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踏春|阳朔虽然美,但你起码也得知道怎么玩

 山地之仔 2018-04-06


攻略一:打卡景点是洋人街·必吃美味是啤酒鱼

阳朔西街,是每每桂林之行的必到之处。那条驰名中外的古城文化商街有两样最多,一是洋人多,二是“啤酒鱼”店多。离开了龙胜梯田,我和妻辗转来到了阳朔。阳朔西街又名“洋人街”,名副其实,在这里旅游和逛街购物的各色人等,光老外就占到了70%以上,一条熙熙攘攘的风格古街上,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的游客尽情淘换他们中意的特色商品。或者什么也不买,干脆只是逛逛而已,随便看看放鱼鹰的渔人表演、与租自行车的摊主叽里呱啦地体验砍价之快,亦或者来到古街,径直前往驴友驿站订《印象·刘三姐》的优惠演出票……而我自从进入西街的一刹那,已经融为商街人海中的一粟而已。在西街上的“没有饭店”左手路口进去以后(西街中段左侧街左手),街边有家“桂花糕”店,店主即为本地人,热情大方,只要最终你能买他家的桂花糕和桂花茶,他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跟你侃上2个小时。聊天内容不仅仅是他家祖传制作桂花糕的手艺,更多时候是在帮游客答疑,介绍阳朔旅行攻略。当然很多客人在最后还是买了他家的祖传手艺桂花糕,但我猜想能使游客付诸购买行动的更大的诱因不单是他的桂花食品味道了得,更多是因为这个店主本人的魅力。我也不例外,在与之聊天一个小时之后,终被“斩于马下”,乖乖买了不少桂花特产。有一说一,他家桂花糕点和茶叶的味道的确很好,推荐购买。

以前有不少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老外和一部分落魄的旅行者周游至此,便停了下来,做起了店老板,经营内容五花八门、分门别类,比如西街上的“桂花井、大篷车和牛头吧”等酒吧。但终究他们还是行者,渐渐的,这些流动店家攒够了盘缠钱,随性之心又起,再无诚心经商,故而时间不长,多已离开了西街随风而去。现在在阳朔西街开店的外地、外国人也就只有七八人了。

作为国人,如果你也去西街凑热闹、看热闹,那绝对是个该去的地方,本地特色商品、地方小吃、民间表演、茶肆酒吧、红发碧眼者比比皆是。身边就有不少朋友来阳朔逛西街就没任何目的,单纯地休闲三五日,用随意的慵懒来消磨时光,也常常会去老外开的小酒吧找人闲聊。在阳朔西街,什么不可思议地事情都可能发生,好的或是不好的,随时会与你不期而遇,另外,西街还是个容易滋生爱的地方。

在阳朔耍,可以错过西街、可以错过山水,可以做过任何一次有意思的旅行,但绝不可错过一次美味的“啤酒鱼”。如果有人说:来阳朔没吃啤酒鱼,等于白来。这话一点也不夸张,的确如此。我也认为,通过地方美食和饮食方法也可以体验到当地独具一格的人文风情。

在阳朔西街附近的几条街上,许多饭店都挂出了“谢二姐啤酒鱼”、“谢三姐啤酒鱼”、苏二姐啤酒鱼”、“谢大姐啤酒鱼一分店、二分店”……单单就是不见“谢大姐啤酒鱼总店”,这让我实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该去哪个姐姐家的饭店才能吃到正宗的阳朔啤酒鱼呢?我和老婆决定保守方法:磨嘴皮儿、遛开腿儿的方法,直到找到“谢大姐啤酒鱼”!真的酒香也怕巷子深,是我怕找不到,而不是店家怕没生意,这是口碑传播的力量啊。最终在嘴勤+腿勤的方法下,找到了藏在河边路口的“谢大姐啤酒鱼”饭店总店,品尝到了最正宗的谢大姐啤酒鱼。当地人也喜欢吃啤酒鱼,并神神秘秘地告诉我,谢大姐家做这种啤酒鱼是有绝招的。几经了解,才得知当地人所称的绝招只有两条:一要在阳朔,用漓江水煮鱼;二就是要新鲜的漓江活鲤鱼。在加工烹制时,将活鲤鱼开膛破肚但不刮鳞,要去掉内脏,平剖两半,每半边又横砍几刀以入味儿,再撒上姜丝等作料,投入油锅猛煎,放进油锅里大火猛炸。直到鱼鳞变软微卷起,鱼身变得焦黄,再淋入特制酱油,加入西红柿块撒上红辣椒,最后再倒入半瓶啤酒焖熟。阳朔的“啤酒鱼”算是有名的地方特色菜。品尝后感觉鱼皮也很好吃,鱼鳞被炸成一层脆壳,又沾满了酱汁,真正是一次全新的舌尖体验。而鱼肉则更加鲜辣可口,没有一点鱼本身的那种腥味。相信啤酒和鱼肉的那种特别的香味保证可以让你胃口大开。说来奇怪,阳朔的招牌--啤酒鱼,一但从阳朔移师县外,准就失去原有的鲜美风味,屡屡如此。这种啤酒鱼值得踏踏实实地呆在阳朔哪也去不了,许多游客也只有到了桂林阳朔才能品尝到鲜美香醇的啤酒鱼。

