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装配式建筑是生存还是毁灭?别轻易带节奏!

 fjlhl 2018-04-08

大家好,我是装配式建筑。

最近朋友圈有个声音说,让我去死的,想必行业里面的人都已经看到了。


本身在这个春色明媚,鸟语花香的季节,说死不死的就是很不吉利的。


而且,一个事物的诞生,比如说我,一定是有其合理性的,所谓“存在即合理”。


古人在行军打仗之前,向来是要写一个《出师表》之类的帖子,发表一下壮志豪情。今日已经不是行军打仗,而是生死存亡之秋了。那我就只能发表一个不死宣言了。


劳动力人口减少,国家需要装配式



本质上来说,国家在为劳动力做长远考虑。 


装配式这个东西其实老早就有了。


80年代的时候,国家就组织过人去日本学习。


但是后来为了考虑就业问题,还是不考虑选择人员需求少的装配式建筑,而采用现浇式的,这样可以大量消化当时中国的劳动力人口。 


However!!! 


目前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减少,国家重新提出了发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80~90年  91~99年  00~14年 在三个时间段上人口的变化。



1、80~90年。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80~90年每年出生的人口逐年递增,90年达到顶峰2621万人左右。


2、我们再看看91~99年出生的人口变化,人口逐年锐减。



3、最后我们看下00~14年的人口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6~60周岁之间的人口数量。12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345万(首次减少),13年减少244万,14年减少371万。 劳动年龄人口每年都在减少!!!!  


12年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减少,减少数量为345万人。2013年国家立刻实施夫妻双方有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放开“单独”; 12 、13、14年连续三年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15年国家不得不全面放开二胎。


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都放弃了呀,有木有!



截至2015年末,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09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8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6.3%,较上一年占比又下降了0.7个百分点。


劳动年龄人口的锐减是国家下定决心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关键因素!!!!!


简而言之:人口流入则兴!人口流出则衰!


看看今日的东北和杭州,就知道了。



此外,一个现实是:

农村的年轻人宁愿接受一半的工资去做流水线工人,也不愿意去工地!



环保——我环保我骄傲,环保使我快乐


装配式建筑的明显好处就是环保。新加坡,日本等国家都是政府在强推装配式建筑。为什么这些国家的精英不说,让装配式建筑去死呢?



在国外已经开始采用装修完的预制厕所整个吊装,客厅,卧室做成几个盒子整体吊装的情况下,我们还固执地认为现浇结构更有优势,更安全,质量更好。还不加快建筑业产业化进程,总有一天会被时代淘汰





加快工期、节约资源


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很多预制吊装慢的问题往往是项目前期塔吊布置不合理或者系统选用不正确造成的。



确实存在需解决的问题


诚然,灌浆不严实这个问题是确实存在的(如下图所示)。



此外,你以为工人就愿意在现场风吹日晒的?把大量的工作放到工厂里面,让农民工变成有技术和操作证的产业工人。工厂作业不受天气影响,某种程度上也节约了成本,加快了工期。这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啊。


作者说


现在装配式建筑遇到了一些问题,就要让其去死,这和我妈妈的做法有什么区别?这不是因噎废食吗?


正确的做法不是应该更好地利用这项技术,调整产业布局,解决技术痛点,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吗?


前几年修高铁的时候,你们喊:祖国啊慢一点,等等你的国民!


现在你从北京到上海半天就到了,又笑嘻嘻了,说中国骄傲云云。


你不知道那时候地价尚未高到天上,不修高铁,可能就错过了好的机遇啊。


现在轮到装配式建筑了,你又要其死。


非要等到没人了,才去投入开展装配式建设吗?


国家那么多智库,你以为他们看不到?日本新加坡那么大的投入,你以为是闹着玩?啥都没学会,就会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这一波节奏,请不要带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