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静;王彬斐|民族认同的维度与路径研究

 雪域小子 2018-04-05

民族认同的维度与路径研究


李静;王彬斐


民族心理的构成因素众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认同因素,其在民族心理及形成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从心理人类学学科视野出发,以文化心理一致性理论为依据,分析民族认同的核心要素,并对民族认同及其结构与变迁做出剖析,从内部效度出发对民族认同做出新的解释。


一、认同、民族认同及其变化


认同应当是人类所具有的深刻性、基础性和持久性的根本特质,这种特质使认同能与自我的表面性、偶然性和易变性内容相区别。对于民族群体而言,民族认同是一种群体意识,同一民族成员常常受到共同的认同感的影响。

( ) 认同及其构成要素

认同”( Identity) 这一内容原本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意即变化中的同态或同一问题”。最早使用认同一词的是弗洛伊德,认同在其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中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其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自我同一性概念,来解析自我和人格的结构,认为其包括了个体对群体的理想特征的内心趋同性,这一概念的提出拓展了认同的内涵。弗洛伊德所提出的认同”理论只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随着学界对认同和集体行为研究的深入,其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拓展。几经演变,学者们在认同原意之外逐渐衍生出了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等,并将其纳入认同理论的研究当中。

我们从心理人类学视角分析,认为认同主要有三个关键要素,即归属感”、“情感依附性心理趋同性,其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认同构成三要素

结合上述三要素,笔者认为认同是人们对于自己所属的文化或民族、国家等的归属感,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依附性和心理趋同性”。在对认同及民族认同的进一步研究中,首先要厘清认同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无论是对家庭、家族,对集体、群体,还是对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从构成要素分析都应当集中在归属感、情感依附和心理趋同三个方面。

( ) 民族认同及其变化

在研究认同的基础上,对民族认同的构成要素做进一步分析和解读,有利于理解现代社会发展中民族认同的变化。

首先,关于民族认同及其构成要素。根据上述对认同的定义和构成要素的分析,笔者认为,民族认同即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归属感以及表现出的情感依附性和民族心理的趋同性,其构成要素如图2 所示。

图2 民族认同构成三要素

从上述构成民族认同的要素分析,它们既含有民族认知、民族归属感、民族的情感依附和积极心理感,也包括由此而产生的民族心理趋同性和一致性倾向。

其次,关于民族认同的变化。明确民族认同的构成要素后,就能分析民族认同的变化。民族认同是一个动态过程,会随着民族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甚至会出现认同转变。民族认同的变化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民族认同的强化与弱化、积极与消极的双向运动,这类变化是量的变化,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 第二种情况是民族认同的质的变化,即民族认同的解构与重建,民族成员在对本民族不再有认同感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方式重新建构自己的民族认同。民族认同在质和量方面发生的变化与民族间的交往、互动有着直接关系,它是在各民族的互动往来中发展的。民族成员首先通过民族间的比较,区分本民族身份与他民族身份,然后形成自己对本民族与他民族的文化特征、组织、价值观等的区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刻板化认知,最后对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价值观等进行积极评价。由此,本民族与他民族之间的族际差异得到了凸显,民族认同感就得到了增强。积极的民族认同源于对本民族的文化自豪、源于对本民族经济及其发展前景的自信,是一种良性的民族认同,有利于民族间的关系发展,但应当指出的是,过于强烈的民族认同可能衍生民族偏见和民族仇恨。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民族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着变化。民族文化的变化对于一些民族成员( 尤其是民族内的中老年群体) 可能会造成民族认同危机。以甘肃特有的民族裕固族为例,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生活在肃南莲花乡的裕固族移民到了明花乡,建设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新家园。伴随着移民,这部分裕固族人的生产方式从牧业转变为农业。在裕固族人看来,他们过去与汉族的区别主要在于放牧,而现在生计方式的转变使裕固族( 尤其是裕固族中的中老年人) 产生了认同的焦虑。我们原来放着羊呢,现在到这个地方来,汉族不是汉族,裕固族不是裕固族”,他们的话语反应出了内心的认同焦虑

