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委强大的CIVMC2016第三届中国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比赛

 typlr2d 2018-04-05


据中国(北京)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组委会获悉,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央音乐学院共同主办的CIVMC2016第三届中国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比赛拟定于2016年5月7日--18日,在北京平谷区举行。届时,来自国内外的提琴制作评委和众多选手集聚北京,共襄盛举。
     北京国际提琴制作比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本项赛事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提琴制作师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正在成为提琴制作领域最为重要的国际赛事之一。



CIVMC2016三届中国国际提琴及琴弓

制作比赛评审委员会

The Name list of the Jury 评委名单


评委会主席 Chairman of the Jury

Quan Zheng 郑荃 ,1950年生于上海市。1978年起师从制作大师戴洪祥,在北京乐器研究所学习提琴制作。1980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乐器修造班,留校工作。

        1983年受中国文化部派遣,到意大利克莱蒙那学习,师从V.别索罗蒂、G.B.莫拉西、R.斯高拉威萨,

        1986年毕业于意大利克莱蒙那国际提琴制作学校。

        1987年毕业于意大利巴尔玛比奥帝音乐学院提琴修造系。

        1988年回国, 被文化部轻工业部联合授予“中国提琴制作大师”称号。

        1997年,受中国教育部派遣,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法国瓦特罗提琴工作室进修提琴修复及鉴定。并在拉芳琴弓制作室学习提琴琴弓制作及修复。

        1988年郑荃回国之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提琴制作研究中心,对培养年轻一代的提琴制作家不遗余力,对中国提琴制作事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大批在国际比赛上获奖的后起之秀如:江峰、赵世全、张安、徐长成等都曾师从于他。从他的作品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的意大利师承和传统韵味,音色、工艺俱佳。

        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二十余项,金牌四枚。其中在1987年获意大利第一届全国提琴制作比赛小提琴金奖,同年在保加里亚国际中小提琴制作比赛获小提琴、中提琴两枚金牌。1990年在苏联柴科夫斯基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获中提琴金奖。

        1987年被文化部和轻工业部联合授予“中国提琴制作大师”名誉称号。1991年被《中国音乐年鉴》评为“中国音乐名人”、2002年被《中国乐器》评为“中国乐器名人”。其作品被许多国际著名的交响乐团如波士顿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使用,被吕思清、黄滨、林朝阳等小提琴家作为独奏、重奏乐器使用,被意大利克雷莫那国际提琴制作学校博物馆、保加里亚国家博物馆收藏。

        多次举办国际著名提琴制作大师的专业讲座,1989年、2000年在北京筹备举行了第一、第二次意大利提琴制作展览,2002年在上海筹办了首届中国提琴制作师作品展览。多次举办以提琴作品为主题的专题音乐会。组建成立了中国乐器协会提琴制作师分会。

        在提琴制作的研究方面,1989-1993年在霍英东科研基金和文化部科研项目经费的支持下对全国提琴制作的材料进行调查和理化性能的测试分析,立题为《弓弦乐器材料研究》。1995年主持文化部《民族低音拉弦乐器设计》科研项目。1996-1997年承担国家人事部的科研项目《提琴材料的化学处理》,2000-2002年与中科院声学所,力学所合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提琴制作与声学品质和振动模态的研究》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

        郑荃大师是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联络委员会主任,中国欧盟协会副主席,第三、第四届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科技部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大师协会常委,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乐器协会提琴制作师分会会长,中国乐器协会提琴专业委员会顾问。


提琴制作家评委 The Judges of Violin Making

   Christopher Germain 克里斯托弗·杰曼,1985年毕业于芝加哥提琴制作学校。从1985年到1991年他为芝加哥公司、肯尼斯·沃伦父子有限公司以及拜因和富士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杰曼先生主要的研究领域是修复罕见的弦乐器。1995年, 杰曼先生被传奇的修复专家Vahahn Nigogosian邀请作为导师加入欧柏林修复工作室。1997年,杰曼先生成为美国提琴制作师协会欧柏林提琴制作工作室主管,今年他将庆祝在这里工作的20周年。

