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古代人“6大习俗”与现代人扫墓“7大禁忌”,别搞错了

 林小霖 2018-04-08

清明节是古人为纪念故去亲人而确定的节日,流传数千年,留下许多诗篇。清明古人习俗颇多,有的习俗还沿袭至今。

习俗1:上坟扫墓。南宋诗人高菊卿,在其《清明》诗中,曾写有“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的诗句。此诗反映出了古人清明扫墓的情景与心情。

习俗2:踏青。又名探春、寻春、游春。此习俗古已有之,始于汉,而盛于唐、宋。唐代诗圣杜甫云:“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宋代著名的风俗画长卷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为我们留下有关北宋首都清明节出游盛况的形象记录。

习俗3:坟边上植树。在墓旁植树作标志之风十分流行。有诗为证:“松柏冢累累”“新墓已栽松”

习俗4:插柳。我国久有清明插柳之习俗。从春秋战国开始,在唐代已很盛行。家家以柳条插门上,为的是祈求吉祥;民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有的地方清明这天,青年妇女把杨柳枝戴在头上,认为这样做可使红颜不老。

习俗5: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杜甫写有“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的诗句;宋朝黄山谷亦写有“未到清明先梦火,还依桑下系秋千”的诗句;《天元天宝遗事》中还有清明节举行斗鸡、打球等比赛的记载。上述拔河、蹴鞠、打球、斗鸡、荡秋千、放风筝、赛龙舟等体育活动,可见在当时已开展得相当普遍了。

习俗6:清明淘井。古时人们认为,清明淘井,可使水清明。这倒是个讲卫生的好习惯。

现代人清明扫墓7大禁忌事项

禁忌1、注意火的安全。焚烧纸钱,置放供品,应注意防火,火灭人才走,确保安全。

禁忌2、注意火扫墓高峰出行。择日祭扫尽量避免扫墓高峰时段,如今市民私家车增多、易交通拥堵、易出交通事故,可选公共交通工具或错开重点时段。

禁忌3、随时清点物品与小孩,以免小孩因玩耍走失,或在山上迷路。

禁忌4、忌走偏僻路,不要有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的想法,依照常走的路线进行形成规划,切勿在偏僻地方长时间逗留,确保自身安全。

禁忌5、忌扰墓地,墓地为阴灵安居之所,切忌嬉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斗,随处小解,切忌用脚去蹬踏碰踹墓碑,不乱动其他墓碑祭祀物品。

禁忌6、忌不清整墓地,面对先人墓地,需好好清理杂草,增添松土,整理周遭环境,使得墓地外观饱满而整洁,同时心中默默祈祷,寄托希望于九泉之下,祈求先祖保有后代富贵昌盛。

禁忌7、祭祀时间忌天亮与天黑,一方面容易跌到,另一方面扫墓时间也要尽量选在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上午9点至下午5点之间通常为扫墓最佳时段。

时至今日,古时的一些清明节习俗在很多地方还广泛流传着。每逢清明,人们都还到亲人墓前或烈士陵园祭扫,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缅怀先烈的业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