此外,随着社会历史变迁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 如国家政策、生态环境、生计模式、族际交往、民族发展及利益诉求的变化) ,民族成员可能会转变自己的民族认同,如同工具论者所主张的那样,民族是政治、经济或社会的产物。在特定时期,一个民族为了在政治与经济资源的竞争与配置中获得优势,利用国家的民族政策,采取转换民族认同的策略以保障和促进本民族的发展。以巴尼人的民族认同为例,他们生活于云南怒江泸水县的洛本卓白族乡,系白族一支。据白族学者张旭记载,在解放战争后期,当地的巴尼人认为他们是真白人,而大理白族则是汉白人”。这就说明巴尼人认同自己是白族人,甚至自认为比大理白族更像白族。但后来的研究中又发现,现在一些巴尼人认为我非白族,改变了自己的民族认同。究其原因,巴尼人从白族的民族身份中所享受到的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是有限的,所以巴尼人为了工具性诉求而解构了自身的白族认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民族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着民族认同的重构。尽管重构的策略多种多样,但实质上都是在进行民族文化的创造,即对本民族文化的某些方面或某些功能赋予其新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新的评价,从而实现民族认同的重构。


二、民族认同的维度


民族认同具有多维性,是一个包含多层面和多维度的集合概念。科旺和索多斯基将族群认同( Ethnic Identity) 分为认知、道德、行为和情感四个维度。他认为族群认同可以分为内隐的族群认同和外显的族群认同: 内隐的族群认同包括认知、道德、情感三个方面,外显的族群认同则包括族群活动、行为和庆典。吉恩·菲尼在《理解族群的多样性: 族群认同的作用》一文中指出: “族群认同具有复杂的结构,包括对族群的承诺和归属感、对族群的积极评价、对族群的兴趣及认知和族群活动的行动卷入”。

在分析上述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对认同要素的研究与分析,笔者认为民族认同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维度和两个层面。这四个维度分别为: 基于民族认知而产生的归属感、对民族情感的依附和积极心理感、对民族的心理趋同性和一致性以及对民族活动的行动卷入。其中前三项为民族认同的内隐层面,而对民族活动的行为卷入为外显层面,其结构如图3 所示。

图3 民族认同的四个维度和两个层面

( ) 归属感( Belongingness)

民族归属感,即行动者在情感上认为自己属于本民族群体,其实质是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自觉,它在民族认同中居于重要地位,也是首先发生的一种认同表现。民族成员只有在心理上接受了自己的民族身份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属的民族产生积极评价,主动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并付诸实践。例如,他们往往通过族内长者口耳相传或通过各类书籍、网络媒体等渠道,了解本民族的历史、神话传说、象征、本土知识、民族英雄或传说人物,并积极参与传统活动或节日庆典等。

民族归属感包括了民族分界意识。在对民族产生归属感之前,行动者通过民族分界过程,确定他人和自己是否是同一群体的成员。即区别了内群体外群体两个群体,亦即认同认异的问题。人们只有进行民族分界,才能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产生民族归属感。

( ) 情感依附( Emotional attachment)

情感依附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人、个人对群体或团体的情感联系,民族情感依附即民族成员对民族共同体的依赖情感和积极心理感。一方面是民族成员对自己身为民族一员而感到的自豪和自信,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民族认同; 另一方面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内群体刻板化特质的积极评价,对民族未来所持有的乐观态度。情感依附理论阐述了短暂的积极/消极( 如对群体的满意度) 和稳定的态度( 如对民族的承诺) 之间的关系,积极情绪激发民族成员更为深刻的民族认同。依附的社会化历程理论认为,依附是社会与个人相互影响与学习的过程,个人由此获得社会上各种知识、技能、行为模式、价值观和行为能力,从而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就要有依附与爱的情感,亦即一个民族成员要在本民族内部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首先要有对民族共同体的依附感。

