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些靠模仿富贵鸟起家的产品,还有很多后起之秀,甚至外来品牌,在同富贵鸟抢夺市场。 现在的消费者也很理性,要么选高性价比产品,要么选高附加值的,不会因为明星代言就买。 相比运动品牌,普通鞋服的洗牌周期要更长,因为涉及的企业更多,对市场的选择也大多相同,同质化十分严重。 换言之,市场上品牌越来越多,当下更追求按照消费者的选择偏好和需求做品类细分。 尽管富贵鸟在2011年就已经涉足电子商务,成立了独立的运营团队,并且在2014年底已经实现约1.1亿元的网上销售额,但销售模式的改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品牌本身的问题,尤其是差异化的问题。 曾经为了转型而以校服为突破口逐步进军童鞋童服市场,也未能打开自身的突破口。 鞋服行业,全球都在洗牌,传统老牌的优势,或者说红利期早已耗尽,已经不是光靠明星代言和电视广告打天下的时代了。 盲目“多元化”埋祸根 尽管没有走投资房地产这条路,但富贵鸟盲目涉入金融领域或许正是其形成如今这个局面的重要因素。 因为相比鞋服业务的毛利较低、投入周期较长,金融领域的高杠杆吸引力很大。 富贵鸟除了拥有自己的矿业公司,林和平名下就有超过10家企业,其中有石狮市富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P2P公司。 叮咚钱包是个典型。叮咚钱包成立于2013年8月20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业务涉及上市公司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汽车金融、资管产品、海外基金等,主打短期,收益率8%~12%。 2015年,富贵鸟成为叮咚大股东。合作不到一年,富贵鸟股票便宣布停牌,直到2018年3月才复牌。 在入股叮咚钱包前,富贵鸟还动用千万美元投了另外一家互金平台,叫“共赢社”。 有意思的是,叮咚钱包的高管团队是共赢社的原班人马,共赢社自2017年4月24日发布最后一次还款公告后再无更新,平台已经停运。 另外,2017年去世的执行董事林国强,负责的则是富贵鸟的担保拆借。 现在富贵鸟有钱要不回来,有债还不上,货币资金流从2016年底的29亿元,降到2017年中20亿元,在近期的披露中却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富贵鸟的可用活期存款及流动资金不足1亿元。 4月份即将到期的数亿元债券,富贵鸟几乎无力兑付。虽然生产经营照常,但公司名下土地、厂房、机器几乎都被抵押、变卖,其在石狮有两块地,已被当地政府对价3.83亿元收储。 内部之乱 现在的富贵鸟,并没有完全停转,工厂还是有活可干,但当前富贵鸟却面临着老员工留不住,新员工招不上来的尴尬局面。 最多时,富贵鸟总部工厂4个车间员工上千,员工待遇很好,有员工说过,刚入职时每月一千多,第二个月就两千多,再过不久涨到三千多。 现在只剩下两三百人,原来的工人留不住,新人招不来,工厂门口播放着招工启事,但工资还是两三千的水平,还不如隔壁的小工厂。 其高层的动荡更加令人不得不怀疑富贵鸟“多元化”背后内乱已久。 2016年10月初,陈伟盛辞任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2016年11月以来,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先后被罢免,原核数师毕马威会计事务所辞任;2017年,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宣布辞任,财务总监辞任,董事龙小宁及陈敏华发辞任函。 这些重要人员的辞任,都指向了富贵鸟财务、公告披露及其他问题。 “钱都去哪了”,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这是个极严重的问题。 稻盛和夫曾经说过:“作为企业经营者,要想在经营上获得成功,这一点非常重要,最理想的经营是仅凭借某一种商品就能获得极高的销售业绩,这是最高效,也是最赚钱的方式。” 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初创企业,或者转型的传统企业,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那就是专注。 专注是在这个时代取得成功的关键,很多小企业单靠对一个品类甚至一个单品的聚焦就能够取得营业额过亿的表现。 这确实是时代的特点,但同时也反应了传统企业究竟传统在哪里。 分散选择,对于实体企业来说,本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或者满足于过去的成就,忽视了对市场的研究和产品打磨。 消费升级,从消费者层面解释,也正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能力及需求升级,而不仅仅是消费能力的上升。 消费者的替代性选择很多,是否成为你的顾客,取决于你对产品的态度,有没有用户思维,消费者的感受和反应是最直接的。 所以,对当下做产品的企业,刀哥有句忠告:不要高估自己,更不要低估顾客。 作者: 金错刀 来源: 服装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