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理念(四)买股票还是买指数基金?

 妖城主 2018-04-05


买股票还是买指数基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选择题。

 

1

买股票好么?

买股票需要准备的知识包括公司商业战略分析、财务分析、估值分析、市场分析等知识,还要有强大心理素质的支撑,如果这些都能够做到很好,那么选择股票是非常好的投资方案。段永平投资网易的经典战例,一次就已经赚到令人瞠目结舌。巴菲特当年投资可口可乐,也是赚到了盆满钵满。

 

投资股票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巨大,需要具备的条件:

先来简略说说市场商业战略分析。如果要投资一只股票,需要对这只股票背后公司所代表的行业、在这个行业内的竞争优势、未来至少5年的规划有个深入理解,并对之有个基本的判断。就是这个公司在这个行业内的未来是越来越好,还是在这个行业内逐渐没落,这些需要对这个公司的背景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具体包括对公司领导人的言论,未来产品线的规划,公司管理层的执行力度进行考察。如果一个公司朝令夕改,或者计划经常不能完成,那最起码就说明公司管理层在制定计划时候的盲目性,或者是管理层计划执行不到位。这些东西都是在投资之前不可不察的。有时候商业战略对了,但是所处的行业整体性衰退,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优秀的公司,可能业绩也要跟着停滞,甚至是微幅下跌。这个时候市场的反应,通常都是过头的,这时候,就到了股票投资的绝好机会。

 

举例,2000年-2004年时候,国内家电行业整体低糜,格力电器业绩也在徘徊,并不耀眼,在当时那个市场状况中,作为股票投资,如果能够认识到格力电器最终在这场竞争中能够胜出,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股票投资选择。

 

再来简单说说估值。单就估值方法来说,现存比较常见的PE、PB估值,PEG估值法,股息率折现,现金流折现,每一种估值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巴菲特推崇的现金流折现,如果深入研究的话,就会发现,这种方法理论架构上非常完善,能对资产的定价机制做出一个圆满的解释,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就会发现,每年的增长率是多少?能够增长多少年?折现率定多少比较合适?这些都是不可不察的问题,用起来非常复杂。

 

还有估值文化的区别。比如B股和港股的估值一般都比A股要低很多,按道理,同股同权,价格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偏偏估值就是不一样的,这里面有很多影响因素,汇率、流动性、参与者结构等等因素组成,要进入这样的市场前,还是要有充分准备的。

 

再来说说财务分析。财务分析首先要把账目搞清楚,账目背后代表的商业含义理解清楚,甚至要能够做到看出财务账目当中的虚假成分,要具有透过数字看到背后商业逻辑和管理层意图的能力。这些东西也需要大量的时间的研究和准备。

 

此外,还需要有市场的风格偏好分析,强大的心理素质做为支撑。

 

说到这里,买股票好么?这个问题可以有答案了么?

投资股票很好!无疑,利润是非常巨大的。但投资股票需要大量的基础准备工作,如果能把这些工作都做好,投资股票就很好。

 

2

投资基金好么?

基金投资有两种,一种是主动式的基金。

主动式基金是别人帮你打理需要投资的股票,基金经理会对需要投资的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方法就是上面说的这些,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然后还需要大量的试错的经验,然后才会出现一个非常优秀的基金经理。

所以选基金就是选择基金经理,要能够判断出来哪个基金经理是非常优秀的。如果能够识别出来那么三四个,只用把钱交给他,就可以回家睡大觉了。看起来是个不错的方案。但是事情也没有那么简单,根据现有的数据统计,今年业绩排在前20%的基金经理,明年仍然排在前20%的几率也就在20%-30%,非常不稳定,还时不时出现清盘的基金,如果踩到这样的雷,那跟踩到业绩造假的股票的雷其实是差不多的。国内现存的基金已经有2000家以上,在其中甄选出优秀基金经理的难度不亚于股票,所以投资主动式基金,主要的难点就在于能不能识别出这个优秀的基金经理,未来的“彼得林奇、巴菲特”。

 

第二种,被动式的指数基金

这种基金的投资方法和主动式基金类似,但是区别在于,他不需要对股票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只是根据指数的编制策略被动的买入。只要指数不断创新高,那么指数基金的净值就能够不断创新高。

 

买指数基金能不断创新高。指数基金说到底,就是一篮子股票的集合,其实它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量化投资”的一种,目前国内编制指数策略一般都是采用在国外长期能够验证的策略,大市值、股息率、波动率等策略因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指数不断创新高的原因。持有这样的股票组合,会比较省心。像国内比较主流的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他们把中国的大盘蓝筹股票和细分领域的龙头全部都给包含了,这样的组合长期来看一定可以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前提是国运昌隆)。

 

指数化投资最适合没有太多精力研究股票的投指数不断创新高,长期收益率是有保证,而且不用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研究,所以,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的普通投资者,这是一种很方便的投资工具。适合年预期收益率15%左右的投资者。

 

指数基金投资的缺点是什么?缺点就是,指数拿到的只是市场的平均收益。在每一轮牛市当中都有数十倍的牛股,而指数只有1倍,最多几倍的收益,这样的收益只是市场的平均水平。在大牛市的时候,看着别人的股票几倍的增长,指数基金每天只有1-2个点的收益,被别人说是保守的操作、放弃牛市的大机会太可惜。

所以,指数基金虽然长期收益会有,但是短期爆发力很弱,只能拿到市场的平均收益。

 

总结下:

投资股票收益很大,对应是高风险(个股业绩风险,行业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还需要大量知识的储备(财务、商业战略、估值、心理素质等等)。

主动式基金投资,如果可以成功发现优秀的基金经理,这是一种甚至比股票投资还好的投资方法,但是风险就是对基金经理的误判。

指数基金适合大部分普通的投资者,既不用对股票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又可以分享到市场的平均收益,长期收益有保证,是一个中庸的稳健的长期理财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