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的这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被误解千年,是福是祸?

 p0oouuu 2018-04-05


大文豪苏轼文思若海,在诗、词、文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苏轼性格为两面性,能动亦能静。因此,他的作品,豪放时势若海力,雷霆万钧,使人觉得豪气无限(譬如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婉约的风格时,则如静女深居幽闺,脉脉含情(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在苏轼的众多作品之中,有一首《春宵》的诗作。原作如下: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这是一首描写春夜美景的经典诗歌,开篇就写春宵难得,一刻可值千金。在美丽的春夜,花儿发出幽香,月亮则投下婀娜多姿的阴影。普通百姓的秋千院落,被沉沉的夜色笼罩着;而富人的歌舞楼台中,却还非常热闹,他们还在纵情享受,醉生梦死。

此诗表面上是写春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春夜图。但是当我们细细品味,将发现作者立意深刻:苏东坡其实是在讽刺那些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此诗诗句华美,又风格含蓄,可谓艺术精湛。

然而,此诗中的“春宵一刻值千金”一句,却被后人误解很深。在影视剧中常常有这样的场面:两个有情人相聚于春夜,其中一方通常就会说出“春宵一刻值千金”以寄情。也就是说,“春宵一刻值千金”这一句,完全成为了情场之语。其大意就变成了:两情相悦的时光,弥足珍贵,短暂的一刻,亦是千金难求。当“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为了情场之语,其意义就和原诗中的意义完全不同了。

由于作为情场之语的“春宵一刻值千金”非常出名,因此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这个诗句的作者是谁,就未必都知道了。有的人去找诗句的作者,大略一看,才知道是苏轼,不免莞尔一笑:原来我们的大文豪苏轼也是一个风流才子。于是,我们的苏轼就被无端的戴上了“风流”的帽子。

自己的诗歌被后人曲解,这且不说,重要的是还污了名节;东坡知道这种情况,想来也是哭笑不得了。

苏轼另有一首《蝶恋花·春景》的词作。这首词中有一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本意是写此处虽然春光将尽,绿色渐少;但是彼处却芳草如茵,生机盎然。而如今,此句却被曲解为失恋时的必备之语。

东坡已长眠千年,其诸多作品被后人所曲解,却也令人唏嘘不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