        杰曼担任美国提琴及琴弓制作家联盟主席,同时也是美国提琴协会管理委员会成员。2006年,他在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成功举办了“美国小提琴的历史”系列活动,从历史的角度,展现提琴的发展。

        在提琴理论研究方面,他是《美国小提琴》一书的合著者。此外, 杰曼先生在许多出版物和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如《美国提琴协会》,《Strad杂志》、《String杂志》等等。他还在众多国际比赛中担任评委,如国际低音提琴协会、提琴协会美国国际比赛、米兰三年展等。 
   克里斯托弗·杰曼在美国费城的个人工作室制作的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都曾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奖项。


    Patrick Robin  帕特里克·罗宾,出生于法国卢瓦尔河谷一个普通的酒户人家。1988年他在法国昂热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从那以后,他的生命就与提琴制作及声音调试还有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客户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84年从纽瓦克提琴制作学校毕业后,罗宾获得了“皇家洛克登奖”。 而后,他来到德国,加入罗格·哈格瑞指导的国际提琴修复团队,在这里,罗宾不仅进行了提琴修复、调试方面的实践工作,更学习到了杰出的意大利传统学院派制琴法。

        1989年,获得“米滕瓦尔德国际比赛”中提琴金奖;

        1991年,在“首届法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罗宾一举获得小提琴和大提琴两项金奖;

        1994年,获得“曼彻斯特strad大提琴制作比赛”大提琴金奖。

        如今,他作为诸多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评委,出现在克雷蒙那、米滕瓦尔德、曼彻斯特、法国、波兰、墨西哥等地。

       作为EILA的成员,罗宾曾为英国提琴制作协会、美国欧柏林提琴制作工作室、法国ALADFI会议、中国提琴制作师协会等做过演讲和指导。

        帕特里克·罗宾制作的乐器被世界各大知名交响乐团、室内乐团及独奏家使用,获得广泛的好评。

        Feng Jiang 江峰 先生是当今世界小提琴制作界的佼佼者。他出生于一个乐器制作世家。从十几岁随父亲学习制琴开始,至今已有近三十年。今天,使用江峰小提琴的人遍布北美,欧洲及中国。他们中有独奏家,交响乐团首席和队员,音乐学院教授,学生,以及提琴业余爱好者,收藏家。所有使用江峰制作的提琴的人都对其精湛的工艺,华丽的音色,以及震撼的演奏力推崇备至。

        江峰先生的小提琴多次在国际重大制作比赛里获得殊荣。其中尤其以2012年在美国提琴制作协会的国际比赛中由一把小提琴获得工艺、音色双项金奖为最高荣誉。

        近年来江峰先生受邀在一些重要的提琴展览上展示其作品。例如印第安纳国际小提琴比赛,德国柏林的Klanggestalten提琴展览,法国巴黎的Singer-Polignac基金会提琴展览,以及美国提琴琴弓制作家联盟举办的Players Meet Makers展览。江峰先生的骄人业绩获得了业内人士的肯定。2014年他应邀担任了美国提琴协会(VSA)制作比赛的评委。

        江峰199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专业,是郑荃教授的首届学生。其后在美国的Alf Studios工作。2004年于密西根州的安娜堡市建立了他自己的提琴制作工作室。


Jan Strick 贾恩·施特里克(1961- 哈瑟尔特,比利时)1977年,贾恩·施特里克对弦乐器的热爱和天赋被雅克·伯纳德发现。 在这位大师的建议下,贾恩·施特里克开始在法国接受最纯正、传统的弦乐器制作训练,曾分别在米歇尔·库恩、简·鲍尔、J·F·考格尼尔、罗兰·特尼尔的工作室学习和工作。 1986年,贾恩·施特里克继承了雅克·伯纳德的志愿,与他的同事、琴弓制作师皮尔·纪尧姆,在布鲁塞尔建立了他们自己的“Maison Bernard”工作室。

        1987年,贾恩·施特里克在索菲亚举办的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得铜奖;1988年获得布鲁塞尔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金奖和荣誉奖章。
        施特里克对欧洲17、18、19世纪的弦乐器有着很深的研究,特别是对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的弦乐器研究可说是业界专家。

