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横断山脉 行走地理

 叶下的夜 2018-04-07

作者:地理蹊 / 关注公众号:idilike  发布:2017-06-20


导 读

横断山脉,世界年轻山系之一。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通常为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因“横断”东西间交通,故名。
1
横断山脉在哪里?

横断山脉(区)位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一级阶梯交界处,是中国第一﹑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为中国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的总称。位于北纬24°40′~34°30′,东经96°20′~104°30′。山岭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岭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米以上。

构成青藏高原的山体,如我们所熟知的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都是沿纬度带展布,走向由西向东延伸,唯有横断山,突然转向,呈南北而行。其范围界限有“广义”和“狭义”之说,按“广义”说,即东起邛崃山,西抵伯舒拉岭,北界位于昌都、甘孜至马尔康一线,南界抵达中缅边境的山区。横断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其中92%属于青藏高原。
2
横断山脉的地形特点

横断山脉山岭高度自北向南显著降低,北部山岭海拔约5000米,南部约4000米,谷地自北向南显著加深。在北纬25°~29°40′之间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纬29°40′以北向西北展开,北纬25°以南向东南撒开,为中国纬度最南的现代冰川分布区。

横断山脉山间盆地、湖泊众多,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广布,现代冰川作用发育,重力地貌作用,如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屡见。同时,地震频繁,是中国主要地震带之一。
横断山区的地形地貌特点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起伏大,北高南低;多高山、峡谷(山高谷深),流水侵蚀地貌发育;多雪山冰川发布。
3
横断山区形成原因

大约在2亿多年前,横断山连同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都还是海洋环境。后来,板块间的剧烈碰撞、挤压,这里发生了沧海桑田的海陆变迁。横断山脉就是在由海转陆的过程中,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形成的褶皱山,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欧亚大陆板块被印度次大陆板块狠狠撞了一下,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隆升,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挤压最紧、压缩最窄的复合造山带。

青藏高原在碰撞过程中遇到很多刚性的地块,北面有塔里木地块,阿拉善地块,东北有鄂尔多斯地块,东面有四川盆地,南面-西南面有印度板块。这样青藏高原周边一圈基本被刚性块体给包围了。在与这些刚性块体的碰撞中,青藏高原的边缘发育非常陡峭的山脉,比如北面的昆仑山,东面的龙门山,西南的喜马拉雅山。
在地质构造上横断山处于南亚大陆与欧亚大陆镶嵌交接带的东翼,当印度板块由南俯冲而来之时,青藏高原因为北有华北地块和塔里木地块的阻截,难以随之向北推进,因而被迫向上生长,与此同时也向东西两端流逸,但东部却又遭到扬子地块的顽强抵抗,只好转向在南北之间寻找发展空间,于是便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
4
横断山区与四江并流
山岭褶皱紧密,断层成束,因为有断裂的地方岩石破碎,更容易被河水侵蚀,所以河流在断裂上容易侵蚀出深河谷,从而更容易汇聚河水形成大河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大渡河等许多大河都沿深大断裂发育。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这些起伏的褶皱与断裂,也就是横断山脉以及这些断裂,因为这些山脉的阻挡,所河流不能汇在一起。

“四江并流”是在我们熟知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的西面增加了一条鲜为人知的独龙江。

这里形成世界罕见的峡谷群。一般河流上游,流速快,拥有极强的下切侵蚀能力,河谷的加深速度远快于拓宽速度,在横断面上呈“V”型,就是上游最常见的V型河谷。

本区V型谷河谷狭窄,谷壁陡峭。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最终,河越流越深,越流越宽,越流越长。
5
横断山区与气候

横断山脉气候上受高空西风环流、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干夏雨,干湿季非常明显,一般5月中旬~10月中旬为湿季,降水主要集中于6、7、8三个月;从10月中旬~翌年5月中旬为干季,降雨少,日照长,蒸发大、空气干燥。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南北走向的山体阻挡了西部水汽的进入,山地的东坡降水较少。

横断山脉成为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进入我国的通道,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两条东西向的高大山脉所阻挡,沿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进入我国,给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带来丰沛雨水,进而对这里冰川发育、植物分布有重大影响。区内有干热河谷分布。
一般干热河谷的形成机制
关于干热河谷的成因,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被归结为:“焚风效应”和“山谷风局地环流效应”。

“焚风效应”是说山脉走向大体上垂直于盛行风向,山脉迎风坡截留较多的雨水,背风坡少雨,风在背风坡的下沉还具有增温效应,致使河谷干旱。
而山谷风理论则针对河谷地形对谷底的干热现象进行了解释:

