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1年中国版“黑鹰坠落”事件,两名将军不幸遇难!

 Loading69 2018-04-07

在电影史上有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黑鹰坠落》,影片其实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在1993年发生内乱的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为了给城内的平民提供人道主义危机和抓捕战争罪犯,美国派出了一个由120人组成的特遣分队前往摩加迪沙。

可是当美军进入摩加迪沙之后,竟然遭遇5000名索马里民兵的围攻,最终美军被击落2架“黑鹰”直升机,阵亡19人的代价突围,这部电影让美军的一款重要装备——“黑鹰”直升机让世人知晓。

1991年中国版“黑鹰坠落”事件,两名将军不幸遇难!

黑鹰直升机属于第三代直升机。黑鹰起源于美国陆军于1972年提出的“实用战术运输飞行系统”UTTAS。在长达10年的越南战争中,美军的UH-1依洛魁直升机在环境恶劣的越南丛林中大出风头,被誉为“热带雨林中的战场出租车”。

黑鹰在中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80年代中期创建陆军航空兵,当时解放军内部的直升机奇缺,国产的直-5性能较差,开发的直-6、直-7相继下马,陆军航空兵成立后,迅速将军内的所有直升机集中起来,在这批直升机中,1984年从美国进口的S-70黑鹰特别引人注目,不光因为特殊的背影,而且还因为该机优良的性能。

1991年中国版“黑鹰坠落”事件,两名将军不幸遇难!

1984年7月,中国政府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签订购买24架S-70黑鹰直升机的合同,每架售价700万美元,另有1套古德曼公司的机载飞行测试系统和地面处理设备,以及维护直升机所需的工具备件等,总价1.5亿美元。

中方很快派出八名飞行人员和部分机务人员赴美培训。虽然对于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相当于人民币5000万一架的黑鹰似乎有点奢侈,但后来在使用中证明该机优良的性能是值得花这么多钱去购买的。

1991年中国版“黑鹰坠落”事件,两名将军不幸遇难!

在30多年的服役中,“黑鹰”直升机在中国出色的完成各种抢险救灾、军事训练等任务,特别是“黑鹰”直升机在7000米以上高空运载1吨以上的能力让中国非常满意,由于“黑鹰”直升机的出现,解放军巡逻青藏高原边境和阿里高原边境成为可能。

1997年初,我国新疆的边远地区又发生了特大雪灾,数百名群众被大雪围困,交通阻断,断水断粮,情况万分危急。陆航直升机接到命令后,立即驾驶黑鹰奔赴灾区。这次救灾使600余名灾民转危为安,没有一人冻死饿死,创造了雪域救灾的奇迹。

1991年中国版“黑鹰坠落”事件,两名将军不幸遇难!

在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黑鹰直升机良好的执行了救灾物资配送,人员运输等任务。在救灾过程中,黑鹰直升机作为我国仅有的两种高原直升机之一,少数的黑鹰直升机对米-17直升机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

1991坠机事件

80年代末,中美关系交恶,美国重新启动对华武器禁运的政策,但维护黑鹰直升机的零部件供应却未曾中断,据称由于中国的黑鹰常用于西藏和新疆地区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因此美国各界并未反对出售上述零部件。但太高的出勤率自然会使事故次数增多,服役后的几十年来,中国“黑鹰”直升机发生多起坠机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1991坠机事件。

1991年中国版“黑鹰坠落”事件,两名将军不幸遇难!

1991年6月中旬,成都军区司令员张太恒中将、副司令员张德福中将、西藏军区参谋长毛海清少将等分别乘坐三架“黑鹰”直升机前往青藏高原边境地区视察,司令员张太恒中将坐在其中的一架,而副司令员张德福中将、西藏军区参谋长毛海清少将坐在另一架,还有一架是其他人员坐。

在飞往目的地途中,张德福中将、毛海清少将乘坐的“黑鹰”直升机在做180度右转弯过程中不幸撞山,这架飞机除了张德福中将、毛海清少将,还有四名部长级干部,3名机组人员,全部牺牲,成为中国版的“黑鹰坠落”,事后查明是因为气候原因导致直升机遭遇下降气流而不幸撞山。

1991年中国版“黑鹰坠落”事件,两名将军不幸遇难!

中国也曾想仿制“黑鹰”,但因为工业基础薄弱,发动机问题难以解决,工艺水平和材料技术很多环节差距太大,未能实现。

本文结束,二师兄谢谢大家之前的指教!欢迎更多建设性互动讨论,您关心的也是我们关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