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二十四孝故事砖雕

 恶猪王520 2018-04-08

  故宫博物院雕塑馆内,有一组北宋时期的二十四孝砖雕,弥足珍贵。

  二十四孝故事,是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不同的行孝故事,是为了宣扬儒家伦理思想和孝道观念。最初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写的《孝子传》,后代陆续增加收录,到了元代由郭守正编撰出了完整的二十四孝故事读本,形成了通俗读物。据记载南宋时有画家作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
  故宫的这组砖雕藏品形成于北宋,早于成画于南宋的历史记载,而且每个故事刻有主人公的名字,故事的人物和内容与后代流传的大有不同,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只是图画记载孝子为十六个,不足二十四个,也说明北宋时或许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二十四孝故事。查一查二十四个孝子,有宋代的黄庭坚、朱寿昌,同时代的人物记入二十四孝的可能性不大。

  砖雕艺术由秦代的空心砖和汉画像砖演化而来,北宋才形成真正的砖雕艺术形式,明清才普遍得以流行,这组砖雕出现在宋代,是早期砖雕,珍贵。
  这组砖雕在方砖上雕刻出统一的开光装饰,在开光内雕刻图案,形式别具一格。开光上部为火焰纹,下为海水纹。

     

                 孝感动天 

    上古时期,舜,孝敬父母,感动了天地,上天派神象、神鸟等帮助他种庄稼。

    

戏彩娱亲

     周代,老莱子,七十岁了,为讨父母欢心,穿着彩衣,演戏给父母逗乐。

啮指心痛

春秋时期,曾参,孔子高徙,上山打柴,家来了客人,母亲盼儿归,急切咬了手指,曾参打柴有心灵感应,感到了心痛,赶紧回来。

     

                 芦衣顺母

  春秋时期,主人公闵子骞,孔子的弟子。他的后母虐待他,大冬天让他穿芦花填充的衣物,而后母新生的两个儿子穿的是暖和的棉衣,闵子骞冻得发抖,无法完成父亲交待的任务,受到父亲的毒打,结果把衣物里的芦花打了出来,父亲这才知道闵子骞受了虐待,要休妻。闵子骞深明大义,为了全家和睦,劝阻父亲,最终也得到了后母的理解和关爱,

割股奉母

  这是个孝顺媳妇的故事。唐代,王武子妻,家穷,婆婆想喝肉汤,她偷偷地从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汤给婆婆喝。

   

                拾葚事亲

  汉代蔡顺,适赤眉起义,战乱家贫,拾桑葚给老人吃,分成黑红两色,黑的熟了,给老人吃,红的自己吃。被赤眉军人发现,感动了赤眉军人。

郭巨埋儿

  一个饱受争议的故事。汉代,郭巨,养不起儿子,饭不够吃,老母亲总是把饭让给小孩吃,郭巨于是决定把儿子埋了,挖坑的时候,挖出了很多金子。是因为郭巨感动了上天。要是感动不了呢?儿子就没了。哈哈。

  

                 刻木事亲

    汉,丁兰,幼年丧父母,把死去的老人刻成雕像,每天敬奉。
    这个故事给祭祖传统有关联。

     
       

                 泣杖伤老

  汉代,韩伯瑜,小时候经常挨老娘的板子,痛了也不敢吭声。等长大了,再挨板子时,感觉不到疼了,是因为老人已经没有力气了,儿子感伤母亲年迈,对着木杖哭了。

  

                 扼虎救父

  汉代,杨香,一个年轻弱女子,看到父亲被老虎在嘴里,奋不顾身扑上去,骑在老虎身上,制服猛兽,救下了父亲。

  

                曹娥投江
  
 东汉,曹娥父亲掉入江中,她接连几天在江边泣哭寻找,最后投江,两人尸体漂出,背着父亲。

    卖儿奉母

  又一个有争议的故事。主人公刘明达,与郭巨埋儿类似,但比埋儿更容易接受。在战乱饥荒年代,卖儿之事确也存在。

  

                怀橘奉亲

  三国时期,小儿陆绩,对面是有名的袁术,袁术让陆绩吃橘子,陆绩临走行礼时,怀里掉下两个橘子。袁术嘲笑他吃不了兜着走,陆绩说,母亲爱吃橘子,想捎回家让她吃。袁术大为感动。

                  田真哭荆 

  隋代,田氏一家三子,要分家。为了公平,一棵紫荆树要一分为三。第二天,那棵树就枯萎了,像被火烧了一样。田真见状,抱树痛哭。说,草木都有情,忍不得分离之苦,我们人还不如草木啊。兄弟二人感动,不再因分家伤害那棵树,紫荆树因此复活了。

卧冰求鲤

晋代,王祥。继母想吃鲤鱼,王祥卧冰求鲤。

                哭竹生笋

  三国时期,吴国孟宗,母亲想吃竹笋。孟宗没钱买,抱着竹子大哭,结果感动上天,生出了不少竹笋。 

  二十四孝故事传承千年,人物和内容大有不同,这组砖雕,让我们见识了真实的宋代版本的二十四孝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