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空气增温较多;与山顶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因离地较远,空气增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膨胀上升,在山顶近地面形成低压,并在上空从山坡流向谷地上空,谷地上空空气收缩下沉,在谷底近地面形成高压,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这样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简单的说:白天,山坡上的空气受热大于河谷底层的大气,产生上升气流,谷底空气沿坡地上升便形成了谷风,即下层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

到了夜间空气环流反转,夜间,山坡上部的冷空气下沉至谷地,即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则称为山风。在干热河谷,经常可看到两侧山腰有一条云带,这就是谷风气流上升而形成的。上升的干燥气流造就了河谷中局部干旱的现象,而谷地气流上升至一定高度所形成的云雾带,恰好与山地森林的存在吻合。
另外在一些特殊的地区,比如岷江干热河谷还包括以下几种因素:
①山高谷地封闭,降水稀少。②干旱河谷主要受山谷风局地环流的影响。③地壳不稳定, 多地震 ,极易发生滑坡 、泥石流 ,甚至山崩等灾害,植被破坏较严重,加剧干旱谷地形成。④脉走向大体上均垂直于西南季风或东南季风, 山脉迎风坡截留较多的雨水,背风坡少雨,焚风效应显著。⑤人口增长,耕地扩张,樵采薪柴,森林减少。
6
横断山区的其它

横断山脉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横断山脉是中国主要水能资源分布区。森林资源富饶而广布,是中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的主体部分。此区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美誉。由于区域内最底点与最高点海拔高差达7700余米,致使这里云集了相当于北半球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和生物群落。

横断山脉由于走向特殊、地理位置特殊,它在地理、地质、生物、水文等诸多科学领域有重要意义。横断山脉南北差异大,北纬27°40′以南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温和湿润;背风谷地更为干旱。北纬27°40′以北垂直分带明显,北纬30°以北,3,200~4,200公尺为寒温带针叶林,以云杉林为主。横断山脉为中国重要林区,由于山势坡度大,采伐不当,易致水土流失。
7
地理题中的横断山区
(2010海南卷)图6 示意我国某山地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6 ,完成下题。

16.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 较凉、较干 D. 较暖、较干
17.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18.该山可能位于
A.四川 B.福建
C.安徽 D.山西
关于干热河谷的成因: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被归结为:“焚风效应”和“山谷风局地环流效应”。“焚风效应”是说横断山区的山脉走向大体上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山脉迎风坡截留较多的雨水,背风坡少雨,风在背风坡的下沉还具有增温效应,致使河谷干旱。
B D A
2015深圳市二模 (28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横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包括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多列南北走向山脉及其附近地区,是世界上“压得最紧、挤得最窄”的巨型复合造山带,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图 11 是横断山区山河分布示意图。

图11
材料二:横断山区地域相对封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刀耕火种、轮歇耕作、陡坡开垦仍然盛行。由于人口增长迅速,农牧业用地不断向更高海拔的林区过度扩张,给当地和下游地区带来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1)横断山区山脉、河流的分布特点是( );图中河谷多呈“V”字形峡谷的原因是( )(外力)作用强烈。(4 分)
(2)横断山区纬度较低,但冰川广布,主要原因是 ( )。图中玉龙雪山与雪宝顶雪山相比,南坡雪线较高的是(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它们的雪线高度呈( )趋势。(6 分)
(3)简要分析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4 分)
(4)横断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什么?(6 分)
(5)简述横断山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避免这些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 分)
(6)为了促进横断山区的经济发展,有人建议应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6分)
本题以横断山区为考查区域背景,考查了河流地貌、雪线的影响因素、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区域存在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等知识,考查获取图中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中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1)根据材料一及图11,可以判断出横断山区山脉与河流的分布特点是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河谷多呈“V”字形峡谷的原因应是流水强烈侵蚀的结果。
(2)冰川分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低温与降雪。横断山区因海拔(或地势)高而气温低,受南亚夏季西南季风的影响降雪较多,虽然纬度较低,但冰川广布。图中玉龙雪山与雪宝顶雪山相比,因玉龙雪山纬度较低、气温略高而导致南坡雪线较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它们的雪线高度呈上升趋势。
(3)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从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量大及地形起伏大三个方面展开。
(4)制约横断山区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从交通、资金、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考虑。
(5)结合材料二及横断山区示意图,可以总结出横断山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因“陡坡开垦”而导致水土流失,进而导致土地退化;因“刀耕火种”、“农牧业用地不断向更高海拔的林区过度扩张”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加上陡峭的地形、较多的降水、活跃的地壳运动,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避免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应从控制人口增长、改变耕作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
(1)山河相间,南北纵列(2 分);流水侵蚀(2 分)
(2)海拔(或地势)高,降雪较多(2 分) 玉龙雪山(2 分)上升(2 分)
(3)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水分充足;②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带性明显。(每答对 1 点得 2 分)
(4)①交通不便(或基础设施落后) ;②资金不足;③技术水平低;④文化教育较落后(答对 3 点得 6 分)
(5)生态环境问题:①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或土壤肥力下降) ;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答对 2 点得 4 分)
措施:①控制人口增长;②改变落后的耕作方式;适度开垦及放牧;禁止陡坡开垦;
③退耕还林还草(或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④建立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天然植被) 。(答对 2 点得 4 分)
(6)赞成。理由:当地为我国重要林区,T业原料丰富;有廉价劳动力,可以增加就业;发展木 材加T业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
(或不赞成。理由:大量发展木材加工,导致森林资源减少,引发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该地区离市场远,交通落后,不便于木材输出。)(6分)

