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盆栽杜鹃这“6点”要处理好

 喜阅斋 2018-04-07

杜鹃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其种类繁多、花色绚丽、花叶皆美,地栽盆栽皆宜,一般在春节期间开花,整株花期可持续1个半月左右,成为家庭中春节观花的主要花卉种类之一,但是很多花友反应盆栽杜鹃常莫名其妙地萎蔫而死,使人甚是惋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盆栽杜鹃易死亡的原因及对策。

盆栽杜鹃为何总养不好?肯定是这“6点”出问题了,快去看看!

1、 光照时间不够。 杜鹃花大美丽,花期又长,养花人最喜将其放在室内观赏,这就使其光合作用受到限制,花株体内的有机养分只消耗,不制造,待养分耗尽时就枯萎而死。针对这种情况,应经常将其放在室外,使它见光时间稍长些。

盆栽杜鹃为何总养不好?肯定是这“6点”出问题了,快去看看!

2、通风不良。一般家庭养花,多在阳台上。由于通风不良,太阳辐射热不能时对流,形成高温燥热环境(尤其是东西朝向的阳台),这对性喜凉爽、通风的杜鹃是极难适应的,这种小环境又利于红蜘蛛繁殖,恶劣的环境加上虫害使杜鹃雪上加霜。此时应将杜鹃放在阴凉湿润而又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并经常向叶面、地面喷水,以增加其空气湿度。

盆栽杜鹃为何总养不好?肯定是这“6点”出问题了,快去看看!

3、温度不适 。家庭没有加温条件,一般开花较晚,花后正是长芽时期,又适逢花卉出室,而北方春天室外气候干燥,杜鹃的习性不能适应。即使是已经长出的嫩芽也常因遮荫不利而被阳光灼伤。再加上春天多刮干热风,这对喜欢湿润的杜鹃来说是致命的摧残。越冬时应设法使室内温度保持在5~ 10℃,4月下旬出室时应在早晨8~ 9时遮荫,同时经常向叶面、地面洒水,以抵制干热风的袭击。

盆栽杜鹃为何总养不好?肯定是这“6点”出问题了,快去看看!

4、施肥不当。杜鹃花不需要大肥,如果肥料施得过多或过浓,反而不利于其生长。为使杜鹃花花开得多、开得大,适时适量施肥即可。因此,养花行家总结出8个字的施肥经验:即“干肥少施,液肥薄施”。但养花人大多爱花心切,考虑到杜鹃因花期消耗养料,就大量施肥,造成土壤的溶液浓度增大,影响根对水分的吸收,小苗一般不需施肥,营养土的养分足够其生长,4年以上的植株,可于每年春、秋季各施约20 g的干饼肥。5月中旬可施1次速效性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开花后可停止施肥。花谢之后,正是新枝生长期,可施1次浓度稍高的液肥,但切不可施太浓,更不可施生肥,否则会损伤根系

盆栽杜鹃为何总养不好?肯定是这“6点”出问题了,快去看看!

5、浇水不妥。杜鹃花根系比较细弱,且怕干又怕湿,因此土壤不能过湿也不能过干。水分过多过少对杜鹃花的生长都很不利,因此浇水要适量。杜鹃花喜盆土湿润,但盆土不能过湿也不能过干,以叶片及花朵不萎蔫为基准,冬季未开空调的室内,切忌向叶面喷水。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注意开花时不能喷水,以避免花朵被喷水后缩短花期。开花期不宜多浇水,否则易落蕾和早谢。浇水必须浇透,以反复浇水后盆底有水渗出为准。浇水时,可用0.1%硫酸亚铁每隔半月浇1次,家庭养杜鹃也可每隔半月在水中滴一点食醋来改善盆土的酸碱性。

盆栽杜鹃为何总养不好?肯定是这“6点”出问题了,快去看看!

6、 换盆不及时。有些养花人不知为杜鹃换盆,而使花大盆小,根系舒展不开,其土壤经过长年累月的使用也使养分耗尽。有些人还经常将喝剩下的茶叶 倒入花盆中,认为可以增加养料,孰不知茶叶呈碱性,而杜鹃则喜酸性,这种作法使杜鹃有命难保。因此,应每隔3~5年换一次盆,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隔一年半载,将食醋配成很稀的溶液喷洒叶面,有益生长。

盆栽杜鹃为何总养不好?肯定是这“6点”出问题了,快去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