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因于湿首如裹”-王洪图医案两则

 河南豫东中医馆 2018-04-05

图*王洪图教授

导读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湿,首如裹。”

言人体中阳气不足,因而感受湿邪,使清阳之气更受阻碍,不能上升于头,出现头重而胀甚至昏蒙,如以物包裹之状。

临床该如何治疗?

本文,内经研究大家王洪图老先生告诉你。

临证应用

举验(1)

郭某,男,24岁,大学生,1974 年诊。患者自诉3年来头昏困重,嗜睡。

每天早晨因沉睡而听不到起床铃声,上课时亦伏案而酣睡不醒。

因身为学习班长,虽自己极力控制,但不能自持。


曾服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中药无效。

询其起病经过,谓数年前服兵役时,曾在南方某地驻军,每天晨起操练后均到清水溪洗浴,约半年后渐感头身困重。


复员上大学后,症状加剧。尚有后背发凉,如以冷水喷洒样感觉。

脉象缓,舌苔薄白。食欲正常,大便调。

证属湿邪困表,治以解表祛湿。

 

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味。

羌活10克 独活10克

蔓荆子12克 川芎10克

防风6克 生苍术10克

藁本10克 荷叶8克

生甘草6克 葛根12克

4剂,水煎服,每日1剂。

药后诸证悉除,能正常学习和工作。


举验(2) 

李某,女,38岁,1988年7月30日诊。

4年来头重如裹,周身乏力,胸脘痞满不舒,食欲不振。日渐加重,已有半年不能工作。


来诊时,由其母及妹扶持左右才能勉强行走,上一层楼需休息一二次。

面色黄而浊,形体略瘦,精神疲惫,病情由其母代诉。

舌苦薄黄,脉象濡细。大便不爽,或一日或二日一解。

证属中焦湿热,治以清热化湿。

 

方选三仁汤加减。

杏仁10克 白蔻仁8克

生苡仁15克 半夏10克

滑石块12克 厚朴8克

木通8克 淡竹叶4克

荷叶8 克 羌活8克

皂角子10克 晚蚕砂10克(包)

4剂,水煎温服,每日1剂。


8月4日再诊: 药后头身困重明显减轻,上楼时不必别人携扶。

自述病情好转,精神较初诊时振作。大便已爽。

前方去皂角子、晚蚕砂,4 剂。

服后病愈。


发 挥

湿浊之邪,其性属阴,最易阻隔阳气,使之不能畅达。

不论其中于表、客于里、伤于下等不同部位,均可出现重滞不爽之类的症状。

如大便不爽、带下黏浊、肢体困重等,其中“首如裹”是其典型症状,所以《生气通天论》把它特别提出。


当然,“首如裹”仅是湿邪困阻阳气,是清气不能上升温养而表现出的一个症状,不能误解为“湿气伤于头”。

《阴阳应象大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

说明人之精明聪敏,需赖阳气的温养,今湿邪困遏,清阳不升,是以头重昏蒙。


举验(1)男大学生,其湿邪伤表的病因十分清楚,即当操练之后,玄孔开张之时,每以清凉溪水洗浴,致伤表阳,湿邪留连。

所幸其年轻体壮,邪气终未入里。后背“洒洒恶寒”,也是阳气被伤,邪客肌表的反映。


前医用健脾益气之药治疗,是病轻而药重;

用活血化瘀法,药亦难达病所,故无效。

笔者用羌活胜湿汤为主方散其表湿,所以收效显著。


其中加荷叶、药根,不仅可以达邪,且能通畅经脉,振奋阳气,苍术生用,可祛表湿,与炒用去里湿者不同。


还需提及的是,一般来说外感病的病程短,但该例则已3 年,

这是由湿邪缠绵的性质所决定的,而非风寒暑热外感可比。


其实,我们用羌活胜湿汤尚治愈过5年表湿证的病人。

所以说判断是否属于表证,不必机械地依据病程之长短。


举验(2) 虽亦有头身困重,但尚有胸脘痞满、食欲不振、大便不爽等症状,显系中焦气机不畅所致。


又周身乏力,几致无力行动,看似正气大虚,其实仍以湿邪阻滞为基本病机。

《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实四肢”。


此例湿阻中焦,既影响水谷精微的化生,又阻隔清阳之气的布达,于是疲乏至极。

待湿邪去,阳气达,四肢自然轻健。


因此三仁汤加减4 剂,患者便能行走。

临床见有乏力不支者,均当详辨其虚实,勿违《五常政大论》“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无致邪,无伤正,绝人长命”之训。


此外,本方中除芳香开散之品外,用滑石、苡仁、木通、竹叶等,使邪从小便去;

皂角子、晚蚕砂利大肠湿浊,使邪从大便出;

羌活可达表散湿。

总之,治疗实邪为患,需使邪有去路,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此又绝非仅指治疗湿病而然。


“首如裹”是湿邪困阻阳气,是清气不能上升温养而表现出的一个症状,不是“湿气伤于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