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瑾瑜匯】精美絕倫的方寸小印

 七烟 2018-04-06












印者,信也




在中國,玉被加工成各類器物融入到社會中,世代相傳。玉器沉澱了厚重的文化趣味,崇玉、藏玉、佩玉的文化傳統經久不衰。在古人心目中貴玉大於貴金,玉不但是精美的藝術品,也是古代科技、工藝、美術、宗教信仰、禮儀觀念及社會風尚等的體現。




玉印,既是玉器,也是印章,它是古人崇德思想的完美體現。古人認為,玉有信。金、銅印章可以熔化了再鑄,而玉質印章刻好文字卻不得更改。由於玉具有特殊的美感和質地,被歷代王朝權貴重視。玉印逐漸成了顯示等級地位的實用品和禮儀裝飾品。


瑾瑜匯 漢代龜紐“杜宗私印”


印章起源於商代,早期多為銅印,春秋戰國時期,玉印作為憑信開始流行,於兩漢時期繁榮。


瑾瑜匯 漢代龜紐“杜宗私印”細節


玉印用玉基本上為透閃石(軟玉)類的、青玉、白玉、黃玉、墨玉、也有彩石、瑪瑙、綠松石、琉璃水晶、滑石、煤精石等。玉印的形制以正方形為主,邊長在2-3厘米之間,即所謂“方寸之印”。漢代也發現相當數量的“半通印”,大小為正方形的一半。


瑾瑜匯 漢代龜紐“杜宗私印”細節


印章最初只是個人的記號,並無嚴格的等級限制,但自秦代開始,天子以玉為印,並稱之為璽。“璽”字的下半部分就是“玉”,而《說文解字》中對“瑞”的解釋是“以玉為信也”。玉的高貴與品德具有人格化象征,因此玉質印章也是尊貴、權威、誠信的代表。


瑾瑜匯 漢代龜紐“杜宗私印”細節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除東方六國的異體字,實行“書同文”,制定了整齊劃一的秦篆字體。秦代官印以其創制的小篆筆畫為基礎並略取方勢,在體勢上又與《秦詔版》《秦權量銘》諸器上的文字相同,形成了秦漢玉印端莊典雅的獨特風格。


秦代“公孫穀印”


秦代的私印,以鑿制為主。形制上,以長方形為主,橢圓形、圓形為少數。但無論何種形狀,其體積都較小,印文筆畫多靈動秀美,使之有了“秦小印”的俗稱。秦代私印字體往往依形附勢隨遇而安,結體疏朗與茂密相融,整體顯得極為和諧。同時秦私印的鑿刻精湛又不失新穎,顯示出玉工精湛鐫刻技巧。由於歷史的變遷,加之各方影響,秦代私印還沿用著許多戰國末期的印式,因此,秦國私印仍保留著古璽的一些精巧審美遺韻。


先秦“司馬之璽”


漢代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貴稀少的一類。漢代沿襲秦制,以玉為璽。規定皇帝、皇後以及諸侯王的用印,統稱璽,而官吏及平民所用私印,只可稱印,故漢印不僅有印璽之稱,又有“章”、“印信”等別稱。


漢代“陳請士”印


秦漢期間的玉印體式多為簡潔易制的覆鬥,即上小下大,如鬥倒合。印紐則有螭虎紐、龜紐、覆鬥形紐等等。不同的印紐形制也往往代表著持印者的身份地位。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西漢早期帝、後官印都為螭虎紐玉印。



汉印分类


漢代璽印發展進入鼎盛時期,完備了官印制度,從質料、形制、款識上加以規範,對東漢以後的璽印風尚有著深刻的影響。漢代璽印按其性質、用途可分為三類:


官印


《說文·印部》雲:“印,執政者持信也”。這是政府執政所持的憑信,這類用於表明職官的印章稱為官印,一般與綬帶配合使用,具有實用功能。



南越王“帝印”


漢代官印分鑄印、鑿印兩大類。一般文官多用鑄印,而軍中在急需時的急就章以及頒發兄弟民族的官印則采用鑿制。印文從白文者居多,書體由小篆演變為繆篆。


皇後之璽


漢官印摒棄秦印之柔媚,總體呈現出渾厚古樸的風格,並形成外拙內巧、端莊凝重的風格特征。正是緣於這種多姿多彩的技巧形式,使漢印藝術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歷史階段。




私印


經考古發掘出土的私印數量較多,形制主要有覆鬥形紐玉印、雙面穿帶玉印及楔形紐玉印三種,也有見螭虎鈕等。


漢代“呂萬年印”


人死後私印不再使用,這類私印便用以隨葬,所以基本都是實用印。





無字玉印


在墓葬中常常發現一些無字玉印,其實它們在入葬時可能都有朱或墨書文字,只是由於埋葬時間久遠,玉印面光潔,顏色極易脫落,出土時已無文字,應屬明器類,也被稱為“密印”。


靖王劉勝墓 無字印


當然,這種明器無疑是為了喪葬禮儀之需,表示墓主生前擔任過的官職。這類無字印,尺寸一般2—3厘米左右,取其方寸規格,多模仿生前官印。


汉印字法


漢代玉印的印字體多為摹印篆,摹印為秦書八體之一,專用與璽印文字,在小篆基礎上稍加變化。因漢隸的出現,漢代玉印上的字又融入了一些隸書線條簡潔、粗獷的特點。


漢代“李嘉”印


鳥蟲篆也是常見的漢代玉印的入印字體,有著較強的裝飾性,但其筆畫的動物特征處理均未影響原字的結構和筆意。這在漢銅印中是不多見的。


漢代“曹女巽”印


汉印刀法


玉,質堅硬,難以受刀,白文印不可能刻得非常粗壯。因而產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就是所謂“平刀直下”的“切玉法”,粗看筆畫平直規整,但全無板滯之感。


象崗南越王墓 “趙昧”印


 秦以前的玉印筆道起止較淺而尖。而漢代則為了合乎當時篆法平正方直,多在筆道的起止處再橫向砣磨,使之端方。有時砣磨過頭超出了筆道的寬度往往近乎斧形,有時只是筆道的一側而類似樸刀。


靖王劉勝墓 “私信”印


漢代玉印中有很多令人贊嘆的傑作,在印面的處理上,通過高超的手段營造出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漢代玉印的博雅和蘊藉往往由此產生。漢代玉印最為可貴的品質是間潔大方,是不事雕琢的平實之美。兩漢玉印所達到的藝術高度,始終是後世玉工製印的楷模。



方寸小印,意蘊萬丈。中華玉印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玉印突破了金銅印的藩籬,展現了別具特色的藝術格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