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也来了! 为此,小编给大家准备了40道题目,先热热身! 你们准备好了吗~ 【计算一下,你答对了多少道题~】 1.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 A.空穴来风 B .三人成虎 B 2.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 A.《徐霞客游记》 B.《说文解字》 C.《天工开物》 D.《梦溪笔谈》 A 3.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 A.丝 B.竹 B 4.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A 5.“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 A.牛郎和织女 B.唐明皇和杨贵妃 B 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 A.李白 B.杜甫 B 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 A.辛弃疾 B.李清照 B 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B 9.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A.京剧 B.黄梅戏 C.昆曲 D.越剧 C 10.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11.“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 A.伍子胥 B.勾践 B 12.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中,“ 松风”指的是? A.吹拂松树的风 B.一首古琴曲 C.一篇文章 D.一首古诗 B 13.下面哪首诗中,没有使用“ 月亮”的意象?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C.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D.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D 14.“日暮汉宫传蜡烛”下一句是什么? 轻烟散入五侯家 15.《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 A.《诗经》 B.《陌上桑》 C.《楚辞》 D.《孔雀东南飞》 A 1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自哪位词人那首词? 李清照《武陵春》 17.“何须倩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中的花指的是 桂花 18.“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下一句是什么? 不辞长作岭南人 19.《琵琶行》里没有下面哪个成语? A.司马青衫 B.门前冷落 C.余音绕梁 C 20.“采得百花成蜜后”的下一句是什么? 为谁辛苦为谁甜 21.“李欣《古从军行》闻道玉门犹被遮”的下一句是什么? 应将性命逐轻车 22.“相见争如不见”的下一句是什么? 有情何似无情 23.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正确的下句是什么? 白云深处有人家 24.洛阳城东桃李花”的下一句是什么? 飞来飞去落谁家 25.郑思肖《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的下一句是什么? 独立疏篱趣未穷 26.下列哪位诗人凭借哪首诗,赢得了“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 A.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C.杨炯《从军行》 B 27.《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诗,请问其中“中庭地白树栖鸦”的下一句是什么? 冷露无声湿桂花 28.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下一句是什么? 我言秋日胜春朝 29.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 ) A.居无松 B.居无竹 C.居无梅 D.居无菊 B 30.李白感慨哪一个历史事件而作《越中览古》 A.草船借箭 B.武王伐纣 C.卧薪尝胆 C 31.王维人称“诗佛”,他的字是? 摩诘 32.曹雪芹《满纸荒唐言》“满纸荒唐言”的下一句是什么? 一把辛酸泪 33.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 A.裴旻的剑舞 B.公孙大娘的舞蹈 C.吴道子的画 A 34.歌词《愿得一人心》出自哪首诗作? 《白头吟》 35.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 A.司马相如 B.崔莺莺 C.白居易 D.杜甫 C 3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A.黄山 B.泰山 B 37.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中也提到了马,“雪净胡天牧马还”,下一句是什么? 月明羌笛戍楼间 38.宋代诗人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请接下一句 一为钓叟一耕佣 3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华山 B.黄山 C.泰山 D.庐山 D 40.李白曾经佩服的一个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郎题诗在上头”中的诗是哪一首? A.《登鹳雀楼》 B.《登黄鹤楼》 C.《登金陵凤凰台》 B 对12个算及格, 你及格了么? 在留言区展示一下成绩吧! 来源 | 文字整理自诗词天地(shicitiandi),图片来自网络 |
|
来自: 郑王静晓 > 《20——诗词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