        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施特里克曾多次在各国提琴制作师组织的会议上演讲。如比利时“ILSA”;法国“ALADFI” and “GLAAF”;德国的“Verband Deutscher Geigenbauer und Bogenmacher”;意大利“Associazione Liutaria Italiana”;荷兰“NGV”;英国提琴制作师协会;美国提琴及琴弓制作家联合会;美国提琴社团;瑞士“ASLA/SVGB”;波兰提琴制作师协会。
        2009年,施特里克担任索菲亚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评委;2015年担任斯洛瓦尼亚国际比赛评委。

        施特里克目前是国际提琴大师协会的主席。


     Simeone Morassi 西蒙·莫拉西,1966 年出生在克雷莫纳。还在童年时代,他就在他父亲的提琴工作室里对木工技术的艺术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开始学习音乐。

        他做琴时,选材极为严格,只选用树龄超过20 年的木料。30 多年制琴经验加上最佳的材料使他的提琴得到全世界的赞赏。

在以下众多的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他赢得了一等奖和金奖:

* 1989 年米滕瓦尔德 - 德国

* 1996 年波兹南 - 波兰

* 2000 年埃斯泰尔戈姆 - 匈牙利

* 2004 年纳霍德 - 捷克共和国

此外,他还获得了各种特别奖,如最佳清漆,最佳工艺和音质。西蒙尼·莫拉西也被邀请担任下列比赛的评委:

* 2004 年波兹南 - 波兰             

* 2004 年赫尔辛基 - 芬兰

* 2005 卢比 - 捷克共和国

* 2005 年克雷塔罗 - 墨西哥

* 多尔尼顾彬2006 年 - 斯洛伐克

* 纳霍德2008 - 捷克共和国

* 多尔尼顾彬2008 年 - 斯洛伐克

* 捷克共和国 - 2009 年

* 保加利亚 - 2009 年

* 罗马尼亚 - 2014 年

* 多尔尼顾彬2008 年 - 斯洛伐克

        从世界各地来的名贵乐器,包括意大利黄金制作时期的众多古董乐器,常在他的工作室流通,使其成为音乐家和收藏家寻找理想乐器的目的地。

        西蒙尼也常参加众多的展览,如在:东京,首尔,台北,巴黎,法兰克福,赫尔辛基,上海,香港,悉尼等地,并提供提琴制作的讲学和各方面的工艺示范。


琴弓制作家评委 The Judges of Bow Making 

      Stephane Thomachot 史蒂芬·托马超特,琴弓制作师。生于1959年,法国王后镇。1975年-1978年在伯纳德·奥查德的指导下学习琴弓制作。 毕业后,他在法国马塞的菲利浦·博达和荷兰阿姆斯特丹麦克斯·穆勒父子身边工作。

        1981年,托马超特在法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主要以琴弓修复为主营业务。 1982年及1984年分别赢得VSA比赛的中提琴弓金奖及小提琴弓金奖。 他开始将研究重心转移为琴弓制作。

        1989年及1994年,托马超特及他的工作室获得了法国政府授予的荣誉,他的工作室,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琴弓制作师。在取得个人成功的同时,托马超特还将自己的从业心得与他人分享交流,指导了众多琴弓工作室。 2001年,他将工作室从巴黎搬到了普罗旺斯的Cucuron小镇。

         托马超特是GLAAF(法国提琴及琴弓制作协会)成员;曾任国际协约委员会正式琴弓制作家代表;曾任IPCI-Comurnat主席。

        Klaus Gruenke 克劳斯·格鲁克,师从他的父亲理查德·格鲁克学习琴弓制作。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参与过多次国际琴弓制作比赛,从参加比赛的选手,到如今成为一名资深评委,记录了格鲁克在琴弓制作上的成长和造诣。

