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山琼阁 道家武当

 恶猪王520 2018-04-07




       去武当山,着实是一趟考验体力和耐力的旅程。

    一早从合肥出发,一路在高速路上向西奔行近10个小时,直到日头偏西,我们才到达武当山脚下的丹江口市。这座40多万人口的小城静谧地安卧在武当山下,与它仅百里之隔,是烟波浩渺的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俯仰名山大川之间的小城简单恬静,它的街面不宽,闹市口,挨挨挤挤的小店铺,少有车水马龙的喧哗与热闹,街边坐着几个闲客,推演着棋盘上的乾坤。不远处,青青稻田,牛儿悠闲地咀嚼着傍晚的宁静。在这里歇脚,是异乡客不错的选择。

   第二天登武当山,偏偏天公不作美,一早飞起细雨,山区气候真是变幻无常,很快,烟雾四合,眼前只有灰蒙蒙一片,近在咫尺的大山变得影影绰绰,时隐时现,仿佛飘在云端。以往,这里没有公路可通,240华里山路,万木交错,山高壑深,香客游人登上武当最高峰---海拔1613米的天柱峰顶为真武大帝敬香,完全靠一片虔诚之心支撑双腿,一步一步攀援而上,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如今不同了,公路修到了山半腰。我们上了山脚下的环保电车,兴致勃勃,朝太子坡出发。

    曲折蜿蜒的公路,出没隐现于大山峰腰的莽林中。车子顺着山形左冲右突,盘旋而上。雨大起来,是烟是雾,我们辩不清,只朦胧感觉山势层叠起伏,苍茫雄浑。武当山地处秦巴山脉,古为军事要塞。史载,武当山名的由来,与兵家以武当山为屏障抵挡外力有关。据统计,春秋战国时期,在武当山附近发生的战争或与战争有关的事件就有二十多起。武当者,武力阻挡也。而道教的玄武之说,却让这座看似普通的大山,平添了几分不同凡响的仙气。

    道教认为“武当山”的得名与武当道教供奉的主神玄武有关。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王概著《大岳太和图考》中提到“纪武当者,谓惟真(玄)武之神是以当之”。 书中提到的神话中说楚王祝融是火神脾气暴躁,常常莫名放火,只有北方水神真(玄)武才能镇压住。与全国其它名山不同,武当山与玄武神结缘深厚,一个从宋朝就流传的道经故事说,玄武初为净乐国太子,后到武当山修炼42年,功成道满,升天成神。年月久了,关于玄武神的传说多了,积厚了他佑国显灵的圣迹和历史的烟尘,自然而然,这座圣山招引了帝王的崇奉。

    明成祖朱棣更是在山上山下大兴土木,整个建筑群的营造都在讲述玄武在武当山修真得道的故事。史载,为修武当,朱棣用了江南9省的赋银,30万工匠,耗时12年,为我们留下了一处国内最庞大的神权殿堂,——“9宫、8观、72庙、27000间房”,成功营建了“仙山琼阁”的意境。历史上还出了武当太极拳始祖张三丰,他得道成仙的神话又吸引了更多的人顶礼膜拜。偶尔涉足于此,不由得你不对这座充满仙人之气的神山生起敬畏。

   大约10来分钟车程,我们站在了太子坡前,它背依狮子山,面对千丈幽壑。相传,玄武做净乐国太子时曾在这里修炼,故名太子坡,明永乐12年依此传说修建道教庙宇。如今,南来北往的游客都是从这里出发,开始祈福之旅。

    斜风细雨中,仰面的陡岩上立着重叠错落的宫观。过了一座明代修建的石桥,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朱砂的门楼,拱形红色门楣上,赫然刻有“太子坡”三个正楷大字,字体方正圆润,舒展大方,为明成祖朱棣的驸马都尉沐盺所书。

