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恶猪王520 2018-04-06

  清明节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一、清明节——节气与节日的双重属性

  按阳历来说,清明节是在每年4月4日—6日之间,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它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作为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清明时日,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这正道出了清明节在指导农耕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变,清明节作为农事节气的影响逐渐被慢慢弱化,如今,清明节更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扫墓祭祖、积德行孝、缅怀追思、踏青郊游成为节日的基本主题,也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重点传承弘扬的文化内核,更是节日的核心价值所在。清明节是唯一一个具有节气与节日双重属性的传统节日,几乎是所有春季节日的结合与升华,更是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传统节日之一。

  二、清明节——三节合一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三节合而为一的产物,发展至今,不仅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时间节点,指导农事活动,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丰富的节日习俗。清明节不仅有节日故事传说,有节日饮食习俗,还有重要的节日活动载体和深刻的节日内涵。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最早以前,清明节更多的价值是作为节气指导农事、体现季节交替的作用。三节合一才进一步丰富了清明节的内容与习俗。祭祀、踏青习俗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

  (一)寒食节的传说与习俗

  说起清明节祭祀习俗,必然会想到寒食节的传说,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出走,生活艰难,在流亡期间,受尽了屈辱,跟着他一起流亡的臣子大多陆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有一人叫介子推。在重耳因饥饿晕倒时,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充饥。若干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的随从,唯独介子推拒绝封赏,带着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谁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而死。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这便是寒食节的来历与传说。

  第二年,晋文公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个枝条,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这便是清明节的来历与传说。

  晋文公常把血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百姓安居乐业,人们为了纪念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每逢他死的那天(寒食节当天),都会以禁止烟火来表示怀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名为“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或用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表示怀念。

  可见,清明节祭祀扫墓的习俗来自于“寒食节”。古时的寒食节是为了怀念介子推,有凭吊、纪念的意义。到了唐代,唐玄宗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寒食扫墓的习惯在民间就流行开来。由于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因此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到了宋代,寒食与清明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如今,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习俗,也慢慢演变为清明扫墓祭祖的习俗。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仍是中华民族固有的风俗和传统美德。

  (二)被人忘却的上巳节

  如今,清明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民间习俗,我们不能忽略,那就是“踏青访春”、“上巳春嬉”的习俗。这一习俗与古时的上巳节有关。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苏红的一首歌曲《三月三》,视乎勾起人们的乡愁和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呢。“农历三月三”正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上巳节”。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开始流行,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人们会在这一天结伴去水边嬉戏,洗头洗脚,以求祛病消灾。汉朝正式定为上巳节。

  上巳节也称女儿节,传说三月三那天,众人手持兰草在水边举行祭礼活动,参加和观看祓禊,成为古人约会的好机会。《周礼.媒氏》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也就是说,这一天,父母和官府都不会阻拦未婚男女相会,互结情好。因此,青年男女都喜欢在这天春游踏青,谈情说爱。从这一点来看,上巳节与我国传统七夕节相比,更像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只是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的风俗才渐渐衰微,特别是明清以后,上巳节洗濯祛病的内涵被淡化,虽然踏青春游意味渐浓,但已成为清明节的主要活动,上巳节与寒食节同样基本退出了节日系统。

  上巳节一般在清明时节前后,与清明节、寒食节时间很近,因此,三个节日的习俗是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变迁,不断地融合,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合为一体,演变为今天的清明节。上巳节、寒食节虽然慢慢地退出了人们的记忆,但这两个节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传统的核心价值深深地注入了清明节的民俗之中,将得到今人不断地弘扬与发展。

  三、清明节——感恩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清明节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感恩节。祭祀祖先、缅怀追思的节日主题与中华民俗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传统,是人们感恩情怀的特殊表达方式。这也正是清明节文化的精髓所在。就其文化意义来讲,清明节类似西方的感恩节。

  清明节扫墓祭祖,昭示着家族血脉的继承,使祖先与后代之间有了亲情联系,让年轻一代知道感恩,知道敬老尊贤,知道慎终追远。清明节的核心文化价值表现在对天地、对民族共同祖先、对家族共同祖先以及他人的感恩与铭记上,揭示出了感恩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而清明节众多的民俗事项,正是这一孝思情感和感恩情绪在精神层面上的升华。清明节,家族对离世的亲人的祭祀,机关单位和学校到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杰出人物纪念馆、故居、遗址等处去祭扫、参观或者凭吊,或者举行入队、入团、入党等仪式,以缅怀先烈的过去,学习先烈的精神,继承先烈的遗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等等。活动形式虽然多样,但感恩这一节日主题却未成变化。??