        除了是一名成功的制作工艺家,他还在理论研究上具有颇多建树。2000年联合出版了《德国琴弓制作者》;2011年出版综合图书《Nikolai Kittel的琴弓》。

        格鲁克是VDG, EILA,IPCI的成员。



       Tim Baker 蒂姆·贝克 ,生于1962年。1981年毕业于声名卓著的纽瓦克提琴制作学校,之后在黑尔父子工作室学习和工作,专业是琴弓制作和修复。1984年,他来到伦敦J&A比尔有限公司,在这里,贝克主要的研究是琴弓制作、修复和古琴弓。 在查理·比尔的鼓励下,贝克研究出一种特别有趣的英国琴弓,并就此在美国、美洲和欧洲做了很多的讲座。

        1988年,由英国提琴制作师协会主办的“英国提琴及琴弓400年历史”展览,贝克对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有着特别贡献。在2011年出版的“英国阿什莫尔博物馆乐器藏品集锦”,就是贝克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1992年,贝克首次受邀作为评委参加“曼彻斯特国际大提琴艺术节琴弓制作比赛”,之后又若干次受邀在巴黎和德国及美国提琴制作师协会(VSA)担任评委。

        2000之后,贝克离开J&A比尔有限公司,并加入VSA美国欧柏林琴弓制作夏季学校,担任导师。 2006年,贝克与英国提琴制作师协会(BVMA)的同事们在英国西迪恩学院开设了类似的专业课程。

        从2003年起,贝克一直在英国牛津工作和生活。


音乐家评委 The Judges of Musician 

    Siqing Lu 吕思清 ,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无疑是当今国际乐坛最活跃的杰出中国小提琴家之一。作为第一位夺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项之一-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他那美妙绝伦、激动人心的琴声早已遍布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洛杉矶好来坞碗型剧场、加拿大多伦多福特中心、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威格莫尔音乐厅、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剧院、凡尔赛宫路易十四歌剧院、瑞士日内瓦维多利亚音乐厅、俄罗斯莫斯科音乐大会堂、克林姆林宫、日本东京山托利音乐厅、韩国首尔艺术中心、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中国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香港文化中心、台北音乐厅等世界著名的演出场所。吕思清以他激情洋溢的演奏以及无可比拟的音乐魅力赢得了世界近四十个国家及地区的观众,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位杰出的天才小提琴家”。

        吕思清合作过的世界顶尖指挥家包括洛林·马泽尔、瓦列里·捷吉耶夫、艾度·迪华特、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劳伦斯·福斯特、范茨维顿、奥斯莫·万斯卡、余隆、吕嘉、吕绍嘉、简文彬等。而诸多国际知名乐团也与吕氏合作过,其中包括英国皇家爱乐乐团、英国爱乐乐团、哈勒管弦乐团、西班牙毕尔巴鄂交响乐团、瑞士伯尔尼交响乐团、挪威斯塔凡格交响乐团、巴黎室内交响乐团、萨尔茨堡室内乐团、阿斯彭节日乐团、辛辛那提室内乐团、好来坞碗型剧场乐团、华盛顿交响乐团、多伦多室内乐团、温哥华交响乐团、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俄罗斯爱乐乐团、日本读卖新闻交响乐团、九州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等。他还多次受邀以客座演奏家身份参加美国阿斯彭、拉文尼亚、德国路德维希堡、瑞士日内瓦、蒙特勒-韦威、阿斯科纳、芬兰萨沃林纳、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日本、北京、香港、澳门、台湾等多个重大国际音乐节。

        吕思清与飞利浦Philips、拿索斯Naxos、马可波罗Marco Polo以及其他知名唱片公司合作出版了多张专辑,其中与西班牙毕尔巴鄂交响乐团合作的“萨拉萨蒂小提琴作品名演”大获成功。此外,他使用六把斯特拉迪瓦里、瓜奈里、阿玛蒂意大利名琴演奏并与多伦多室内乐团合作录制的“维瓦尔第《四季》名琴版”,则被权威乐评家称为“演绎与录音均属A 天碟级,是可遇不可求的无敌制作”。他还曾录制过四版《梁祝 》小提琴协奏曲,其发行量数以百万,并被喻为当今最佳版本。吕氏的专辑“梦幻曲-吕思清浪漫小提琴曲集”1997年在香港发行后,即被台湾《音乐时代》、《中国时报》评为每月最佳唱片、“音响论坛”年度最佳100张唱片。吕思清的演奏经常在包括美国《纽约时报》WQXR音乐台、芝加哥WFMT音乐台、波士顿WBGH电台、加拿大CBC电台、德国WDR音乐台、瑞士伯尔尼电台、日本NTV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亚洲电视、第四电台等全球上百个电视台和电台中播出。