情感依附的作用在于维持人际互动、避免产生分离焦虑以获得某种心理需要的满足。情感依附和积极心理感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维度之一。民族成员在对民族共同体产生归属感的同时,也就对民族共同体产生了情感上的依赖与依附,这种情感依附的目的就在于寻求来自民族共同体的慰藉与精神支持。从心理角度分析,情感依赖就是一种心理需求,在民族认同中表现为对所属民族有着情感上的相依相生性。

( ) 心理趋同性( Psychological Convergence)

民族心理趋同性或一致性是民族共同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凝练聚合、形成共同民族性的过程。趋同为生物学术语,西方社会学者于上世纪40年代将其引入社会科学中。对民族共同体成员而言,心理趋同性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在民族群体的引导、规约或压力下产生的一种合群倾向和一致性表现,以及避免被群体隔离或背离群体的心理趋向。弗洛伊德在其早期的观点中提出,认同是一种心理上把自己放到其他人位置上的思维,是潜意识中对其他人的模仿”。梁启超先生曾强调,民族之成立的唯一要素,在于民族意识的发现与确立产生民族意识的条件有血缘关系’、‘根据生理本能,互营同生活’、‘协力合业’、‘公用的语言文字’、‘共有的信仰学艺及其他趣嗜’、‘心理上之沟通”。这些关于民族要素的论述中,都说明了心理趋同性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构成要素。

心理趋同性也集中表现为民族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着维护和巩固民族共同体的功能。伴随着社会发展及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由心理趋同性形成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区分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 ) 行动卷入( Behavior Involvement)

行动卷入是民族认同的行为表现,是民族归属感、民族情感依附和民族心理趋同性外显为行动的过程。民族成员在心理层面上认同本民族的同时,还在行动上表现出来,例如遵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自愿自觉地以民族身份参与民族活动、主动学习并使用本民族语言等。在这些活动中,学习、教授并致力于保护本民族语言是构建和维持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表现。以裕固族为例,尽管裕固族的民族语言流失严重,但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仍然有很多裕固族家长致力于教授下一代学习裕固语,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使用裕固语与孩子交流,还有些家长希望并鼓励自己的孩子成为裕固语老师。除了对语言加以保护外,裕固族的一些村落还集资修建了鄂博来恢复其传统宗教活动。

行动卷入是民族认同的行为表现,反过来,行动卷入也会强化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人们在彼此接触时常常有一种识别心理,常常把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故事、习俗,甚至神话传说、历史记忆等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风格加以创造并艺术化,以增强对其民族属性的辨识力。


三、民族认同的路径


前面已经述及,民族认同有归属感、情感依附、心理趋同性和行动卷入四个维度。那么,通过何种路径可以构建民族认同就是一个需要认真分析的问题。民族认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仅仅从某一学科进行解释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等才能从更微观、细致的角度解读民族认同的构建过程。

( ) 身份认知( Identity Cognition)

认同是行动者自身的意义来源,也是自身通过个体化( Individuation ) 过程建构起来的”。民族认同结构中最基本的情感与态度就是对本民族的归属感,进而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借用亨廷顿人们用祖先、宗教、语言、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的观点,民族身份的认知是民族认同构建的前提与基础,人们通过构建自己的世系来追溯起源,实现民族认同。民族共同体是亲属体系的延伸,也是民族身份获得的一个重要途径,即通过世系从父亲或母亲一方遗传而获得。这里的世系并不是单纯的遗传学意义上的世系,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世系。民族身份的获得与认知是一种自在的活动,要实现对民族的真正认同,需要一个自我分类的社会过程,同时也是对本民族与他民族之间界线的认知过程。梁启超认为养成共有之信仰学艺及其他趣嗜; 经无数年,无数人协同努力所积之共业,厘然成一特异之文化枢系,与异系相接触,则对他而自觉为我”。民族成员通过这些标准进行民族分类,来确定和体现他们共有的民族身份。至此,人们才实现了民族身份的自觉,达到民族内部的相互认同,形成民族归属感。英国学者Marian Kemphy 认为,人们的身份是同一性与共性等逻辑演变的结果”。可见,民族身份认知更多地与民族成员的社会化过程紧密相连,人们共同的意愿、情感以及相应的责任意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形成是基于托马斯论的认同中的同一性观点,这种认同中的同一性形成对于帮助人们确认自己的身份具有重要作用。

