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奇迹s归来 2018-04-06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发病率居儿科疾病首位,其中以急性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这与儿童呼吸系统解剖和免疫特点相关。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呼吸系统分为上、下呼吸道两个部分:



上呼吸道(鼻腔、口腔、舌、喉、咽、会厌)具有通气、加温、湿化、净化空气的功能。而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横膈)则具有通气、换气的功能: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有以下几类:


鼻和鼻窦解剖特点:


鼻咽部和咽部解剖特点:


鼻泪管和咽鼓管解剖特点:


喉解剖特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定义和特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常可侵及口腔、中耳、眼部、颈淋巴结等邻近器官,如炎症向下蔓延则可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等,有时鼻咽部症状已经好转或消失,而其并发症可以迁延或加重。


儿童免疫特点

儿童机体免疫机能尚未健全。IgA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血清中无IgA,生后3个月开始逐渐合成,1岁以后逐渐增加,12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新生儿及婴幼儿呼吸道粘膜SIgA水平较低,其他免疫球蛋白如IgG,IgM在生后5-6个月时亦不足。此外,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数量不足,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故婴幼儿期易患呼吸道感染。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征:

病情轻重程度相差很大,一般年长儿较轻,婴幼儿时期则重症较多。潜伏期多为2~3天或稍久。

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有流泪、轻咳或咽部不适,可在3~4天内自然痊愈;如感染涉及鼻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有时淋巴结可轻度肿大;发热可持续2~3天至1周左右;在婴幼儿常易引起呕吐和腹泻。

重症: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可因为鼻咽部分泌物引起较频繁的咳嗽。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分类对区分病毒或细菌感染有一定意义。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病毒感染,一般白细胞偏低或在正常范围,但在早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较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多增高,严重病例也可减低,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仍增高。

心电图和血心肌酶谱检查:明确有无心肌损害。

病毒抗原抗体检测:明确感染的病原。

X线检查:做胸部X线检查,明确有无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等。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介绍

普通感冒:

病原:原发病原的90%以上是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占60%,尚有肺炎支原体、衣原体、A组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葡萄球菌等。

临床诊断:病情轻重程度相差大,一般为自限性,通常3天~7天。

治疗:

(1)重视一般护理、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

(2)无常规使用抗生素指征

不同年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流感与普通感冒症状的区别 :


特殊类型:疱疹性咽峡炎 :

常见于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好发夏秋季节,婴幼儿多见(<>高热、咽痛、流涎、不肯吞咽 。咽喉部见多个小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为1周左右。



特殊类型:咽-结合膜热:

常见于腺病毒感染(3、7型)感染。春夏季节多见。>3岁儿童多见。症状为高热、咽痛、眼痛流泪、咽部充血、结膜充血及耳后淋结肿大。病程1~2周。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1
治疗要点:

以充分休息、解表、清热、预防并发症为主,并重视一般护理和支持疗法。发热期宜给流食或软食,多饮水;婴儿少量多次喂奶,以免导致吐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室温宜恒定(18℃~22℃),保持一定湿度(50%),有喉炎症状时更要注意。鼻咽分泌物过多时,可取俯卧位。

高热时先用冷毛巾湿敷前额和整个头部,也可以用退热贴或温水浴,缓解不适感,预防高热惊厥。可用一般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根据病情可4~6h 重复一次,但避免用量过大以免体温骤降、多汗,甚至虚脱 对轻症咳嗽儿童,尤其是小婴儿,不宜用大量止咳的中西药品。

局部治疗:如有鼻炎,为了使呼吸道通畅,保证休息,可在进食和睡前用小儿滴鼻药。婴儿忌用油剂滴鼻,恐吸入下呼吸道而致类脂性肺炎。年长儿患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时,可用淡盐水漱口。

2
家庭护理要点

让宝宝多喝一点水,用以补充发烧消耗的体液,促进毒素的排出,充足的水分能使鼻腔的分泌物稀薄一点,容易清洁。如果宝宝用奶瓶吞易呛咳,可以改用勺喂。让宝宝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和果汁。尽量少吃奶制品,它可以增加粘液的分泌 对于食欲下降的宝宝,妈妈应当准备一些易消化的、色香味俱佳的食品。

如果宝宝鼻子堵了,你可以在孩子的褥子底下垫上一、两个毛巾,头部稍稍抬高能缓解鼻塞。宝宝还太小,不会自己擤鼻涕,你可以在宝宝的外鼻孔中抹上一点凡士林油,能减轻鼻子的堵塞。如果鼻涕粘稠,你可以试着用吸鼻器或将医用棉球,捻成小棒状,沾出鼻子里的鼻涕。如果鼻子堵塞已经造成了吃奶困难,你可以在吃奶前15分钟用盐水滴鼻液滴鼻,过一会,用吸鼻器将鼻腔中的盐水和粘液吸出,鼻子就通畅了。

可以用加湿器增加宝宝居室的湿度,尤其是夜晚能帮助宝宝更顺畅地呼吸;别忘了每天用白醋和水清洁加湿器,避免灰尘和病菌的聚集。带上宝宝和你一起去浴室,打开热水或淋浴,关上门,让宝宝在充满蒸汽的房子里待上15分钟,宝宝的鼻塞定会大大好转。如果让宝宝在稍热的水中玩上一会,也能减轻鼻塞的症状和降低体温。