攻略二:不要错过的实景演出是《印象·刘三姐》

老谋子执导的《印象》系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越来越火,从十几年前执导的《印象·刘三姐》到之后的《印象·丽江》、《印象·西湖》便相继问世,《印象·海南岛》也正在积极排演中,据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张氏新作《印象·大红袍》也进入了开工阶段。单就阳朔《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剧就是典型的张氏风格作品,大量运用了人海战术、生光电技术,使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幻化万千,离奇光怪。不得不佩服老谋子的眼光独到,在整场《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当中,所有环节都反映了当地特色人文、生活特征,一应道具、服饰俱为日常生活所用,就在这不到两小时的光影演出当中被全艺术化,使整台演出体现了桂林风貌和人文。

一个事实是所有阳朔百姓都在感谢张艺谋!一出《印象·刘三姐》带火了阳朔民俗演出市场,并从侧面为阳朔山水旅行扬名立万长达六年之久,创造的经济意义难以估量。在阳朔,《印象·刘三姐》的演出每日会准时上演,且场场爆满,座无虚席。我粗略算了算现场座位数,约6000余个。我们观看当天晚上略有零星小雨,故而演出票好买一些。尽管如此,在当晚正式演出之前演出方还是早早宣告门票售罄。如果按每张演出票的平均票价是150元计算,假设如果人手一张付费票的话,当天的演出款即为90万元,若每天仅上演一场(周六日每天两场),一年下来,全年的销售额就是32850万,就这还没有把临时加演场次算上。从2003年开始到今年,累计销售额已超过42亿元。难怪阳朔政府舍得每天动用超过千名的演员阵容来伺候八方来客,难怪阳朔百姓不跨在演出精彩,难怪老谋子得意洋洋,难怪继《印象·刘三姐》之后,又很快催生出了四个《印象》。

在第五个《印象》之后,不知将来还会不会再出现第六、第七第八个《印象》,但网上就有网友直言不讳,“印象”多了难免会雷同,内容和形式就不值钱了。但无论怎样,可以肯定的是《印象·刘三姐》终归成为了有口皆碑的张氏风格大型山水实景演出。

攻略三:漂在遇龙河上做个放鹰人

在阳朔有两条著名的江河从古城流经而过,一是桂林至阳朔的主要河流--漓江,二就是流经阳朔古城的遇龙河。漓江已是家喻户晓,从桂林缓缓南下到阳朔穿城而过,风光旖旎,游人如织,在此不再过多赘述。而遇龙河这条静静流淌着的温婉而含蓄的清江确实值得一表,大多数游客只知遇龙河知名,却不了解其史。在不同的本地人口中,我得到了关于遇龙河源头的两种不同说法:一说富里桥、一说遇龙桥。但从名字猜测,以上二者都不对,既然是桥,桥下最初当有河流过,源头的说法便有待商榷。

遇龙河古名为“安乐水”,后因河上有遇龙桥,故改名为“遇龙河”,如今又被广泛称为“阳朔小漓江”。其实遇龙河的真正发源地在桂林市临桂县白粘岭地区,流经阳朔的遇龙村、旧县,后在阳朔工农桥与金宝河汇合南下,注入珠江上游,经广东肇庆、江门二市,终归南海。

遇龙河是一条幽静、美丽的河流,其江水清澈、鱼虾聚集、农田广布。从遇龙桥往西南部流经的那一段,与金宝河汇合的合山江口,这12公里的流域,群峰层峦叠耸,绿植茂密丛生,田野阡陌纵横,村庄错落有致。如果此时你恰好在河面的竹筏之上,那你就是这幅自然灵动画卷的一部分,充分感受人在画中游,人成画中景之美。故而游览阳朔不仅仅是漓江一个选择,相比之下遇龙河显得更加安逸、闲适、灵动。

