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刮起坟头土,农夫一年白受苦,是什么意思?

 方远图书馆 2018-04-07

    “清明坟头刮起土,农夫一年白受苦”。这是一句农谚俗语。农谚俗语是我们的老祖宗通过长期观察、反复验证、提炼总结出来的社会生活经验精华。它是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固定语句,形式上差不多都是口语形式的的短句或韵语。农谚俗语类似成语,但语言更为质朴,倾向口语化,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农谚俗语通常总结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事活动中观察总结的天气变化和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往往非常准确应验,有一定预测指导功能。


      清明,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它一般在每年公历的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间,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人们会在清明前后安排非常多的农事活动。同时,清明还是中国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人们通常会在这一天祭祖和扫墓。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中国南部雾气少,北部风沙消失,空气通透性好。到了清明节气,东亚大气环流已实现从冬到春的转变。西风带槽脊移动频繁,低层高低气压交替出现。江淮地区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雷雨等不稳定降水逐渐增多。

    “清明刮了坟头土,农夫一年白受苦”这句农谚和意思是说,如果清明节这一天,去扫墓上坟看到刮起大风,把坟头上的土都刮起来这样的反常天气,那就预示着天会持续下雨很长时间(甚至长达四五十天),比正常年份降雨量要多很多。


    .这个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小麦正值拨节、孕穗、扬花、传粉、灌浆期,需要一定的降水,“清明雨”对植物生长很重要,农谚有“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之说。但这时节小麦的正常生长更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较高的气温。如果这时候刮大风,持续大量的降雨,不仅会造成小麦倒伏,还会影响小麦光合作用,致使长时间气温偏低,严重妨碍小麦正长生长,而且过多的雨水还会冲掉花粉,造成小麦传粉不良,秕籽多,产量低。正如俗语所说:'庄稼开花旱,产量减一半;庄稼开花涝,穗小籽不饱”。


     所以说,人们在清明上坟时,如果看到刮大风,就预示着今年小麦要大幅度欠收,而小麦是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的大量减产,当然就意味着农夫一年要白受苦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