2015届重庆一中高三一诊
玛咖(Maca),原产于海拔3500~4500米的南美安第斯山区,为十字花科植物。又称安第斯人参。玛咖可以增加体力、增强耐力以及抵抗疲劳的力量,提高人体机能等。玛咖生长适宜于冷凉,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环境,较耐寒。降水量最好在800-1000mm,空气相对湿度在60~80%。喜强光照,土壤要求排水良好、坡度小、土壤肥沃的。
2003年在我国云南玉龙雪山引种玛咖成功,现已实现规模种植,且其质量可与秘鲁玛咖相媲美。
(4)据材料分析我国云南横断山区的玉龙雪山引种玛咖种植成功的自然地理原因。(6分)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玛咖生长适宜于冷凉,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环境,较耐寒。降水量最好在800-1000mm,空气相对湿度在60~80%。喜强光照,土壤要求排水良好、坡度小、土壤肥沃的”,和玉龙雪山特点可知,我国云南横断山区的玉龙雪山满足玛咖生长条件,海拔高,光照强;气温低,温差大;降水量达,土壤排水条件好。
参考答案:玉龙雪山海拔高,光照强(2分);气温低,温差大(2分);降水量达,土壤排水条件好(2分)。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7高三第二次联考
材料一: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青海东南部和甘肃南部,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山岭高耸,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沟谷幽深,气候干热,河流自北向南流。

材料二:横断山区也是我国许多珍稀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国宝大熊猫就分布于东北部山区。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许多动物大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今天。大熊猫体型肥硕,偏食箭竹。
(1)根据材料二,说明大熊猫之所以能在横断山区保存下来的原因。(6分)
(2)横断山区是地震多发地区,地震后容易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请解释该地区容易产生滑坡的自然原因。(6分)
(1) ①横断山区山高坡陡、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利于躲避天敌和不利气候条件;(2分)②横断山区植物资源丰富,尤其是有大片的箭竹林,为大熊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2分)③横断山区山高林密,人类活动影响小。(2分)
(2)①地震时岩石受强大的内力作用破碎,地表多碎屑物质;(2分)②横断山区山高坡陡;(2分)③该地区降水丰富,雨水的下渗导致碎屑物质层和底层岩石间的摩擦阻力减少,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滑坡。(2分)

2017年云南省二检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滇金丝猴分布示意图”。滇金丝猴常年生活在横断山区雪线附近的高山针叶林带中,主食针叶林的嫩叶、是松萝和越冬的花苞及叶芽苞,是目前发现的生存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由于人类砍伐,针叶林分布区破碎,使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减少,且呈“岛屿状”分布,种群处于彼此隔离的状态。滇金丝猴繁殖率较低,经过多年的保护,其数量有了一定的增长,但因盗猎等原因,使得滇金丝猴仍未摆脱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

(1)说出滇金丝猴的分布特点。(8分)
(2)分析滇金丝猴主要分布在图示区域的原因。(6分)
(3)分析目前滇金丝猴生存面临的困境。(8分)
参考答案:(1)分布于澜沧江与金沙江间狭长的自然保护区内(4 分);在雪线附近的高山针叶林带中(2 分);呈“岛屿状”分布(2 分)。
(2)海拔高,气温低,适宜高山针叶林的生长,为滇金丝猴提供了生存环境;山高谷深,环境相对封闭,有利于保持其独特性;该区域人口相对较少,自然环境破坏较小。(每点 2 分,共 6 分)
(3)繁殖率低,数量少;森林被大量破坏,食物减少,生存范围缩小;山高谷深,“岛屿状”分布,不利于种群间的交流与繁衍;人类盗猎,使其数量减少。(每点 2 分,共 8 分)
图片全部来自网络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欢迎关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动力
转载需注明来源将地理简单化、生活化、趣味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