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构律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医视域中的人类寿命的一门科学!在尊重中医及现代医学传统养生学的基础上,参考宇宙学等多门科学,全方位研究寿命。研究寿命的原因、方法、技术、可操作性问题,开展“百岁长寿工程”。以大宇宙视域研究人类长寿或永生问题!
长寿研究,要注意什么呢?这是问题的焦点,应该从大宇宙科学思考长寿问题:
A 宇宙学的思考
1.物质的质能二元性:宇宙学告诉我们,任何物质都是质量与能量的统一体(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质量是内聚的静物质(粒子),能量是外散的动物质(场,波);物质永恒互化在静动两态中,呈守恒对立统一状态。人类思维中的寿命,其实就是物质以粒子状态存在的静物存在的时间,而不是物质以以波状态存在的动物质时间。人类是偏心眼的,厚静物,薄动物。若寿命以物质永恒的动静永远互化看,根本不存在寿命问题,寿命永远是永恒的,因为每一个电子和质子的寿命,竟然高达几万亿年,比宇宙生命长无数倍。电这些电荷运动形成的波或场,肯定也是同步长寿得时间无法计算。一句话,宇宙物质是永恒永生的。
2.精、气二元性:中国哲学早已发明出了如同质量与能量的概念,如宇宙物质的精气说。精是呈内聚状态的质量物质;气是呈外散状态的能量物质;精气可互化,散则气(能量)为动物质,聚则精(粒子)为动物质。精具有静质量相对静止为阴,气具有动物量相对运动为阳。宇宙一物流行,精气也——质能也。中医养生,大补精气本源也。
B寿命定律
1.寿命定律一 ——速率反比律:一个自组织生命单元的寿命,取决于动物质和静物质相互转化的速率。转化的速率快寿命短,转化的速率慢寿命长。如将一粒子种子放在冰箱里可以贮存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不变,但放在温热状态下种子立即启动生命动物质与静物质的转化,完成种子“生、长、化、收、藏”的生命旅程,形成新的下一代种子时,老种子的寿命就算结束了。动、静物质转化率快寿命短,反之亦然。所以,人类普通思维中的吃得好,喝得好,只是满足了人的口欲,可能极大促进了人类的动静物质的转化率,不但没有增寿,可能短寿。半饱不饥,素浑搭配,可能是人类长寿应该采取的饮食规则。
2.寿命定律二——温度反比律:宇宙是温度的宠儿,宇宙在绝对温度,物质以静质量为主导处于近永恒不变的长寿态;同样,处于大爆炸超高温下,没有静物质只有动物质,瞬息万变,每一个物相存在的时间很短很短,所以都是短寿态,谈不上长寿。从这个意义上看,在保持生命存在的前提下,温度越高寿命越短,反之越长。所以体温高的人,或阴虚火旺的人,一般自我燃烧率高,代谢速率快,寿命短,反之亦然。热带人类寿命一般短,就是这个原因。
人类要长寿,看来要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体温在不影响生命代谢的前提下,降到一个合适的低温度。冬天传统中医大补阳气、吃羊肉,等阳物,只是找补“阴阳平衡”,若一味补阳,增加温度及代谢率、动静物质的转化率太高,应该对寿命有害而短寿。而补阴抑阳,或阴盛体态,可能是最长寿的。而大补的食物,高热量的食物,在满足人类口福的同时,可能使人大腹满满,使人短寿。
并且剧烈的体育运动,可能是最短寿的一种生命运动方式;而中医静功,无极功,因为它混然无思,无为而为,所以可能是最长寿的一种运动方式。
3.寿命定律三——中庸寿命律:一个自组织的生命单元,如果动物质与静物质均以适度中和的速率转化,就会获得同类生命中的平均寿命。宇宙演化同构律研究认为,宇宙万物均以四象三元为演化统一模式,若以长、短为阴阳分类,那么以长短为阴阳的寿命演化单元里,必形成四个象:长长(长寿)-长短(中寿)-短长(中寿)-短短(短寿)。四象对应着三类寿命:1长寿-2中寿-1短寿。所谓中寿,就是生命中的平均寿命。人类的寿命的极值理论上是无穷的,理想中是125——200岁。现实的中寿是80岁
开启人类长寿工程,是世界各国都重视的大问题。长生不老,可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