3
药物治疗

对因治疗,流感病毒感染可以使用奥司他韦(达菲)治疗,其他的常见呼吸道病毒并无特异治疗药物,可适当采取中医中药治疗。

大多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还可引起机体菌群失调,必须避免滥用。

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抗生素治疗。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误区
误区1: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90%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误区2:有咳嗽就要吃止咳药

咳嗽其实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对人体是有益的。辨别有痰咳还是无痰咳嗽,有痰咳嗽需要增加水份摄取,以及考虑是否使用化痰药物。干咳是否引起生活上不适,如不能入睡、吃了便咳或呕吐,才需考虑用适当止咳药物。止咳药物药物有麻醉性与非麻醉性两类,必须向医师仔细咨询后,才能放心使用。

误区3:吃化痰药需吃到没痰为止

当感染数日后,体内免疫系统会由各种免疫细胞负责清除痰液的工作。有痰时以多摄取液体、将痰软化为首要之务。化痰药,只在痰黏稠度高且多时,才需在急性期的前几天内使用,并非一直用到无痰为止。宝宝体内本应该就有一位“清道夫”在执行勤务,只要将环境因素(包括水份摄取、温湿度等)做适当调整便可以,身体会自然痊愈的。

误区4:只有服用免疫增强剂,才能避免反复生病

先天性免疫一出生就有,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的粘膜屏障,机械阻挡病原菌进入机体。后天性免疫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建立起来的,是通过生病、预防接种和机体的益生菌帮助建立的。6月~3岁属于生理性免疫低下,只要不是反复肺炎、腹泻、中耳炎,经常感冒也可能是正常的。提高免疫力,主要靠规律生活方式,养成运动的习惯,均衡饮食,多喝水,保持粘膜湿润,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不随意服用抗生素,让免疫系统得到锻炼。

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

3个月内的宝宝,一出现感冒的症状,就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大于3个月的宝宝,一旦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立即带他去医院: 感冒持续5天以上、体温超过39℃、耳朵疼痛/不明原因的哭闹、呼吸困难、持续的咳嗽、老流黄绿色、粘稠的鼻涕。

以下情况之一,都提示疾病危重,需要就医急救:拒食,脱水,面色灰白、口唇发绀、四肢发冷,呼吸节律不齐、呼吸暂停,精神萎靡、嗜睡或烦燥不安,高烧持续不退甚至抽搐。

感冒何时需要使用抗生素

美国《健康》杂志最新报道,美国克利夫兰彩虹儿童医院儿科感染病专家弗兰克.埃斯帕博士表示,使用抗生素在医生的经验和科学的指南之间有一个“灰色地带”,需要医生综合二者才能作出合理判断。


1. 发热寒战:既发烧又怕冷、寒战是细菌感染的标志性表现。

2. 黄绿鼻涕:如果鼻腔分泌物呈绿色或黄色,则可能是细菌感染症状。

3. 咽喉疼痛:咽喉红肿,而且咽部黏膜上有化脓性渗出,这是细菌感染的又一特征。

4. 十天不愈:病毒感染挥之不去,迁延时间太长会演变成鼻窦炎等更严重的问题,同时可能并发细菌感染。

5. 化验结果:实验室检查是决定是否真的需要抗生素治疗的惟一“铁证”。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1.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般预防有:积极锻炼,利用自然因素锻炼体格十分重要。经常开窗睡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都是积极的方法。讲卫生,避免发病诱因。穿衣过多过少、室温过高过低、天气骤变、环境污染和被动吸烟等,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避免交叉感染 接触病人后洗手;在家中成人患者应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注射疫苗。

2. 家庭预防季节性流感要点: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勤刷牙漱口。不要用手抠鼻、抠牙。手尽量不要去接触头面部,接触后要洗干净。每天用温盐水(或漱口水)漱口两次;病毒在鼻喉腔内经过2-3天才开始增生并出现症状,简单的盐水漱口可以抑制病毒繁衍。每天用温盐水清洗鼻孔至少一次。在洗脸时用纸巾捂住鼻孔,用力将鼻内物质擤出,最后以棉花棒沾温盐水清洁鼻孔;这对降低鼻中的病毒量非常有效。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的水果),可增加自身免疫力。

3. 家庭预防季节性流感还应做到:多喝温开水或热汤,补充体液,促进毒素的排出。经常开窗通风,多做户外运动,不要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在公共场所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出现发热加呼吸道症状时要自我隔离,不要外出,应戴口罩,一旦出现病情加重、有其他疾病伴体弱,要立即就医。遵守公共礼仪,不随地吐痰,任何时候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并将纸巾丢弃在有盖垃圾箱内。


殷勇主任

科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

擅长:先天性支气管肺疾病(气管支气管狭窄,软化,畸形) 哮喘,慢性喘息,慢性咳嗽,咯血,肺炎,气管炎,对儿童先天性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周五全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