        吕思清1969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他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八岁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破格录取,师从王振山教授,成为这所著名学府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学生,11岁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选到英国他创办的天才音乐学校学习。1984年回国继续深造。19岁赴纽约朱丽亚音乐学院深造,师从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德罗希·迪蕾女士及姜康先生。此外,吕思清除获得帕格尼尼金奖外,还赢得过北京、英国及美国等多个重要国际比赛大奖。



    Yun Chen 陈允,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管弦系室内乐教研室主任。197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从音乐教育家林耀基先生。198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 出生于医生家庭,四岁开始跟随启蒙老师郑日华先生学习小提琴。 在1981年全国弦乐四重奏选拔赛中,由陈允担纲首席的四重奏组夺得第一名。1982年在英国朴茨茅斯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中,陈允担任首席的四重奏组荣获耶胡迪·梅纽因奖。1983年,陈允获澳大利亚政府奖学金赴悉尼音乐学院留学,师从赫里·克比(Hery Curby)。

        1985年学成回国后,陈允到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室内乐教研室工作,1986年参与组建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并任首席。1986年到1987年间,该团先后出访了意大利、瑞士、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波兰、前苏联等国家,并在柏林城建城750周年庆典成功演出及受到高度赞扬。1986年,陈允获得“沈心工”奖。1989年加入新加坡交响乐团,曾任代理首席和“诚”弦乐四重奏团首席。1994年担任“北京音乐厅首席乐团”首席。1996年出任澳门政府文化司署室内乐团首席、艺术指导。
        目前,陈允受聘于中国爱乐乐团任首席及助理艺术总监。同时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室内乐学会会长。



      Mengla Huang 黄蒙拉 是当今国际乐坛最活跃的小提琴家之一,22岁便获得第49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并因囊获此届比赛的“帕格尼尼随想曲演奏奖”和“纪念马里奥罗明内里奖”,被誉为“东方的帕格尼尼”。

        黄蒙拉精湛的演奏技术和细腻丰富的音乐情感,使演奏既彰显冷静的光芒,又感人至深,令世界各地的古典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成为古典乐坛备受瞩目的人物。

        作为小提琴独奏家,黄蒙拉曾与众多国际知名乐团有过成功的艺术合作,包括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捷克爱乐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汉堡交响乐团、丹麦国家交响乐团、瑞士巴塞尔交响乐团、卢森堡爱乐乐团、法国尼斯爱乐乐团、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日本NHK交响乐团、日本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墨西哥国家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等;合作过的著名指挥有尼姆·雅尔维、乔纳森·诺特、 余隆、亨里克·谢弗、艾度·迪华特、汤沐海、吕嘉、托维·布兰维尔等。

        2007年4月,黄蒙拉于纽约林肯中心艾丽斯托尼音乐厅及波士顿乔顿音乐厅举办了美国首演。同年12月于北京担任国家大剧院开幕音乐会演出嘉宾。2008年5月成为第一位于久负盛名的“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举行小提琴独奏会的中国艺术家,并取得巨大成功。

        2009/10音乐季他参与了更多重要演出,与瑞士巴塞尔交响乐团及日本NHK交响乐团分别在中国及日本巡回表演。2011年伊始,黄蒙拉与著名德国乐团—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合作,成功地进行了中国以及德国巡演。并在同捷克爱乐的巡演中拉开了2011/12音乐季的序幕。12年7月受邀赴德国再次同德雷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合作,之后与墨西哥国家交响乐团在墨西哥巡演,均获得巨大成功。13/14年乐季黄蒙拉与德国老牌武藤堡室内乐团和捷克布拉格室内乐团的巡演赢得了一致好评。同年他还与维也纳交响乐团及意大利贝里尼歌剧院乐团等合作巡演。