遇龙河畔遇龙村有座跨河石桥,名为遇龙古桥。从遇龙桥的桥身斑驳的印痕、建造的规制和古老的碣碑可以断定此石桥的建造历史已然十分久远。据史料所载,遇龙桥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为虹式单拱石桥,条石错缝起拱,干砌。整桥跨度36米,宽一丈三尺,高约9米,是广西桂林的历史名桥。古桥的一侧立有石制碑铭一处,记载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遇龙河上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史实。一九四四年,朔桂国军及遇龙村自卫队全村民面反击,与日寇激战数十天,直至击溃日寇夺回了遇龙古桥的历史史实。

遇龙河两岸的百姓数百年来,都是依靠着这条并不很宽,水量也不是很大的河流糊口度日,凡是日常生活生产的农业劳作皆离不开遇龙河,种粮灌溉、养殖捕捞、渔猎放养。即使到了现代农业成熟的今天,遇龙河仍然发挥着她的重要作用--生态旅游。沿河竹筏漂流和沿河自行车骑行,是今天围绕遇龙河展开的新的核心主题。光顾这里的游客以自助游者为主,他们三三两两地或乘坐竹筏沿河而下,或约伴骑行在河边田垄之间,好不惬意。

我和老婆选择了竹筏漂流和自行车骑行并用的方式体验遇龙河。我们所乘坐的竹筏主人姓秦,是遇龙村民,上个月花了700元钱新添置的竹筏,用起来很顺手,于是划起竹筏船来,也是格外流畅。老秦喜欢平时搭载客人的时候顺带放猎自己家的鱼鹰,这样一程下来,既赚银子又得鱼,两好并一好。于是,我也有幸体验到了漓江、遇龙河上最真实、最近距离的放鹰人的生活。

老秦告诉我:“他平时不搭载游客的时候,总是乘着竹筏在遇龙河或漓江上放猎鱼鹰捕鱼。他的经验是年轻的鱼鹰捉鱼不利索,工作效率很低;而经验丰富的成年鱼鹰则又十分滑头,只知道吃,而不爱干活。所以驯服鱼鹰是放鹰人始终不能懈怠的事情”。对于小鱼鹰的经验缺乏,老秦也没有更有好的方法,只能一点点地教授、驯养。针对成年鱼鹰的滑头,他却有独到有效的办法。

老秦秘不外传的方法是,每每在想让鱼鹰捕鱼之前的一天内,不能够给鱼鹰任何食物,用饥饿的办法激励其主动性。同时,为了防止在这一天的“禁食”过程中鱼鹰偷食东西,还要将鱼鹰的脖子用绳子系紧、系牢,即便咬到食物也吞不进去。当时机恰当后,想让鱼鹰开始工作之时,其颈部绳子不用摘掉,只管带出去放猎就好了。当被饿了一天的鱼鹰见到水中有鱼时,一定迫不及待地冲下河去捉鱼,而且“工作”特别投入、特别卖力。此时,渔民只要用绳子分别系住鱼鹰的脖子和拴住鱼鹰的一只脚即可。当鱼鹰捕食到大鱼后,竹筏上的主人用力一拽,鱼鹰飞回竹筏之上。当鱼鹰拼命想把鱼儿吞入腹中之时,食物却被咽喉上的绳套卡得个牢固。鱼鹰主人顺势掐住鱼鹰的脖子,只管用手轻松地把鱼鹰嘴里的肥肥的鱼儿取出来放入鱼篓里就是了。之后再次放飞鱼鹰,驱使其再次下水捕鱼,如此这般、周而复始,很快“勤劳”的鱼鹰就会将大大的鱼篓填个盆满钵满。

我问老秦,鱼鹰的食量有多大?一天能吃多少鱼?老秦惦着沉甸甸的鱼篓,表情神秘地告诉我,一只成年鱼鹰,一天只要1斤鱼就可以了。但在鱼鹰“工作”之前绝对不能喂食的,否则让它吃饱了,哪还会拼命地给我捕鱼去。哎,可怜的鱼鹰啊,典型的收入和获取不成正比呀。呵呵,这就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因有着训话和驱使动物的本领,所以成为了自然界的强者,而鱼鹰则无奈地选择被动为人类服务,这是物竞天择,也是大自然的规律。