民族成员只有对自己的民族形成积极评价,才能形成民族认同。民族个体获得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后,在与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方可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经济及发展前景等作出积极评价,进而对自己作为本民族成员产生自豪感,对自己所属的民族产生心理依恋和积极的民族评价与体验。可见,民族身份认知是民族认同的一个初级路径,也是民族认同的开端。

( ) 文化习得( Cultural Acquisition)

民族文化是一个包含民族历史、习俗、宗教、价值观等的文化系统,民族成员可以从相同的地缘及社会、历史与宗教、民族记忆与自身行为等来习得本民族的语言、历史、宗教和观念等文化要素及其内容。这个过程一方面使得民族成员通过习得直接建构了民族认同,另一方面文化习得也使民族成员获得了民族身份,进而也形成了民族认同。该历程是在民族社会化过程中进行的。

笔者认为,在民族认同中文化认同路径是一个基本路径也是关键路径。民族是通过各种文化要素表现出来的,其历史、宗教、语言、民俗、领袖及英雄等均是民族认同的主要内容。不论这些文化特质是何种属性,都可以被民族成员进行建构并赋予相应的价值。尽管存在多种文化特质,但对于不同民族而言,特质各异的文化在分类过程中均起着一定作用。如对于肃南的裕固族而言,他们长期从事牧业,衣食住行都打上了牧业的烙印,所以他们在区分自己与汉族时所运用的文化特质就是牧业这种生产方式。对于侗族来说,饮食中的嗜酸似乎成了他们区分自己与他族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他们对本民族与他民族的区别或者界线的认知并不全然以抽象的、完整的认知模式表现出来,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更依赖于主体的生活经验和个别文化特质,而且在区分不同的民族对象时所使用的工具也是不同的。

( ) 价值内化( Internalization of value)

价值认同是民族认同之核心,它是民族共同体成员通过社会化过程对民族价值观的认可和共享以及自觉、自愿接受准则的过程。价值认同有多种类型,本文中主要是指民族共同体价值认同,即个体对民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共有和共享,是集体意识的集中反映,维系着民族的内在凝聚力。

对多民族国家和地区中的民族而言,价值认同具有多重含义,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个是各民族共享的核心价值层面,即为各民族共同接受,具有普遍性、超越民族界限的价值层面,其在多元文化中表现出的是同质性”;另一个层面是指在本民族内的主导价值,这个价值主要是以某个民族共同体的理想、信念和原则来定位的,该价值在多元文化中求,表现出异质性”。不同民族在其宗教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生命价值观等方面均表现出差异性。如关于藏族的价值观念,班班多杰先生认为藏民族的价值观有三个层次: 一是恪守宗教戒律,轻视物质利益,脱离恶趣、往生善趣的人生追求; 二是小乘的价值理想,脱离六道轮回,断除烦恼、灭绝生死、得到涅槃; 三是大乘的价值理想,不但度己而且度人,致力于一切众生的解脱。这就是藏传佛教终极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它的特点是轻视社会现实、提倡止恶行善、确认因果报应、主张来世幸福、向往成就佛国。它关照了现实社会中的不同阶层、不同取向的各类藏族人,使他们都可从中找到各自灵魂的最终安顿处,使其各得其所。

