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小学阶段的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

 昵称54200269 2018-04-05

很多孩子在上小学的几年里,学习成绩都很好,每次考试分数都不低,家长一直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没有问题的。但当升入初中后,家长心中的好学生,学习成绩竟然下降了。这让很多家长,都不理解,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孩子依然是认真学习的,小学学习成绩也挺不错的,为什么上了初中以后,就开始下降了呢?

小学时期的成绩有可能是虚假的,这里的虚假并不是指孩子小学成绩不好或者作假。

平时家长太过于强调分数,认为只要高分数,就代表孩子成绩好,所以一味的要求孩子学习课本知识,减少业余知识的培养,使孩子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不断的进行课本知识反复复习,补习。孩子一点没有时间看一些课外书,学习的知识面只限于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当然需要学习好,但不是代表孩子学好课本知识,考出高分数就是真的成绩好。孩子的教育是多方面,所需吸收的知识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课本的知识太过单一,不能满足孩子大脑的需求量。

孩子小学除了学到课本知识,脑海里没有大量的阅读量,没有丰富的知识,大脑得不到更好的全面的开发。

学习的好坏是不能仅仅用分数来评判的,家长只注重强调孩子的成绩,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才是最重要的。

小学课本内容简单,一般孩子在学习上都不会存在太大困难,只要认真学习,成绩就会比较理想。但由于缺乏平时课外知识的积累,往往升入初中后,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小学期间哪些把全部经历用来考高分的学生,和平时成绩不是太突出但课余生活丰富,博览群书的学生,在升入初中后,会发现,原来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到了初中学习成绩有的反而比小学考高分的还要好。

孩子的学习不应该是片面的,更不该是以分数来决定好坏的

全方面的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孩子更多的知识,综合性的能力才是考评孩子成绩的关键。就好比一个每天被规定呆在家里学习的孩子,对外界的接触和新知识的积累及思维上,远远不如经常外出可以每天接触新事物的孩子。

平时接触的事物越多,学习的范围越广,积累的知识才更全面

大脑需求越得到满足,孩子的聪明天赋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所以说只注重课本知识,考高分的成绩是存在虚假性的。

这种成绩是片面的,不全面的,会造成孩子因为知识面的缺失,时间越长,成绩越明显出现不理想,而平时大量积累业余知识的孩子,往往会在以后的时间里成绩上升,后来者居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