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高,是在让自己舒服和让别人舒服之间取平衡。 有的人说情商高,就是溜须拍马,其实非也,情商高是深刻的自知和对周遭的洞察力。 七旬老者,三入贾府,每当刘姥姥出现的时候,就是为只活在画卷中的红楼梦,添了几分烟火气。 刘姥姥和外孙板儿 01刘姥姥一进贾府之缘
刘姥姥和孙子板儿在凤姐屋 刘姥姥的丈夫是王成,狗儿是他们的儿子,曾和王家连过宗。 又因家道中落,到王狗儿这一代已经是家徒四壁了。 刘姥姥为了帮助女儿女婿带孙子(板儿)做家务,眼看年关将至, 一家人在炕头边愁着没钱过年。
狗儿因愁着没钱过年,只好把儿子女儿骂一遍,指桑骂槐埋怨道, 家里没粮食都是被他们吃穷的,还要动起手打板儿。 刘姥姥心疼孙子一方面,另一面是打心眼瞧不起女婿这幅“拉硬屎”的性格。 于是想起自己家没能力,只能是看看能不能去找曾经连过宗的王家求助, 具体的帮扶人就是王夫人和王熙凤。 02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高情商周旋凤姐
第一、筛选帮扶对象 女婿死要面子,女儿是年轻妇人不好抛头露面, 那只能是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舍了老脸去碰一碰机会。 从这可以看出,刘姥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比起只会对妻儿发脾气的女婿狗儿, 那是强一万倍,至少她知道在生存危机面前,面子是不能填饱肚子的。 第二、只找对的人,陪房周瑞家夫人 陪房是陪嫁的丫鬟,而周瑞家的就是王夫人的陪房。 这个陪房有点像古代宦官太监的角色,抛开生理方面因素, 周瑞夫人就像宫中娘娘的保姆,帮助主人交代的大小事宜, 而她又是陪嫁来的,从时间长度和感情深度以及对主人的了解程度来看, 都是主人身边“说得上话”的人,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 而刘姥姥初入贾府,怎不知道豪门深似海,要见到权力的掌管着凤姐, 只能依靠这个最关键的引路人----周瑞家夫人。 所以她先来投靠周瑞家夫人是极其明智的选择, 而以周瑞家夫人对王夫人和王熙凤的了解,不免在刘姥姥的奉承下, 告诉她应该如何开口向王熙凤开口借钱。 那刘姥姥这趟借钱,便有了4成把握,而见到凤姐, 更有了5成把握,从周瑞家的报告王熙凤刘姥姥的背景就可看出,刘姥姥是选对引路人了。
一来以前有旧情,来往也没空过手,也不是那种两手空空就知道要东西的人。 二是如今走动也是好意,别简慢了,意思是这是王夫人的意思不要亏待人家。 结局是凤姐虽然不是特别殷勤地对待刘姥姥,但至少是给足了面子, 一坐下便问刘姥姥吃饭了没,没有吃饭便请人上饭; 再是了解了刘姥姥上门的目的是要借钱过年,给了20两银子过个肥年; 再是专门给了一吊钱坐车。 换做今天,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以凤姐的脾气和权利,应对一个无血缘关系、不常走动的穷亲戚, 大可不必如此周到。足以见得刘姥姥还是得到了王熙凤的某种程度上的认可。 03刘姥姥二进贾府 善良感恩救巧姐刘姥姥果然不是忘恩负义只知道索取的人,第二次来带了许多自己种的瓜果蔬菜。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刘姥姥感恩的载体虽然只是一些不值钱粮食。 包括巧遇贾母要见她,她有幸见到了贾府的一众小姐和公子, 甚至在大观园一日游的行程里憨态摆出,被灌酒、被戴满头花、被众人取笑 刘姥姥头戴七彩花 她都没有生气,反而因为自己的朴实和善良又赢得了贾府上下一车的馈赠。 但是这却暗含了她做人的哲学,
有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刘姥姥在卑躬屈膝地牺牲面子, 换取富贵人家的礼物。 刘姥姥被用大碗灌酒 其实非也,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刘姥姥是在民间穷苦人家长大的。 她来贾府,一切的所见、所闻、所得都是贾府给的,而姥姥是一个淳朴的农民, 来贾府的两次已经让她看了比普通人可能几辈子都看不到的荣华富贵。 她只知道自己的故事、经历和行为举止能给贾府上下带来快乐, 所以她愿意拿自己仅有的接地气的民间娱乐精神来交换与贾府的联系。 而不是像女婿狗儿一样,像一个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明明需求贾家的帮助, 自己不去努力却只会坐在家里怨天尤人、骂妻打儿。 姥姥临走得馈赠 04三入贾府救巧姐
巧姐和板儿 眼看贾府高楼起,眼看它高楼踏,富贵不过是转瞬即逝。 第三次来贾府,没想到曾经“被帮扶”的刘姥姥,成了帮扶凤姐的人。 贾府败落,人人自危,巧姐一个女儿家的命运,失去了父母的庇护, 自然是像小草一般任人处置。 曾经烈火烹油鲜花卓锦之盛况的贾府,此刻只剩下一团糟。 巧姐沦落的被舅舅变卖的命运,而正是凤姐对刘姥姥和板儿的当年的搭救之恩, 换来了巧姐未来的人生虽远离富贵,却至少能偏安一隅。 也正是刘姥姥的高情商,让我们看到了同一个大环境下, 任何生命都应该被尊重和看见,而不是只知分贵贱。 巧姐被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