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家史诗作品 /功力深厚,高雅酣畅

 泉城贤人 2018-04-05

史诗,号“清畅园主”,1960年出生于包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工作室成员、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入编《百年经典——中国书法全集》、《当代书法名人大辞典》等多部典籍。其数幅作品作为外交国礼赠送外宾,多次应邀出国举办展览,多幅作品出国展览并被国内外美术馆、画廊、企业家和知名人士收藏。

他曾是内蒙古地区装帧设计界公认的“大腕”,后来凭借着他对书法的爱好和执着,进入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先生的书法工作室。在1992年,三十出头的史诗又凭借着他的努力和天赋,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并成为内蒙古最年轻的中书协会员。这个来自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怀揣着艺术梦想,连续斩断后路并善于绝处逢生的史诗,留下了许多神奇的创业故事,他近几年的书法成绩引起了社会的赞誉,并被国内书法界的前辈誉为草原“黑骏马”。

诸葛亮家训 史诗新品行书《诫子书》【作品来源:集雅斋】

书法——悠久的艺术,不朽的文化中国书法富有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魅力,正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艺术,书法展现在人们面前的首先是书者的人文修养、道德追求和精神气度,其次才表现出技巧,书法特别强调书品与人品的统一,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这幅史诗老师四尺斗方书法作品《诫子书》书写内容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这幅作品结体规划布局森严,布白匀称,结字气加凝整,字刚劲有风韵,姿势开展,俯仰有致,向背分明。整体行文流畅。点画势态的变异富有动感,用笔提按顿挫清晰可见,中侧交杂粗细长短变化多端,点画顾盼有情,率真自然,富于动感,是幅极具投资收藏价值的墨宝。建议悬挂在书房、教室、会所等地,也可作为长辈送给子女的礼物悬挂在子女学习室或书房时时观摹自我勉励,更加奋进。

史诗书法作品《春夜喜雨》【作品来源:集雅斋】

此幅史诗先生这幅四尺斗方书法作品行书《杜甫?春夜喜雨》,释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整篇血脉相通,彼此相得,互为照应,在章法上面独具匠心,巧妙安排,随势而发,大小得体,参差变化,错落有致,各具神态。此作品笔法神气而信意运笔,随意而致,形神兼备,一气贯注,流露出不事雕琢的天然意趣之自然美。用纸古朴书风劲秀,可做长期投资收藏,也可悬挂在书房、办公室、茶室、会所等地。

左宗棠经典名言 史诗四尺横幅书法作品《李嘉诚办公室书法》【作品来源:集雅斋】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不但历久弥新,而且常读常新。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留下了无数的经典典籍,其中的名言警句滋养、激励着每一个华夏子孙。一些充满哲理的名言警句成为后世为人处世的精神指导,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管理之中。曾经的华人首富李嘉诚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在他的办公室就挂了一幅书法作品,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此作史诗先生这幅四尺横幅书法作品行书《左宗棠句》品清隽,韵致翩跹。笔法精严而不拘谨,结构端庄而不板滞,章法虽字字独立而气息统一,整体风格于平淡中蕴深意,典雅含蓄、自然生趣。从中可窺见其受古人影响,追求古淡生秀的痕迹。典雅闲适的书卷之气,盎然字里行间。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清代儒将左宗棠李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的一幅书法,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这24个字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作品欣赏】

史诗书法作品《大处着眼》

史诗书法作品《宠辱不惊》

史诗书法作品《弘毅》

史诗书法作品《舍得》

史诗书法作品《春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