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途中,找不到食物吃。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重耳喝了才得以保全生命。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介子推却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亲自带人去绵山请介子推 。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就可使介子推出山。火熄后,人们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这就是清明节的由来。传承的清明节之于我们另外的思考。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