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6 東谿書院字一峰,著名書法家、畫家、書畫鑒定家,1986年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著有《怎樣臨摹鄭文公》《怎樣臨摹石門銘》《山水畫》《周玉峰畫集》《21世紀優秀藝術家畫集—周玉峰》,主編《書法課堂》。 湖上藝潭——周玉峰先生訪談錄(代序二) 湖上:謝謝您對董欣賓先生所作的介紹,對大師這個稱謂您是如何理解的? 周:當下大師的稱號早已被虛無化被濫用。我理解的大師有如下幾個條件:( 1 )開宗立派;( 2 ) 對所從事的學科有重大的創造與發現,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有精確的理論體系構建,並被學界廣泛認可;( 3 ) 作品為世所重,藝術與學術價值具有經典意義;(4)學生眾多形成學派體系;( 5 ) 在文化史進程中有深遠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董欣賓先生堪稱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大師。 質 地:水墨紙本 尺 寸:137×68cm 創作年代:2015年 釋 文: 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一千場。 質 地:水墨紙本 尺 寸:40×92cm 創作年代:2016年 釋 文: 節選《孫過庭書譜》 若思通楷則,少不如老------ 質 地:水墨紙本 尺 寸:137×34cm 創作年代:2014年 釋 文: 晚風吹夢晝茫然,日影亭亭碧樹圓。 客有叩門都不應,自支高枕聽暮蟬。 湖上:這也可以理解為你對經典的解釋。 周:是的,經典是歷史長河中無情淘汰所遺留下來的精華,從五千年的角度來看是不多的。在書法中我們耳熟能詳的行草墨蹟不過是《蘭亭序》《祭侄文稿》《神仙起居法》《黃州寒食詩》等數種。經典是我們必須要繼承和發揚的,但不是所有的經典都適合我們學習,應該選擇對自己一切有用的歷史遺存來比對所追求的藝術是否正確,包括碑版、法帖、古代繪畫及文物等。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來研究所從事的書法領域以及與此相關的詩文、繪畫、史論,試圖在這些經典與歷史追加的文化背景中,找出其中的發展規律以達到我想達到的創作高度。 質 地:水墨紙本 尺 寸:40×72cm 創作年代:2016年 釋 文: 節選《孫過庭書譜》 至如鐘繇隸奇------ 質 地:水墨紙本 尺 寸:137×33cm×2 創作年代:2015年 釋 文: 莫放春秋佳日過 最難風雨故人來 質 地:水墨紙本 尺 寸:137×33cm×2 創作年代:2015年 釋 文: 半榻爐煙邀素月 一簾風雨讀南華 |
|
来自: 沁园春春2016 > 《江苏书法 长三角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