        黄蒙拉出生于上海,曾师从张欣、俞丽拿教授、乔治·帕克教授(György Pauk)以及托马斯·布兰蒂斯教授(Thomas Brandis),并先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和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并被皇家音乐学院授予“皇家音乐学院会员(ARAM)”封号。

        除了帕格尼尼赛事上所获得的奖项,他得到的其他奖项包括:2001年日本仙台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及观众奖,2000年波兰列宾斯基—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银奖、观众奖。2007年,黄蒙拉获得了里奇基金会大奖。同年,为了表彰黄蒙拉的艺术成就,意大利著名品牌Montegrappa为这位年青的杰出小提琴演奏家颁发了Genio Creativo艺术大奖,以肯定他在古典艺术领域的贡献。2012年荣获第八届“上海文化新人”称号,并于同年获得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园丁奖”2014年担任中国唯一的古典音乐频率FM.947的形象大使,推动古典音乐在中国的发展。

        黄蒙拉的个人专辑由环球唱片Deutsche Grammophon独家出版发行。《Violin Show Pieces》于2005年发行。《Violinissimo》于2008年推出。《Paganini 24 Caprices》于2011年发行。成为第一个与环球DG品牌合作的中国小提琴家。

        黄蒙拉目前是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多年来同时担任了日本Ishikawa Music Academy的特聘教授,并在仙台国际小提琴比赛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担任评委。


      Wing Ho 何荣 ,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中提琴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美国普林姆罗斯国际中提琴比赛评委、英国特提斯国际中提琴比赛评委、国际中提琴协会青年艺术家比赛评委、中国音乐家协会中提琴学会会长、伊思顿国际弦乐艺术节/音乐营艺术总监。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奖和北京第二届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被中提琴界誉为中国中提琴教父。

         籍贯广州番禺,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母亲马思芸是长笛演奏家,曾任教中央音乐学院26年。舅父马思聪是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任院长。四岁起,随母亲学习音乐,并先后师从马思宏、司徒海城、郑延益、Stanley Ritchie、Joseph Gingle、Walter Trampler、Jesse Levine和Leonard Mogill。

 1987年获耶鲁大学音乐硕士学位,副修电脑工程、美术设计和工商管理。后又进修乐队指挥,并在美国欧柏林音乐学院学习巴洛克时期演奏艺术。旅美20余年间,曾在国际著名音乐节和乐团中担任中提琴首席,包括美国贝尔瓦立音乐节(Bear Valley Music Festival)、澳瑞肯海岸音乐节(The Oregon Coast Music Festival) 和斯伯雷多艺术节(Spoleto Festival)、以及美国俄亥俄州芭蕾舞团、新英格兰室内乐团、查尔斯顿交响乐团、萨瓦纳交响乐团、日本亚洲爱乐乐团、上海广播交响乐团、澳门交响乐团等。多年任教于美国著名的巴尔瓦夏季音乐学校(Brevard Music Festival)和海菲茨国际音乐学院(The Heifetz International Music Institute),韩国格林山音乐节音乐学校(Great Mountains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 and School),1990-1999年任美国南卡州查尔斯顿大学艺术学院管弦系系主任。

       1999年应邀任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2000年正式留校任中提琴教授。4月创建了国内高等专业音乐院校中第一个“中提琴教研室”,并出任首届主任。举办和主持了六届全国中提琴比赛和艺术节。多次率团出访美国及欧洲各大著名音乐学府举行音乐会、大师班教学和学术交流活动。200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组建了中国少年室内乐团,并出任该团艺术总监兼指挥。2001年首次走出国门举办大师班流动课堂,率21人中提琴合奏团出访美国东部八大著名音乐学府,包括茱莉亚,柯蒂斯,新英格兰,皮博迪,伊斯曼,克利夫兰,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和曼海顿音乐学院。2003年起任北京市101中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附中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曾率该三只乐团赴西班牙、英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泰国等国家和国内各大城市包括港澳台进行访问演出与交流。其学生在国际比赛中多次荣获大奖,包括英国特提斯国际中提琴比赛、美国普林姆罗斯国际中提琴比赛,纽约青年艺术家比赛和华盛顿国际弦乐比赛等。

