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不趁势进攻蜀国?原因很深刻

 山地之仔 2018-04-06

用户1914857367

司马懿字仲达,外号“冢虎”(意为盘踞于石冢中的猛虎,伺机而发),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谋略家。在《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曾北伐曹魏,六出祁山,以图光复汉室。魏国可以抵御诸葛亮的,唯有司马懿。司马懿不愧老谋深算,忍耐力超凡,最终成功熬死了诸葛亮。实际上,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因为由于司马懿铺垫性工作的作用,最终才使得三国覆灭,并归于晋。

当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下一步的动向,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千年谜团:司马懿为什么没有趁势去击灭蜀国?综合史料,仔细分析,有以下几点主要原因。

蜀道之难

有人说,诸葛虽死,姜维尚在。的确,诸葛亮将生平所学,都传给了姜维。但是姜维真正能学到几层,是个很大的疑问。其实,当时的姜维并非司马懿的对手;因此,司马懿所虑者,并非姜维也。司马懿不进攻蜀国,首先想到的是“蜀道之难”。蜀国有着天然的地理屏障,要进攻蜀国,越过这个屏障,是很困难的。司马懿是个步步稳走的人,没有很大把握的事情,不会轻易为之。

自保之策

俗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懿深知此理。曹魏政权的核心人物,本来就一直视司马懿为威胁人物。倘若司马懿拼死力灭了蜀国,下一步等待他的必然就是被诛灭。因此,蜀国在,司马懿可安在;蜀国灭,司马懿则危。

平定内乱

诸葛亮死后,蜀军退去,并不代表魏国就无事了。其实,当时魏国发生了好几起声势浩大的内乱。在行军打仗方面,魏明帝曹睿最相信司马懿,那么平定内乱的职责就自然落到司马懿手中。公元237年,就是诸葛亮死后的第三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起兵造反。贼势浩大,司马懿赶紧去迎敌。不过,这个公孙渊并非无能之辈,可以三两下就搞定。司马懿与之周旋,前后几乎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剿灭他。其他几起规模较小的内乱,也都要耗费时间去平定。

静候时机

司马懿最厉害之处,并非兵法,而是其心态和耐力及忍辱力。无论什么情况之下,司马懿都可以保持冷静的心境。而其耐力,在诸多事例中都有体现。至于其忍辱力,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给他,他笑着穿上的事例,则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冢虎”的司马懿,其实一直在静候时机。什么时机呢?就是夺取曹魏政权的时机。终于,这个时机到来了。

当司马懿平定内乱不久,收到一份紧急诏书,原来是魏明帝曹睿发来的。魏明帝病入膏肓,死在旦夕,急请司马懿入朝,并托孤给司马懿。司马懿当然连连答应。曹睿一死,司马懿心中的大石终于掉了;如今在朝中还算个敌手的,唯有曹爽。不过曹爽岂是司马懿的敌手,司马懿微施小计,就灭了曹爽。从此,司马家族挟8岁的天子曹芳以令诸侯,重演了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幕。没过多久,三国灭亡,晋朝建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