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也“拟哭途穷”——寒食节后说《寒食帖》

 虎晟 2018-04-06



明 · 仇英《清明上河图》 


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或一日,源于“割股啖君”的故事,晋文公为了纪念大臣介子推,下令在他的死难日,禁火寒食,扫墓祭奠,以寄哀思。


在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主题完全不同的节日,寒食禁火,清明取火,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是其内在的文化关联。


清 · 院本《十二月令图轴》之三月


就是在这样一个气清景明、万物生发的时节里,诞生了历史上重要的一幅书法作品,“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寒食帖》。


汉字是中华民族之魂,书法是与语言最贴近的艺术,又是中国最具抽象性质的艺术,书法与生命的贴近,表现在线条无穷无尽的运动变化之中


它(书法)不是诗确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确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确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确有歌的旋律。

鲁迅


苏轼《寒食帖》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贬谪黄州,穷愁潦倒,郁郁落寞,有感而发。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他在各个方面都是一流的人物,因此可以说他是天才型的,也是一千年才可能出一两个的人物,无论他作词、作诗或者写书法,都是天赋型的,不是功夫型的,这是他艺术上的一个特色。


苏轼一生经历很坎坷,但是他把坎坷作为禅宗的一种修为。有人说苏东坡是把别人的苟且活成潇洒。那么他的一切的艺术成就是依赖于他的一种世界观,一种豁达的潇洒心态,这是他的一种人生的境界,那么他从事艺术也是这个样子,尤其在书法上面,苏东坡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文字率真洒脱直抒胸臆,虽是信手拈来却成了千古绝唱,正如苏轼自己所说:“无意于佳乃佳尔!”也许是书法过于精美绝伦,而夺了诗名。诗稿有错,按照书法的规矩诗人做了“文救”。纵观整篇诗稿,东坡先生保持着独有的“石压蛤蟆”的扁阔风格,然而年、中、苇、纸四个长竖笔画巧妙地破了视觉上的拥挤,可谓妙手偶得。


书法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变化,由于情绪的波动,平和的行楷小字一下变得粗大开张,传递给我们的是诗人郁闷、悲愤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诗写完了,发泄了胸中的不快,诗人的情绪很快调整到平和,落款一行小字“右黄州寒食二首”与起首一行形成了完美的呼应。作品直追书圣王羲之,书作与《兰亭序》相媲美。


《寒食帖》单字欣赏



苏轼

宝宝心里委屈,但宝宝不说,宝宝写出来

黄庭坚

为你疯狂打call!



《黄州寒食诗帖》在北宋时就被誉为神作。黄庭坚看到这幅字,一改对苏东坡字体大加鞭笞的做法,在题跋中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说苏东坡的诗高于李白,笔法兼具颜真卿和杨凝式之长,这几乎是可以给出的最高评价了。


名家临《寒食帖》

· 沈尹默临《寒食帖》· 


· 沙孟海临《寒食帖》· 


· 陈忠康临《寒食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