        多年来,编著并校注了近百部中提琴作品和教材,部分已出版发行。其中,亲自研发的儿童小中提琴和琴弦系列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




  Nokuthula Ngwenyama 纳库图拉·文雅玛,中提琴演奏家,生于美国洛杉矶, 拥有津巴布韦和日裔血统。 纳库图拉毕业于柯蒂斯音乐学院,作为富布莱顿奖学金的获得者,她加入法国国立巴黎高等音乐学院,并且获得哈佛大学神学研究硕士学位。

        纳库图拉第一次走进国际视野,缘于在17岁时获得“月见草国际中提琴比赛”以及“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金奖。 《留声机》杂志称赞她的演出“坚定而率真,拥有令人着迷的气质”;《华盛顿邮报》评价“她的表演张弛有度,有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和技术,也有深情地铺陈和优雅”。

        作为炙手可热的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纳库图拉和诸多的国际知名乐团合作。除此之外,她还是美国诺特丹大学及印第安纳大学客座教授,积极推动音乐教育。她还曾作为访问学者到访西安音乐学院。




     Namula 娜木拉 ,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

        加拿大皇家山大学音乐学院常驻艺术家

        第四届国际柴可夫斯基青少年比赛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第六届全国VC杯大提琴比赛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中国宝钢优秀教师奖     

        中央音乐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奖

        全国少工委青少年优秀辅导教师奖

        全国第一届室内乐弦乐四重奏比赛第一名

        担任墨西哥卡洛斯·普利埃多国际大提琴比赛评委

        担任中国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告诉你”大提琴课堂主讲嘉宾教授

        出生于内蒙古的音乐世家,鄂温克族。叔父是内蒙古著名作曲家,曾作有《敖包相会》、《草原晨曲》等上百部优秀的、脍炙人口的民族作品。父亲是著名的马头琴家和大提琴演奏家,母亲是一位优秀的舞蹈教育家。

        198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中国著名大提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宋涛教授。1988年获得免试升入大学的荣誉并取得第一届全国大提琴比赛少年组第二名。199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1995年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大提琴学科主任17年。2011年担任“中音”附中校长。

        参加了许多国内外的重大演出上百次,并在瑞士、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澳门、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举办了多次个人独奏音乐会、室内乐音乐会以及讲学活动。立致于教育,培养了大批中国优秀大提琴人才,并多次随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赴国内外各大城市公开演出。并从1997年起担任加拿大“晨兴音乐桥”的常任教授。录像并出版发行了《大提琴与钢琴》盒式带。中国国际电视台出版的《大提琴课堂教学DVD》、《大提琴新作品》。参与并编辑出版了《大提琴作品三首》、《中央音乐学院校外业余考级教程上、下册》、《大提琴课堂》教程等。为中国《小演奏家》杂志社发表了近30余篇《大提琴教学琐谈》系列文章。

        作为大提琴教育家,先后培养了许多大提琴人才,学生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Markus Stocker 马库斯·斯道克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在过去的32年里,他在中国将近20个城市进行演出和讲学。1984年,他首次在中国登台,在北京音乐厅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了舒曼和德沃夏克的协奏曲。这些早期的音乐会,使斯道克与中国的古典音乐界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联系。现在,他作为沈阳音乐学院,广州音乐学院以及中央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为中国学生传授大提琴演奏技艺。

        1972年赢得法国国际大提琴比赛的冠军后,斯道克开启了独奏家演出生涯,跨越50多个国家,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艺术足迹。

        斯道克出生于瑞士巴塞尔,他在巴塞尔音乐学院跟随奥古斯托·文丁格尔学习大提琴及古中提琴,之后他来到法国,作为安德鲁·拿瓦亚的学生继续学习,在这期间,他参加了诸多知名大提琴家的大师课,不断精进专业。

        斯道克在成为瑞士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之前,曾是温特图尔弦乐四重奏的大提琴演奏家。而后又成为苏黎世音乐学院的教授。 1993年,一次访问澳大利亚的机会,使他和昆士兰音乐学院开始了合作,作为教授,斯道克一直在这里工作至2014年退休。

