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丨忙趁东风话“纸鸢”

 文冠厚朴 2018-04-05

忙趁东风话“纸鸢


清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读过这首《村居》的朋友大概都知道,“纸鸢”即是风筝。但是在古人眼中,“纸鸢”真的等于“风筝”吗?



早期的“纸鸢”和现代意义的风筝不同,主要用于军事。据《南史·侯景传》记载,侯景之乱时,还是太子的梁简文帝被困台城,有人献计将求救信藏在纸鸦上放飞求援,这是最早见诸史料的可信实例。叛军看见纸鸦,惊恐异常,还以为对方使用了巫术,可见在当时放风筝的行为并不常见。此后“纸鸢”一直保留着军事方面的功用,历代史书上也偶有利用“纸鸢”传递军事消息、载炸药打仗的记载。只是这种军事功能随着“纸鸢”的娱乐化,其存在感也不断在削弱。

《南史·侯景传》


大概至迟在唐代,作为游戏玩具的风筝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人们主要管它叫“纸鸢”或者“风鸢”。唐朝人非常喜爱风筝,可以说放飞筝是一项全民皆欢的娱乐活动——小孩子爱玩,闲来无事便“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路德延《小儿诗》);大人们也爱看,风筝上天,“都人相视而指看”(唐荣《纸鸢赋》);积极入世的士人爱它直上青云,“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罗隐《寒食日早出城东》);深居简出的隐士闷久了也愿去透个气儿,“鸾鹤久从笼槛闭,春风却放纸为鸢。”(徐夤《溪隐》)这时期,放飞筝的情景和现在几乎别无二致。元稹有诗《有鸟》云:“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风吹绳断童子走,余势尚存犹在天。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可为一证。


而“风筝”一词此时也在诗歌中大量出现,常被人提起的有李白的“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登瓦官阁》),杜甫的“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以及李商隐的名句“西楼一夜风筝急”(《燕台四首·秋》)等。不过这里的“风筝”和“纸鸢”完全是两码事。这些所谓的“风筝”,又称“铁马”“风琴”“风马儿”等,实际上是悬挂在殿阁塔檐下的金属片,风一吹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十分悦耳动听。当时甚至有人专门吟咏这种“风筝”道:“高风吹玉柱,万籁忽齐飘。飒树迟难度,萦空细渐销。松泉鹿门夜,笙鹤洛滨朝。坐与真僧听,支颐向寂寥。”(司空曙《风筝》)


唐代以后,嗜古风雅之士多喜欢模仿唐人,在诗词里也用“风筝”指代檐铃,我们在阅读研究的过程中尤其需要留心,注意仔细分辨。因为到了宋代,人们已经开始将“风筝”和“纸鸢”混为一谈了。“风筝”一词不仅指殿阁下的檐铃,也被拿来指代娱乐用的纸鸢。比如北宋时期的大学问家邵雍有一首《呈富相风筝》诗这么写道:“秋风一击入云端,合国人皆仰面观。好向丹霄休索线,等闲势断却收难。”趁风而放,仰头观看,断了线便收不回,这里的“风筝”明显就是唐人的“纸鸢”,而非挂在檐间叮当作响的檐铃。可见此时已有将“风筝”当作“纸鸢”的用法,只是当时人们仍更习惯以“纸鸢”指代风筝。至于南宋时期,也出现了专写“风筝”的诗,比如释居简的这首《风筝》:“纵轮不卷只嫌低,高处安知鹢退飞。弱缕不禁儿辈掣,断鸢弗下新云归。”其吟咏对象与唐人的风筝诗明显不同。到了宋末,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曾列举南宋都城临安所卖儿戏之物,其中即包括“风筝”,而无“纸鸢”,可见当时市井已经习惯用“风筝”一词了。


值得一提的是,南宋遗民词人王从叔有一首《秋蕊香》,其中“故人信断风筝线”一句出现了断线风筝的意象。这种意象在元代杂剧和散曲中被大量使用,甚至形成的固定的套路:元曲中不提“风筝”则已,一提则多半是“线断风筝”“似风筝断”。写了“枯藤老树昏鸦”的马致远有“假饶是线断风筝,落谁家也要个明白”(《集贤宾·思情》),写了《窦娥冤》的关汉卿也有“恰似线断风筝,绝鱼雁杳音信”(《双调·新水令》)的句子。“风筝”一词在民间被广泛接受或许正与元曲、明清小说及民歌小调中的大量使用有关。

古代窗檐下的铃铛


事情到了明代变得好玩起来。也许是因为明人去古已远,不大能分得清“纸鸢”与“风筝”的关系,所以有些人就格外较起真来。明陈沂《询刍录》称:“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李业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呼风筝。”他认为纸鸢在五代李业初造时是没有响声的,后来有人在它的头部加了竹笛,风一吹进去就会发出筝的声音,所以大家就把“风筝”当作“纸鸢”的俗称了。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指出,“风筝”原本是古人对殿阁檐铃的称呼,明人只是借“风筝”之名指代“带弦之纸鸢”。顾起元《说略》也认为,明人把“纸鸢”叫成“风筝”是因为纸鸢上有丝鞭,在风中会发出筝一般的响声。他还特别强调,没有丝鞭不能响的只能叫“纸鸢”,不能叫“风筝”。综三人所述,“纸鸢”是没声儿的风筝,而“风筝”是能发出响声的改进版风筝。然而倘若这声响是新开发的功能,人们总该提上一句才是,起码将“纸鸢”和“风筝”区分开。可是在宋代描写“风筝”的史料中,只有时代最晚的李曾伯在《因赋风筝与黄郎偶》写到“少假扶摇即有声”,其他完全没有提及风筝的声音,不同史料对“风筝”和“纸鸢”的描写也没有太大区别。可见当时“风筝”应该只是对“纸鸢”的另一种称呼。


不管如何,明人大多直接将“风筝”当作“纸鸢”的俗称,并没有加以严格区分。王圻《稗史类编》即写明“纸鸢俗谓之风筝。”到了清代,人们在日常生活及诗文小说中大量使用“风筝”一词,几乎完全将“风筝”和“纸鸢”等同了。此时的风筝不仅有丝弦响的、带竹哨的、带铜鼓响的,甚至还有带鞭炮的。《红楼梦》第70回写探春的凤凰风筝和另一只风筝正缠在一处,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可见不响的和带响鞭的在当时都叫做“风筝”,这也同我们现在的用法基本一致。至于“风筝”一词完全取代“纸鸢”成为普遍通用的风筝专用语,则大概要到民国初年了。



小总结

“纸鸢”一词早已出现,但主要用于军事活动。至迟在唐代,已经出现用于娱乐活动的“纸鸢”,此时“风筝”一词指代檐铃。宋以后,“风筝”也被用于指代“纸鸢”。到了明代,“风筝”一般被当做“纸鸢”的俗称,但有些学者仍努力对“纸鸢”和“风筝”的含义作出区分。清代“风筝”一词大量使用,“风筝”和“纸鸢”的含义几乎等同。直到民国初年,“风筝”一词完全取代“纸鸢”成为风筝专用语,使用至今。




中华经典古籍库

微信号:jingdianguji

丰富自身文化修养

从关注一个好的公众号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