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自己写作:写作为什么难?

 雨幕来临 2018-04-05

一、逻辑之难。曾经看过某一个专栏主编说过,当下中文写作整体水平太差劲,比如豆瓣小清新文章,文字风调雨顺,逗号句号点得不差,每一段看上去都长得挺像,当你把各段打乱重排,再顺读下来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遗憾的是还有很多人觉得好得不得了,也行是大众的阅读口味败坏了。

其实写作水平普遍低下的原因,无非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逻辑习惯,任由思想缰绳随意驰骋,想到哪就写到哪,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就如上文所说的豆瓣体。我们有没有更好地训练方法呢?

可以从收集资料和写论文做起。如果你肯花几倍于写作的时间去搜集和整理材料,文章写作的高度一定有别于普通写作者。而尝试着论文,会有意识地补充如综述、被试、实验方法、主要结论、研究等方面的不足,它会遵循一定的套路和框架,对训练文章的逻辑性大有好处。

二、难在文采。文采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见成效的。我认为最直接提升文采的方法是背诵,可以被美文金句,也可以背熟古诗词。记得阳志平老师说过,提升文采,得在西方与古典中寻。去古典文学中体悟最美的抒情;往西方练习简约的叙事之道,看优秀作家的文章,将自己沉浸其中。

可提升文采的几本必读之书: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

余光中:《余光中精选集》、《余光中谈翻译》)

夏丏尊:《文心》、《文章讲话》)

蒙田:《蒙田随笔》

休谟:《休谟经典文存》

毛姆:《毛姆读书笔记》

斯蒂芬·平克:《写作风格的意识》

宇文所安:《追忆》

沈德潜《古诗源》

三、难在故事。人类喜欢听故事,从古至今从未改变,因为故事,我们才能成为人类。而人的大脑对于故事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本能反应,好故事让我们产生愉悦感会促使我们把注意力摆在故事上。

如果讲好故事,文章可读性可上几个台阶,但绝大多数人却讲不好故事。那么应该如何讲故事呢?

通过阅读“窃取” 思想,即读书激发自己讲故事的灵感;

随时记录灵感,即多倾听,多记录;

充当生活中的“记者”,采访亲友获取故事;

依靠他人提供信息。

而比较好的参考书目同样值得一读,让你知道如何把故事整理之后写成好文章: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

《你一生的故事》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 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其实,写作之难只是相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如果是从未开始写作的人,文采、逻辑和故事之难并非首要问题,而是先动笔写起来。否则再简单的问题都将变得艰难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