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年代的人 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手和声音, 他们伴随着一代人 从青涩懵懂的年少时光走向成熟。 对于60后和70后来说, 有一个女歌手的歌 绝对是毕生难忘, 她清新可爱的面庞, 甜美纯净的嗓音, 是一个时代最清纯的回响。 朱晓琳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内陆流行歌坛,出现了一个芳龄15岁的青春的身影和清澈的声音,如同一缕春风吹进了国人的心里。朱晓琳这个名字,是多少人纯真年代的青春记忆! 都说“江南出美人”,出生在扬州的朱晓琳自小就是邻居们争相夸赞的小美女,一双大眼睛十分漂亮。她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可都不是教音乐的。朱晓琳自幼爱唱歌,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当父母发现她这一天赋时,就注意发展她的特长,在她四岁时,父母给她买了一个小吉他,父亲教她识谱、弹小吉他.虽然这个指导老师”并不高明”,却对朱晓琳的艺术发展很有帮助,上小学后,她加入了当地的“小红花“艺术团,这使她有了施展歌唱才能的舞台。 恰巧的是她家住在一个招侍所院内,这个招侍所经常接持艺术团体,小晓琳的歌声也自然传入他们的耳中——歌唱家王昆、李光曦及施鸿颚、朱逢博夫妇等,都在晓琳家里听过她的演唱,听后都纷纷夸奖小晓琳唱得好。 朱晓琳14岁那年,父女俩第一次和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接触,朱爸爸给女儿录制了邓丽君的《小城故事》等几首歌,然后寄给了太平洋。 朱晓琳清亮甜美的嗓音可以说惊为天人,唱腔还有一丝邓丽君的韵味,太平洋当然不会错过这棵好苗子,立即和她签约出唱片。 1984年,15岁的朱晓琳发行了卡带《歌林新苗—朱晓琳》,A面的第一首歌就是《妈妈的吻》,质朴动人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加上朱晓琳深情的演唱,一经推出迅速传遍大街小巷,朱晓琳的名字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这张专辑当年整整 卖出二百四十万张, 这个记录至今未被打破!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妈妈的吻 作词:付林 作曲:谷建芬 吻干我脸上的泪花 朱晓琳给歌坛奉献的这轻轻一吻,其香深幽、绵绵不绝。可以说《妈妈的吻》彻底改变了朱晓琳的一生,这是一首非常朴素的、中国式乡村的人文情怀的赞颂母爱之歌。词作者付林说:“这首歌曲带来的意境确实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愫。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就是要给这些乡村的文化带来一些改变。” 其实《妈妈的吻》的原唱是程琳,不过是由朱晓琳唱红的也是事实。这首歌是程琳的恩师付林老师专门为程琳写的,但是程琳到太平洋录制专辑的时候并没有收录进去,后来公司就给朱晓琳唱了,没想到一炮而红,这也许就是命运的青睐吧。 朱晓琳这张专辑收录的每一首歌都极为精准,除了《妈妈的吻》之外,还有《聪明的一休》主题曲《小机灵之歌》、插曲《给妈妈的信》、《月儿弯弯照九州》、《那一年我十七岁》等歌,尽管都是翻唱,但都唱出了青春少艾的气息,首首都是广为传唱。 太平洋影音接着推出《花仙子》专辑,依然卖个满堂红,用“少年得志”来形容年纪轻轻的朱晓琳是颇为贴切,在同龄人都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还在念初中的朱晓琳已开始四处走穴演出,几乎天天演出不断,据她回忆,当时一场演出有三五百元的酬劳,收入之多在八十年代中期算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朱晓琳十六岁时获得了“江苏省十佳新闻人物”的称号,并在同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为“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唱演员”。然而朱晓琳对反复都是《妈妈的吻》那几首歌唱得开始腻烦了,常年奔波也让她身心俱疲,在自己最红的时候,她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那就是退出歌坛。 退出之后,朱晓琳选择了到复旦大学英语进修班学习,因为知名度太高,她用“杨诗韵”这个化名入学,有同学认出她来都被一一否认。也许,那两年的大学时光是她最美好的回忆,没有名利的纷扰,没有外界的关注,平淡却充实。 90年代明星下海的例子比比皆是,朱晓琳也随大流开办了自己的服装公司,从设计到生产一条龙,可惜因为没有经商经验,而且自我性格太清高、孤傲,没法向别人低头,最后惨败收场。 视唱歌为业余爱好的朱晓琳1999年再度发行新专辑,只是歌坛已非昔日之境况,专辑影响力寥寥,进入21世纪,包括《同一首歌》在内的怀旧节目纷纷邀请朱晓琳重踏舞台,荧屏上那个唱着妈妈的吻的江南女子依旧婉约,却更添妩媚。 很多上一辈歌迷把朱晓琳归入属于“奔六”的老歌手行列,其实由于出道早,1969年出生的朱晓琳今年才到49岁,很多人说杨钰莹是歌坛的”不老女神“,比杨钰莹还大两岁的朱晓琳更不遑多让。出道的时候,朱晓琳给人的印象是清纯可人,如今的她有一种成熟从容的美丽,单身的她在北京恬静地过着她的小日子,岁月待她可算是温柔极了。 |
|
来自: 船长bln98jdrzo >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