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福旧居。持身份证可免费参观。 刘永福骑马铜像。 刘永福旧居又名三宣堂,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 “三宣堂”来源于刘永福援越抗法中屡立战功,被越南王封为“三宣提督”。 头门临江临街向东,左右对联为“枝栖古越,派衍彭城“,横额:“三宣堂”, 三者皆为灰塑红底黑字。左侧之虎字据说为刘永福所书。 刘永福旧居简介。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门。 有联云“恩承北阙,春满南天”,额匾 三宣堂占地面积22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有大小厅房119间,全部为砖木结构,四周筑有4米高围墙。故居建筑有花厅、中厅、祖厅等主座,头门、二门、仓库、书房、伙房、佣人房、马房等附属建筑,以及戏台、菜圃、花园、鱼塘、晒场等配套设施,是钦州市现存最宏伟、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广场有80多米宽,北面是主座。照壁边有一株刘永福曾缚马暂驻的高龙眼树,史称“系马树”。1962年,诗人田汉曾在此留下“庭前龙眼飘香雪,犹似将军系马时”的诗句。 二门内的木板花鸟装饰画。
太平有象。 《钦州湾与古海上丝绸之路-钦州市第八届青少年坭兴陶艺创作大赛作品展》。 由钦州市城区大中小学校390名师生共同创作完成。 大观港。 总江口博易场。 合浦郡会馆。 乌雷伏波驻军营地。 古运漕商旅船队。 龙门七十二径博易场。 钦州市第八届青少年坭兴陶艺创作大赛创作内容及场景布置。 钦州湾与古海上丝绸之路。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内陆航运示意图。 古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汉代钦州湾区域图。 回望二门。 钦州市民委捐资征集的轿子。 通往谷仓之门。 库房。 账房。 谷仓,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一排10间。 谷仓前为晒场,面积约700平方米。 刘永福为应对各类紧急状态的需要,常年储备粮食于此。 因粮仓的储备粮经常用于救济饥民,群众称它为“救济仓”。 粮食加工区。稻米加工场地里收集了许多传统的农业手工用具, 如手摇风车、米碓、米簸箕等。风柜。 蓑衣。 竹制大谷篓。高2.6米,最大直径2.5米,可容谷物6000斤,堪称世界上最大谷篓。 石磨。 舂米器具。 高大的围墙。 谷仓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