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肠病伴疲劳乏力、四肢冰凉怎么治疗?——升阳除湿汤

 Lapxgf 2018-04-06

日常工作中,「升阳除湿汤」是我的常用方剂,该方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的《脾胃论》中名方,由苍术、柴胡、羌活、防风、升麻、神曲、泽泻、猪苓、炙甘草、陈皮等组成,具有升清降浊、化湿醒脾之效。原方用于治脾虚湿盛,不思饮食,泄泻无度,小便黄少,四肢困倦之证。

近期治疗一男性病人,五十岁、患者觉得四肢困重、冰冷(我们这里是初春时节),疲倦、乏力、胃胀、呃逆、口腔气味较重、脉濡缓,隐痛,胃镜提示糜烂性胃炎(胃窦),舌苔滑腻,脉濡缓,服用过一些中成药,西药为抑制胃酸类药物和胃粘膜保护剂等,觉得效果不是很明显,自觉胃部难受,希望用点中药改善他的病情。辨证为脾虚失运、湿浊内盛,治宜发散祛邪、开郁畅气、燥湿化痰。

在升阳除湿汤基础上加减:柴胡10g、升麻5 g、葛根15 g、茵陈10g、白芷15g、羌活10g、苍术10g、陈皮10g、法半夏10 g、猪苓15 g、羌活10 g,防风5 g,草豆蔻10 g,厚朴10 g,枳实20 g,佩兰10 g,告知肠鸣会增多,大便次数会增多1-2次,让其不用担心,服用14日后症状明显缓解,嘱其继续用药。

分析:该患者湿浊壅盛,湿遏脾阳,故脾阳不振,运化失司,久而久之,导致溃疡糜烂发生;湿邪郁遏才是其因湿邪可兼夹风,表里均可见,可充斥于人体上、中、下三部,即湿弥漫人体的表里内外;湿浊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的脏腑,另一方面脾失健运产生内湿,两湿相合使人们患病增多。所以治疗一方面直接化湿渗湿,另一方面应醒脾开胃升清,清气升浊气自降。

我以前过脾肾阳虚,那么湿遏脾阳与脾肾阳虚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来说,湿遏脾阳者,虽然可见四肢冰冷,但由于三焦不通,所以多手脚冰凉而无汗,脉轻取细微,重取滑利,舌苔滑、厚腻,治疗上需要升阳除湿;对于脾肾阳虚者来说,常见四肢冰冷、有汗,脉细微弱,舌淡胖,苔薄,治疗上需要温肾健脾。
胃肠病伴疲劳乏力、四肢冰凉怎么治疗?——升阳除湿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