    一进山门,我心头为之一震,狭长的方寸之地,宫观形制如故宫般宏伟,史载,明清在此修缮扩建的殿宇多达200余间,现存庙房105间,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基本保持了当年规模。巍峨的楼殿,照壁,屋宇采用了象征极尊的红墙绿瓦,仅次于故宫的等级。铺地的青条石油光水滑,年代久远,可想这里曾经涌过多少膜拜的人流。两侧高大的红墙,依山而筑,回环曲折,隐没在崖壁之上,古树深处,带着遥远深邃的历史记忆。人们说这里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它有个特殊的名字“九曲黄河墙”。 穿行在悠长而神秘的红墙内,可以心无旁骛,只管低头拾级向上。脚下的古神道,记录了先人神游天地的曲折历程,石缝中钻出的荒草又添一分岁月的悲凉。

过了二道门,豁然显出一个宽阔院落,绕过镶嵌“福、寿、禄”的照壁,穿廊而过护门的龙虎殿、滴泪池,漫步其中,只见依山重叠的小院、幽静雅适。山崖高处凸起一处高台,香火缭绕,烟雾袅袅,肃穆的复真观大殿蔚然屹立,丹墙翠瓦,屋脊上人物走兽栩栩如生。殿悬“云岩初步”匾额,寓意玄武最初在此修炼道法的艰辛。殿内供奉真武神像和侍从金童玉女。据说,这一组明永乐年间敕建的塑像为武当山全山最大的彩绘木雕像。仰观真武大帝,身着锦袍,面庞丰润,安详如春,据说此像虽出自无名雕塑家之手,原型却是名头响亮的政治强人明成祖朱棣。当时为真武造像,心思灵活的画师暗揣圣意,照朱的神态作画,得到他的嘉许。现在武当满山各庙留下的真武像都是这一模式。

弹指600年岁月沧桑,当年造神的帝王早已灰飞烟灭,千万善男信女供奉的锦帛云匾依然挂满殿堂。而殿外,空地古树上,系满了数不清的祈福红带。受着雨的洗礼,湿漉漉的红丝带有意无意缠绕飘坠着。一阵凉风拂过,宛如盛开的红花绿树,摇曳生姿,永不凋谢!

出殿向北,又是一处闲静的院落,这时,我立定石阶,望着依崖壁建起“一柱十二梁”的五云楼,忽有所悟。觉得太子坡每一个建筑单元无不体现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你看,为了不破坏自然山势,当年的工匠们在一根直立的木柱上,重叠交叉起十二根横梁,以此支撑高达五层建筑。更神奇的是,这根立柱支撑近600年,还完好无损,简直是人与神的杰作。再俯瞰融入峰、峦、坡、崖、涧之间的各个宫观,山门,院墙,无一不顺应自然之道,讲究天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或许这正是道家文化的玄妙和中国古建筑的含蓄之美。

沿正殿后的夹墙,攀登几十级石阶,便是观内最高处--太子殿。朴实无华的10平方米砖殿内供奉太子童年像,幼年真武头扎两髻,天真烂漫,手持经书,聚精会神。他的青石雕花书案前始终青烟袅绕,那是数百年来读书人虔敬的香火经久未息。

   站在太子殿凭栏远望,细雨中的大山,烟雾迷离,不见山色但闻淙淙水声,只有探出身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站在深不可测的崖壁边。据说,晴朗的天,可以远眺海拔1600多米的最高峰-----天柱峰金顶,按道教说法,是玄武在人间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仙界。