        除了指导大提琴独奏课,他也同时教授室内乐演奏,并且是广受赞誉的“格里菲斯钢琴三重奏”的一员。 斯道克和他的夫人Ong Mei-Lee(也是一名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为大提琴演奏事业做出了诸多贡献。录制了多张不同风格及作曲家的专辑,这些现场或录音室的作品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Ziping Chen 陈子平,辽宁营口人。中央音乐学院低音提琴教授,研究生导师,低音提琴教研室主任,国际低音提琴协会理事。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及大学;以特优成绩毕业于国立维也纳音乐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

        曾任职于有两百年历史的德国德萨歌剧院低音提琴领奏;台北市立交响乐团低音提琴首席;长荣交响乐团低音提琴首席。1995年获捷克第十届国际低音提琴比赛第三名。他曾在奥地利、德国、匈牙利、捷克、英国、美国、丹麦、台湾、中国等地举行多场独奏音乐会。

        多次举办国内国际夏令营及大师班;担任国内外比赛评审。2000年及2008年分别发行了二张低音提琴独奏CD专辑。 2005年11月创办首个中国低音提琴网站「中国低音提琴网」,使中国低音提琴界有了交流的平台。

        2007年6月成功的筹办了中国第一届低音提琴比赛(中央音乐学院首届低音提琴比赛),2009年比赛扩大为全国比赛,至2011年已进入第五届。2009年出版低音提琴巴赫无伴奏组曲乐谱。搜集整理中国低音提琴发展资料库,于2011年完成《低音提琴在中国的发展》一书。



     Bing Luo 罗兵,低音提琴演奏家 、教育家、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 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低音提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弦乐科副科长兼大低竖教研室主任。先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和挪威Tromso大学音乐学院低音提琴表演专业。先后师从于唐毅民教授(上海音乐学院)Svein Haugen 教授(奥斯陆)。

        曾兼任职于Tromso交响乐团客席副首席、 Narvik 巴洛克室内乐团独奏演员。曾多次在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芬兰、拉脱维亚、西班牙、挪威、瑞士、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地举办音乐会。曾合作的乐团有亚太联合交响乐团、首届韩国“The 2008 World symphony orchestra”国际乐团等。
        筹办首届《2007上海音乐学院国际低音提琴大师班》、任2008上海音乐学院国际大师音乐周”的低音提琴指导。 应邀在美国德克萨斯TCU大学、德克萨斯奥斯汀音乐学院、旧金山大学2011国际低音提琴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assists)、密西根interlochen音乐学校、德国2015 Doublebass Kaleidoscope万花筒音乐节等开设大师班讲座。学生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赛事的大奖,先后考入国际一流音乐学府,如: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曼哈顿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旧金山音乐学院、巴德音乐学院、加拿大温哥华音乐学院、德国汉堡音乐学院、瑞士洛桑音乐学院、瑞士巴塞尔音乐学院、新西兰国家音乐学院、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学院,新加坡国立音乐学院等
        多次获得上海音乐学院颁发的各项荣誉。2015年荣获上音附中校长奖。2013-2015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特色示范校项目行政负责人。创作著作有《低音提琴音阶与琶音》《左手在低音提琴低把位时的力度训练》等教科书与学术论文。


比赛概述

 一、 第三届中国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比赛(以下简称“比赛”),经中国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中国乐器协会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北京市平谷区中国乐谷、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与中国提琴制作师分会承办。
         二、 比赛定于2016年5月7日至5月1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比赛地点设在中央音乐学院及中国乐谷。
         三、 比赛项目包括:
             1.提琴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2.琴弓组:小提琴弓、中提琴弓、大提琴弓、低音提琴弓。
         四、 比赛旨在促进国际提琴与琴弓制作界的交流,提高中国提琴与琴弓制作的技术水平,为各国青年弦乐器制作师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五、 比赛将严格依照国际提琴比赛的规则和传统进行,采取绝对匿名的方式以保证比赛的公平与公正。
         六、 设立组织委员会、评审团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