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误诊:把胸闷气短的病人当成精神病精来治!

 Liangbaitu 2018-04-06

全文共1619字丨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左右

上周我在诊室遇到一位经常会胸闷气短的患者,但是她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各项指标都正常(冠脉造影、动态心电图、甲状腺检查等等都是正常的),所以医生给跟她说:“你没啥问题,避免焦虑过度劳累,避免紧张情绪激动”,她就很听话的认真休息了半个多月没上班,但是结果还是会经常的胸闷气短。

思路的破冰


其实很多时候在医院做完检查确定了你的冠脉没有明显病变、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病或病毒性心肌炎等),排除内分泌性疾病(如:甲亢)之后,基本上就会给你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者叫神经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它主要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这些都是比较洋气的叫法,通俗的叫法就是“精神病”

其实这个诊断本身没有问题,因为这个病确实和紧张、焦虑、情绪激动等等这些关系密切,但是如果治疗的时候依着这个思路来治的话就错了,因为这些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只有切实的落实到患者的身体结构上,才会引起患者的症状,比如像紧张、焦虑、情绪激动等等这些不良的情绪它们没有能力直接导致的胸闷气短,而是只能间接的通过“篡改”身体的结构来导致胸闷气短,最常见的篡改模式就是后背筋膜的僵硬和胸椎的错位。

之所以我说把胸闷气短当成神经官能症来治属于误诊,是因为很多医生对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的治疗就是我上面说的医院最常跟病人说的那两句医嘱:“你没啥问题,避免劳累和焦虑,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但是即使病人真的做到了这些,往往该有的症状还是会有,因为被“写入”身体的结构性问题还没有被解决。这就相当于有人被歹徒给打骨折了,我们不去帮他接骨,而是光去喊着说:“干掉那个凶手”!难道干掉了那个凶手之后这位患者被歹徒打断的骨头就会自己接好吗?显然是不行的!

我帮这位患者详细检查后发现她后背的筋膜硬邦邦的和水泥板一样的扣在她后背上的,我借着她的胸式呼吸,慢慢的用手法帮她把这些筋膜松开之后,她的胸闷气短就好了很多。

记得以前我小的时候在青城山那边跟着师父学习伤科的时候,我喜欢每周都去上山挖野菜,有一次回来的太晚了,路都看的不太清楚了,山里面空荡荡的,还老有乌鸦“哇哇”的叫,我在下山的时候突然有一个松鼠从我前面一下窜过去,当时把我吓了一跳,从那次之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感觉胸闷气短的很厉害。

师父说我是魂被吓丢了,他说他帮我叫叫魂,我以为他说的叫魂是传统的那种:一个人拿着我的鞋子站在门口叫:“高医生回来回来”,有一个人坐在我身边答应:“回来了回来了”,连着喊三遍,然后让我把鞋子垫在枕头底下睡一晚上,魂就回来了。结果师父他不是这样叫的,他两个手顶着我的胸椎上,让我用力的咳嗽,我一咳嗽,就听到“咯噔”一下,我感觉到胸椎上突然蹿动了一下

师父跟我说:“魂回来了”。哈哈,这那里是叫魂啊,这就是胸椎复位啦,复位之后我感觉胸闷气短确实是好多了。其实这就是因为那次下山的时候受到我惊吓之后,肌肉的紧张把胸椎给拉歪了,把歪了的胸椎复位回去就好了。

结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