  感恩是清明节在民间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基石,是传承几千年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这就是先进的文化,是新时代需要不断弘扬的先进文化,是我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清明节“踏青访春”、嬉春郊游等习俗也体现了人们的感恩情怀。春回大地,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这时踏青,亲近融入自然,放松心情,驱散积郁和抑郁的心情,感受春天的朝气、希望与生机,有益于身心健康,可谓顺应天时。清明节也似乎在告诉人们要惜春正命,珍惜青春年华,感恩大自然赋予我们青春与活力,感恩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是感恩的另外一种体现。清明节无论人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祭祀追思”、“踏青访春”,感恩的主题、文化的内核,以及承担的社会功能都不能变,更不可以变。这正是清明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需要弘扬的精神文化特质,更是被确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举国上下过清明的核心价值所在。每个人都应学会并践行感恩,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会更具凝聚力,清明节可以承担这样的社会功能。

  四、警惕内涵流失,还清明以“清明”

  清明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都是以农耕社会生活为背景的,是农业文明的产物,面对着今天的现代化,一些传统的东西,特别是一些传统的活动方式与载体势必会因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而要被淘汰,比如传统的祭祖仪式,祭祀用品、方式及陋习等。但节日的文化内核、精神情感、历史文化的精髓永远都不能丢失,并且要继承和发展。因此,在新的时代,我们要警惕内涵的流失,提倡与时俱进,文明祭扫,还清明以“清明”。

  新世纪以来,清明节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又被确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足以体现出国家对这一传统节日的高度重视,但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清明作为传统节日在当今时代面临一定程度的濒危,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面临流失的危险。顺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常态变迁我们无法阻止,应该尊重,但要警惕在社会变革时期,在现代化传媒日益兴盛,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环境下,清明节本真内涵的流失,要防止种种陈规陋习的花样翻新与泛滥。

  近年来,每逢清明,祭扫大军颇为壮观,可见清明文化在民众中的影响,虽然文明祭扫的确渐成风气,但庸俗的陈规陋习仍然存在,而且需要进一步正确引导。近日,看到《文汇报》上的一篇报导,颇有感触。“清明节习俗的怪象丛生,比如,过去代表钱和家畜的简单祭品似乎‘过时’、‘落伍’了,而今冥品也在‘与时俱进’,有些冥器店罗列着‘轿车’、‘洋房’、‘麻将’等等,甚至还包括‘护照’、‘房产证’和‘名牌服装’,据说最受欢迎的祭品是‘私人飞机’,还有纸做的‘男管家’等等。有些人‘体贴地’考虑到祖先更为实际的‘出行需求’,还焚烧纸做的‘地铁季票’。这些报道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长久以来,国人形成了一个极为顽强的观念,认为焚烧祭品是沟通生者与逝者的唯一媒介,于是,人们采用焚烧的方式将祭祀物品“交给”先人。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清明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高达千吨以上,人们如同在进行一场“烧纸”的比赛,好像烧纸越多孝心越大。焚烧已经发展到令人难以容忍的荒唐地步。清雅深沉、诗意浓郁的清明变得“火气十足”、“乌烟瘴气”,不伦不类,弄得逝者不安,生者劳烦。这恰恰与清明的主题是相悖的,极不协调的。

  清明扫墓其实是一种仪式,它寄托了中国人重视亲情、慎终追远、敬重祖先的情感追求和价值关怀。扫墓、祭奠,应该是一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它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昭示着血脉的继承,使祖先与后代之间有了联系,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维系这种不绝如缕、一脉绵延的祭祀活动,当然不能仅仅依靠“焚烧”。事实上,我国的清明节文化一直是随着历史变迁不断发展着。

  随着时代发展,确实有些清明的传统习俗已经过时了,但我们很有必要在节日里重温,重温的目的是对文化的“认祖归宗”,告诉人们发展到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这样的,不完全是为了继承,而是要批判地、有选择地将那些适应时代发展的东西弘扬开来,要结合时代特点,在保证优秀节日文化内涵不流失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节日的表现形式,以达到传承发展的最终目的。

  传统祭祀应该寻找现代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在城市,应逐渐地摒弃或改良传统农耕社会的祭祀方式与习俗,用新的方式取而代之。事实上,各地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创造了多种祭祀方式,如提倡鲜花祭祀、网上祭祀、以家庭或小型集体追思会、设立小型“公祭堂”等形式,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开展祭祀活动。

  我们感恩大自然,惜春正命,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敬畏大自然,要尊重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环保是今天永恒不变的主题。清明节文明祭祀、踏青等活动以环保为前提是感恩生命,珍惜生命的现实体现。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在新时代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赋予新的表现形式,不断地进行再认识,要通过媒体力量,让年轻一代真正懂得清明不仅仅是焚烧的节日,还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正能量需要传承和发展。传承清明文化应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当中培育清明文化的土壤,在孩子的内心种下种子,让孩子们真正地了解清明,融入清明,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的素养。清明节的活动与文化内涵应在中小学生的教材中有所体现,或者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传播社会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起到积极地助推作用。

如今,社会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我们可以将古人插柳与植树结合起来,清明小长假,正是出游植树的好时候。除了扫墓祭祀和踏青等各种迎春活动,清明节也可以去看看纪念馆、名人故居等。相信只要变换一下形式,?移风易俗、与时俱进,清明节中很多丰富的活动内容仍可以时兴,走入现代人的生活,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