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属性中,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人生而如一张白纸。 在社会属性中,人性会因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而在不同的情境下,善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举个例子:看见一只流浪猫,觉得可怜捡回家养,这就是人性;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原来有虐待宠物的心理倾向,为发现自己是个虐待狂而兴奋或焦虑,这也是人性。 那么,《史记》中是怎样刻画人性的?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1.富贵不归乡里,如衣绣夜行,谁人知者? 出自《项羽本纪》,意思是富贵以后,如果不回家乡显摆一下,就好像穿了一身锦绣绸缎,却在夜晚出行,谁能看到你的荣华富贵? 2.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出自《淮阴侯列传》,意思是坐了人家的车,心中就要考虑人家的患难;穿的衣服是人家给的,就要怀揣着人家的忧愁;吃的东西是人家给的,就要忠心为人家做事。 这和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有点接近,选择了一份工作来作为谋生手段,就应该为企业、单位负责,尽职尽力。 3.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出自《平津侯主父列传》,意思是大丈夫活在世上应该追求富贵,只要能钟鸣鼎食(王侯之家的生活),承受鼎煮之刑罚而死也无所谓,我好不容易获得今天的地位,所以宁愿倒行逆施。 这说法类似于后世的“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很多的贪官往往小的时候都吃过苦,把过去应该有而没有的,一定要狠捞回来! 4.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 出自《张耳陈馀列传》中司马迁的评语,意思是当初两人互相倾慕信任,其相交非常诚恳,最终却反目成仇,非置对方于死地不可,这是为何? 有一话说:“再没有比曾经是朋友的敌人更恶毒的了!”越是最初相交深厚,一旦决裂,对另一方的怨恨越深。 5.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出自《李斯列传》,意思是一个人是有出息还是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选择的环境决定的。 李斯年轻的时候做一个小吏,在上班地方的厕所里,看到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在官府的粮仓里,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 于是李斯深有感慨,说了上面那句话。人类社会有不同的阶层,有贫富差距,人追求好的生活环境和地位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保障社会的公平和谐也是很重要的。 6.非人情,不可。非人情,难近。非人情,难亲。 出自《齐太公世家》,管仲所说的这三句,指出了凡是能做出超越正常人性、人情范围之外的事情的人,都是不可亲近的。 一个人连自己的性命都不放在心上,也不会把别人的性命放在心上;一个人连自己和自己的孩子都不爱,也很难相信他会爱别人。 7.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 出自《苏秦列传》,意思是同样是我这个人,富贵了亲戚就敬畏我,贫贱时都轻视我,其他一般人更不用说了。 “如果你没有钱,你拿什么维持你的亲情,稳固你的爱情,联络你的友情,靠嘴说吗?别闹了,大家都挺忙的。” 8.苟富贵,无相忘。 出自《陈涉世家》,意思是咱们这群人中,将来若有得到富贵的,别忘了其他人。 共患难易,共富贵难。今天经常听到有夫妻白手起家,创下亿万财富后,丈夫做不到“苟富贵,无相忘”,而是与曾经共患难的妻子“相忘于江湖”,别寻另一片天空和另一处美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