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屡试不第,蒲松龄的满腔热血,写成了《司文郎》这篇奇文

 秋雨书轩 2018-04-05

蒲松龄,科举生涯可谓艰难多舛,性格原因得罪了考官,文气狂悖与八股取士不合,考场舞弊黑暗所耽误,临考生病无法坚持考试等等,仿佛科举就是天生与蒲松龄做对的。这些愤恨抑郁的情绪,都化作了《司文郎》这篇奇文。

屡试不第,蒲松龄的满腔热血,写成了《司文郎》这篇奇文​​小说中,共有四个人物,登州王平子、司文郎、余杭生和瞽目老僧,两个世间人,两个阴间鬼。司文郎介绍王平子去找瞽僧,和尚可以通过鼻嗅分辨文章好坏,登州来的王平子文章文气尚可,而余杭生的文章则臭不可闻。瞽目和尚的判断,结果与科举公示却完全相反,面对质问,瞽僧的回答很实际,“我所论者文耳,不谋与君论命。”和尚说了,我们讨论的是文章本身,与前途命数没有关系。

这是个残酷的现实。如瞽僧这等奇人异士,也只能感叹,“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讽刺取士的各级官员目不识才,不但眼瞎,鼻子也不好使。看来命运与才华并没有一定的关系,这一评断,也是蒲松龄从自己的生际遭遇中提炼总结,借瞽僧之口说出来,也道出了怀才不遇之人的共同感受。

屡试不第,蒲松龄的满腔热血,写成了《司文郎》这篇奇文​才情高致如李白,也曾在《行路难》中感慨“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诗圣杜甫也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发出了“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叹息。

决定前途命运的因素,才华只是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却是与出身贵贱和人脉人情密切相关,人脉关系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像蒲松龄这种天生带着文人的铮铮傲骨,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实现理想的命运坎坷、怀才不遇者,往往只能通过笔墨抒发压抑郁闷的心情。

与前代的文人墨客相比,在晋身门路更为狭窄的清代,可怜的蒲先生更是一生囚困于仕途文章而郁郁不得志。因此,在仕进道路越来越窄,窄到只有通过八股取士才能通达的有清一代,不只是《司文郎》一篇文章,整个《聊斋志异》都透露出一种“世情已逐浮云散,到头难于运相争”的苍凉和无奈。

屡试不第,蒲松龄的满腔热血,写成了《司文郎》这篇奇文​​​在王平子二次恩科加试时,宋生叹曰,“仆为造物所忌,困顿至于终身,今又累及良友。其命也夫!其命也夫!”按照宋生的想法,即使是自己实现不了仕途理想,哪怕是朋友王子平能够得中也行,现实当然是残酷的,这样卑微的愿望也很难实现,终于将仕途的失败归结为“万事皆有定数”的命运所致。

读书人的命运是艰辛的,即使是阴间掌管科考的司文鬼吏也无能为力。司文郎和王平子的谈话,充满无奈的情绪,蕴含了作者蒲松龄深刻的命运感慨。

《司文郎》一篇,在蒲氏手稿中编在卷六册,属于中晚年时期的作品。彼时的蒲松龄,虽然仍对科举仕途不死心,但基本上已经看透了世态炎凉。妻子刘氏也曾经劝说他“山林自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为快哉?”,蒲松龄也只是善其言。其实他自己是明白的,在他的《中秋微雨,宿希梅斋》(其二)中,发出了孤愤的感慨,“与君共洒穷途泪,世上何人解怜才?”

故事的最后,司文郎去了梓潼郡做司文郎,临别之际,将最喜欢吃的饺子,变成了可以让人变聪明的蘑菇,留给挚友作为礼物,王平子的傻儿子吃了蘑菇,智力有所提升。这想必是蒲松龄先生给读他小说的人,一点黑暗中的最后希望吧。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