老秦一趟竹筏漂流的生意完成后,在不计算小费的情况下,可以赚到20元钱,而如果在航程中,顺带放鱼鹰捕猎,就可以多赚一倍以上的钱,所以在当地的船夫当中,除了老秦之外,还有一些竹筏筏工也在这么经营水上生意。这是阳朔漓江遇龙河上独有的一道体验式旅程,仅此一地,别无他处。

攻略四:骑上单车沿着遇龙河走走非著名古村落

谢别竹筏船工老秦,我和老婆骑上自行车,开始在旧县到阳朔县城之间的古村镇中沿河骑行,一处处八桂古民居被我们逐一抛在身后。当偶尔穿村而过时,也不免探头探脑地窥探那些老建筑和住在里面的百姓,这些古民居中有些已经有四五百岁的高龄了,但里面还可以住人,不由让人咂舌。

在距离阳朔县城5、6公里的遇龙河畔有个古村名叫“骥马村”,这个村子的古民居相对其他村庄的民居要更讲究一些。其中,在村东有一处特色民居建筑,是个前后两进的院子,屋主在门口的影壁墙上用毛笔书写了宅名:骥马古民居,可以免费参观,在十里八村的老百姓心中,此宅着实有几分名气,只是外人不识而已,属于“非著名古民居”行列。屋主人姓潘,叫潘文思,60多岁年纪,身体很好。据老潘说,这处宅院是自己家的祖宅,在“打土豪分田地”时期“幸免于难”,才得以把老祖宗的宅子完好地保护下来。老潘告诉我,这间宅院建于清康熙年间,最早是“武德将军,二世祖潘之馥”的府第,这个潘之馥就是他的祖宗,是康熙年间的武状元和大将军,家里现在还保留着老家谱。

看得出,这处宅子确实有些年月了,只见经年累月地房檐滴水,水滴已经把厚厚的地基条石砸穿,名副其实的“滴水穿石。还有院里的古井冬暖夏凉,水质甘甜清澈,如今除了一家四代都在引用这口井里的水之外,很多邻居和游客也愿意从井里打水喝。看得出,老潘说话时的样子沾沾自喜、极其自豪。边说话,边指给我看那些老物件,瓦当、斗拱、木雕、石锁、水缸、桌椅、字画、瓶罐……每一桩每一件,他都能说上一些有趣的故事来。

当我问到“古宅保护”方面的问题时,老潘的脸上流露出来一丝不满,继而带着几分气愤的语气告诉我,虽然祖宅的历史已经将近350岁,属于清初文物,但政府还是没有怎么投入过保护资金,理由是“民间文物”,况且“产权在个人手里”,所以不在优先立项保护范围之内。无奈,只能靠自己的微薄收入和来此参观游客的零碎赞助才得以维继老宅的基本安全。只可叹,这么好的古建民居生在了偏远山区,如果换在大城市周围,骥马古民居的命运一定不会这么糟。在告别老潘和他的祖宅时,我老婆在古民居保护捐款箱里投了一赞助费,而我却在启程之前默默为老宅祈祷平安。

攻略五:在兴坪古镇独揽漓江风光

在阳朔游玩,或者往大了说,首次在桂林旅行的朋友,不可不游漓江。漓江于阳朔,相当于长城于北京,水乡于江苏一样重要。无论你是几级深度的旅行者,漓江沿途的风光都值得一游。单就一个兴坪古镇就够观光客们花上半天时间参观的。都说在漓江乘坐竹筏游览是种享受,但相比之下,我更乐于用双脚来丈量漓江两岸的古镇、老街和民居。因为水路可以看到的风光,在陆路上都可以接触,但古镇内的人文和建筑风景,却是竹筏客们无论如何无法感受到的。

在此我给大家推荐漓江沿岸的两个古镇,在阳朔县城汽车站都有中巴车可以直接到达:一是石头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子,隐藏在阳朔县城西北部的葡萄镇梅岭间,方圆近10平方公里,有东西南北城门四座,保存小城门18座(原有小城门24座)、中军寨、古庙两座,是一座典型的桂南风格古营城。适合色友创作、写生;另外一个推荐是兴坪古镇。古镇七横八错地街道看似毫无规律,但细心的游览者却可以那些古街道上察觉到古城建筑格局的景致和讲究。包括古镇上的民居和风俗,都是早已鲜见的稀罕物。随便从一户门扉看进去,老屋里的陈设都是那么单纯和古朴,丝毫没有常见的旅游古镇的那种做作。老婆对我说,她喜欢在兴坪古镇的老街上走路,这和我的看法不谋而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