    四周环立的群峰,俯身颔首朝向主峰,有“七十二峰朝大顶”的美誉。尽管眼前云霭蒸腾,看不见通向天柱峰仙界的路,仍可以想见这登天之梯,该是怎样的惊心动魄!现存通往大顶的古神道上,多达上万的石阶就是明证。元代的朱思本在《登武当大顶记》这样形容:初登一天门,“缘青壁藤蔓而匍匐登。返顾嵌岩幽深,草木菁倩,惟闻水声淙淙,莫能窥其底也。”,路上“惟山蛭尤病人。……故行者每数步必自视其足,见亟抉去,否则,流毒为疮痛,非旬月可瘳。”辗转至下天门。“峭壁如削,辫竹系其巅,缒而下经可六丈。余则侧足石磴间,援竹而上。始则惧而颤,中也勇而奋,既至也则恬而嬉。”这段文字真实再现了当时人过三重天门登顶的过程。不是精壮的汉子,花上一天的脚程,是攀不上峰顶的。不过今天的我们真应感谢现代技术的创造者。离了太子坡,我们登上武当山中观的缆车,沿着全长1500多米的索道,仅用区区30分钟,就到达了天柱峰山顶。

    山顶上,筑着规模宏大的太和宫。它以大顶宫殿为中心,一条长长的红色宫墙,将山头最高处全部圈起来,围成一座“皇城”。那是明永乐皇帝按照北京故宫的规制,为玄武神营造的殿堂。单是城墙上的每块石条就重约一两吨,周长344米的城墙所耗费的石料就达千万吨, 据记载,工程均为糯米煮汁,拌和石灰粉为浆砌筑,和北京紫禁城一样的质量,可它的施工难度远胜于平地修建的故宫。我不禁感叹尚不发达的六百年前,工匠们是如何搬运巨石到海拔1613米的金顶上,或许是信仰的力量,借助王权和民力的双翼,造就了现世的天庭仙界。

穿过高大庄严的南天门,就进入了道教认为的神界。宋朝《道经》形容直冲霄汉的天柱峰峰顶“如地轴之像”。“地轴”是龟,意指如一只神龟。当年这里是帝王专享的祭祀家庙,是皇权和神权的象征,普通的香客只能到此止步,在南天门外摇拜玄武神。今天,我们拾阶而上,发现山道陡险,踩在几乎垂直而上的九连蹬,盯着前面人的脚底,手攀铁链,迈前脚,拖后腿,翻过百级台阶,终于跃上了朝拜的目的地——金殿。

眼前这座完全用黄铜铸成的鎏金大殿在高山之巅独自伫立了六百年时光,它无疑是武当宫观中最灿烂的一笔。年岁已久的它坐西朝东,通体呈一种紫铜色。史载:明朝工匠仿照土木建筑的榫卯结构,用了3万公斤纯铜和几十公斤黄金拼接而成。大殿屋脊采用皇家专用的重檐庑殿式,殿内正中供奉玄武神铜像,只见他腰壮肩阔,目光沉毅,以手按膝,一件锦袍加身,前胸和袖口处却露出铮铮铠甲,不怒自威。身边真人大小的金童玉女、水火二将分列两旁,在香火的熏染下,熠熠生辉。无论狂风骤雨,不管电闪雷击,他们静默地守住了六百年寂寞岁月,俯瞰众生。据说,神像前的长明灯始终摇曳不息,许是密不透风的金殿护住了天灯,许是千万朝圣者生起的不灭心灯。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摩挲着环绕金殿的栏杆,相信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此前,络绎不绝的香客已把铜栏杆摩挲得光亮如斯。史载,明永乐年间,金殿的铜像由北京铸就,经运河、一路溯长江,入汉水,至武当山下,船只通行时,朱棣特旨:“船要十分清洁,不许做饭”。金殿繁琐细致的金属部件,则由各地信徒捐资,一路翻山越岭,千里迢迢送到武当。可以想见,这金殿、这铸像,其建筑艺术、铸造技术,在整个武当山古建筑群中,都达到了最高水平。

站在雨雾中的绝顶,我极力睁大眼睛,细细品味巍峨的殿堂,努力追寻先人心灵深处那份永恒的虔敬和对美的礼赞。


Nice to meet you 

遇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作者:韦静(图右)   安徽广播电视台卫视新闻中心主任编辑   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爱旅游、爱下厨,且爱憎分明的文艺女青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