可见,对同一个民族共同体而言,有着自身共同的价值观、价值体系。主导价值并不否认价值的差异,仅是在多种价值观点组成的价值体系中代表该体系的总方向……而无论哪个尺码的价值认同,其共同含义都在于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动,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的目标,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从民族认同来看,价值内化是其核心路径,价值观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在其成长与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内化而形成的,这些价值观与价值体系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可能伴随并影响民族成员的一生。

( ) 交往交流(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

人天生有一种亲和本能,这是产生结群、交往行为的原动力”。民族认同与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互动密切相关。一个民族要想不断地得到提高、发展,就必须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和生活、生产方式,必须与其他民族成员不断交往和交流”。

民族认同与民族交往活动密切相关。文化具有流动与交融性,主要体现在不同民族可以互相借鉴和引入他民族的文化特质,达到文化的交流交融。而民族成员在民族认同的建构过程中必须对二者进行认知才能达到真正的认同,进而实现对不同民族的理解,促进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Elena Tamanas 在针对少数族群大学生的族群认同研究中发现,与那些并未考虑自己民族认同的学生相比,经过严肃思考并承认其族群认同的少数族群大学生在看待其他族群时更为开明,并更愿意与之接触,因此,强烈的族群认同是发生在采取积极态度与其他族群进行交往的基础上。这也意味着,积极的民族认同更利于形成良好的民族交往意识。同时,我们在对中国西北民族交往心理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西北各民族对自己的民族具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但同时也对他民族及文化持肯定态度,表现出理解、尊重”。可见,民族认同并不构成狭隘的排他意识和戒备心理,反而会促进民族间的交往和交流,在民族间表现出宽容和信任的态度。民族成员在与他族交往的过程中,基于了解、相互认知的民族认同往往充满自豪和自信感,能较为客观地看待他族的文化、宗教习俗,减少民族偏见,促进民族关系向团结、友好等积极方面发展,彼此交流是认同理论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民族认同作为民族意识中的核心部分,在民族发展的今天,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的重要性和功用性毋庸置疑。从文化心理出发来研究民族认同的维度和路径有着重要意义。同一民族的人之间有着亲近的感觉、情感表现出相依性,每个民族个体对此均有体验,经过无数人的协同努力,最终汇聚成如梁启超先生所言的文化枢系,民族心理也由此产生,这也是笔者在民族认同中强调文化心理一致性的原因所在。民族认同是通过民族间的互动和交往来实现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增加了对彼此的了解,同时在交往过程中增加了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同样,民族间的冲突使两个民族的界线愈发分明,群体内与群体外的分界愈发分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认同亦是一种防御方式。此外,冲突会强化民族向心力,所以民族冲突会引起民族认同的强化。积极的民族认同有利于本民族的团结与发展,反之,则会导致对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习俗的曲解,不利于本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的保存,更不利于本民族的发展。

同时,研究民族认同对理解国家认同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民族主义理论家安东尼·史密斯所言的,人类在当代世界还保持着各种认同的复合性,在正常环境下具有各种认同的大多数人都能和谐相处,虽然各种认同的冲突总是潜在发生着,但实际发生的往往比人们料想的要少”。“一方面,共同的民族特征以及民族国家是民族成员的同一性与共性,人们依靠对此的感知形成了自身的民族认同; 但另一方面,人们形成民族认同,也需要其他的民族以及民族国家作为参照物”。就民族身份而言,每个个体都属于特定的民族群体,而在现代民族国家中,每个个体也都属于这个国家,属于一个由多元文化构成的国家,因此认同的力量最终体现为我们与具有差异性的他者进行共同生活的能力”。依据文化心理一致性理论分析,民族认同使得民族成员具有民族归属与情感依附,而国家认同又使得生活于其中的各民族有一个上位的归属与情感依附。在国家认同的层面上,每个民族个体也被赋予了公民的权利、责任与义务,这也是与文化心理一致性观点相同的。

(注:为阅读方便,参考文献从略)




作者简介李静,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彬斐,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