2年半以来在末端配送机器人方面积累的技术经验,哥德认为,无人驾驶物流卡车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借鉴,而且从理论上讲,高速干线的驾驶场景比小G plus每天面对的路况要简单的多。


本文来自领先电商媒体《天下网商》

微信号:txws_txws


大家都在看


物流技术与应用

权威传媒,只为物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