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风险控制的概念及作用

 吾道有涯 2018-04-07

全面预算作为一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方法,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已成为商业企业管理的基础。内部风险控制是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为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对人、财、物等各生产要素及相关的业务活动制定的一系列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少企业对这两种管理方法的理论、经验、实践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得两种方法不断完善。笔者认为,两种管理方法虽侧重不同,却存在一定联系,如果能将两者很好的结合,从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实现的角度去设计和评价内部风险控制,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


1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风险控制的概念及作用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及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在对企业活动进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分解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对企业经营及活动的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监控、分析和调整,以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活动。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仅是控制组织未来经济活动的一种计划、一种机制,更能够帮助管理者进行有效地计划、协调、控制和评价业绩,有助于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


第一,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只有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更好地协调价值链、供应链、作业链之间的关系,保证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和预定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二,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组织治理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全面预算管理能促进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还有利于发现管理中的漏洞,改进各项成本标准、现金安排等基础工作。


第三,全面预算管理,是发挥激励与约束机制效率的重要保障。


第四,全面预算管理利用预算明确企业内部各个岗位责任,使岗位之间的界限清楚。通过绩效挂钩,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五,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增长是指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可持续增长模型是:


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权数


该模型为全面预算的编制提供了指标约束。其中,“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为经营预算提供约束;“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权数”为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提供约束。


(二)内部风险控制的概念及作用




coso发布的内部风险控制整体框架认为,内部风险控制是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企业所设立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通过对财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与审查来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使财务信息真正成为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进行相关决策及采取相关管理措施的主要依据。


2.确保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可以与企业其他制度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机制,为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保驾护航。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也可监督企业的日常财务及经营工作的开展,减少了违反企业财务制度的情况的发生,对如期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促进作用。


3.提高企业的经营及管理水平


由于内部风险控制自身的局限性,理论基础上的完善和健全并不完全等于制度在施行过程中的合理和有效。因此,在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和员工一起来对该制度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估和改进。这对提高企业的综合经营管理水平,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是维持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2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风险控制的关系


从内部风险控制和全面预算的概念看,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都是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中心,都是以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都强调全员、全过程参与,都强调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都强调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制度。但又有各自的区别和特点,从控制的侧重点来看:内部风险控制活动就是通过信息流来控制实物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源流的过程控制监督系统,侧重于流程的设计;全面预算管理是涉及企业各方面的目标体系,是整合企业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的必要经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全面管理信息系统。



转自:注册风险管理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