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基装甲轻骑兵——M24霞飞轻型坦克

 q1338 2018-04-08

1942年末的突尼斯,美军第一装甲团正一路高歌猛进的向意大利腹地推进。几周前,这些英勇的美军坦克兵们在火炬行动中于摩洛哥登陆后,用自己的M5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在摩洛哥和圣卢森堡狠狠的胖揍了维希法国的雷诺R35轻型坦克,推进至突尼斯后又击毁了多辆意大利的Semovente L40型坦克歼击车,这些骄傲的扬基铁骑们在一系列的完全胜利下,自信满满的大步跨进了突尼斯。然而接下来的战斗,对手却不在是不堪一击的法军和意大利人,而是久经沙场的德军装甲兵……

二战初期美军装甲部队的主力,M5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很快,美军第一装甲团的斯图亚特营便撞上了德军190装甲营的13辆4号坦克,斯图亚特营A连在B连的火力掩护下,向德军坦克发起了正面冲锋,而德军也针锋相对地向美军冲去,这场充满了骑士决斗味道的战斗实际上却是近乎屠杀一般的残酷,美军坦克兵立即发现他们曾经引以为豪的37毫米炮发射的穿甲弹对付这些4号坦克竟然毫无作用,而装备着长管75炮的德军坦克却能像射鸭子一样的挨个点名这些美军轻坦,A连很快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开始倒车撤退,其中一辆坦克甚至在对同一辆4号发射了18发穿甲弹后,被这辆4号反杀。很快,这场压倒性的“决斗”就分出了胜负——负责冲锋的A连被德军全歼,而负责支援的B连见势不妙,果断选择撤退迂回,在德军屠杀A连的时候迂回到德军坦克后方,最终偷袭得手,13辆4号坦克转眼被美军击毁了9辆,而剩下的3辆车不得不在美军的包围下投降。

这场惨胜的战斗令美军不得不从战术到坦克性能地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轻型坦克,而反思的结果,便是本期的主角,二战中美军最成功的轻型坦克——M24霞飞轻型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军开始正式探索起自己的装甲部队发展道路,经过2年的摸索,1920年时,美军确立了坦克在自己军队中的地位——支援步兵进攻。所以美军取消了装甲部队的编制,将坦克划归步兵序列,因而伴生了一种在今天看来荒谬无比的坦克使用方式:将坦克用载重卡车运抵前线后卸车,然后伴随步兵进攻,担任支援角色。与之相对的,美军将坦克分为2类,一种是由2人操控,可以使用载重卡车运输的轻型坦克,另一种则是无法实用卡车运输但重量不高于25吨的中型坦克(重型坦克此时并不是美军的开发重点,只作为可有可无的项目偶尔被提起)。在这之后,美国陆军各单位开始不停的要求装备更适合自己的坦克,骑兵要求装备机动性更强的坦克,步兵要求装备火力更强的坦克,就连坦克部队都开始要求装备视野更开阔的“坦克支援车”,美军最初划分的坦克种类变得越来越一锅粥……

1920年至1940年可以说是美军装甲部队最为混乱的时期,新的理论不断被提出,新的装备不断被开发,而渐渐的美军发现就在自己还在摸索装甲部队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遥远的欧洲大陆又燃起了新的战火,德军装甲精锐对欧洲国家的一系列闪电战使得美军很快意识到自己的装甲部队完全是笑话一样的存在。终于,在1939和1940年时,对美军装甲部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地位的2个人出现了,一位是军械局的巴恩斯少校,他提出日后美军装备的坦克必须提高火力和防护能力,同时也必须控制成本以便战时大量生产。另一位则是阿纳·霞飞少将,他将美军分散在步兵中的坦克集中起来,重组了美军装甲部队。自此美军正式翻开了装甲部队建设的新篇章。

霞飞少将在归拢了美军装甲力量后发现,整个美国陆军居然只有区区400辆坦克,其中大部分还是老旧过时的骑兵战车,这些“拖拉机”的装甲甚至连大口径枪弹都不能抵挡,更不用说反坦克炮和敌方坦克的主炮。根据巴恩斯少校的建议,美军立即开始了新一代坦克的开发工作,并很快设计量产了M2轻型坦克,M3轻型坦克,M5轻型坦克和M3中型坦克这些后来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坦克车系。

虽然有些霸王硬上弓的意思,但是无论如何,美军还是在2年内就让自己的装甲部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蹒跚学步的婴儿一步成为了初具战力的青年,当然这离不开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此时的美军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的车辆需求,甚至还能向英国和苏联提供援助车辆。而这些租借车辆的作战表现同时也成为了美军升级装备的重要参考数据。

现在把目光再放回轻型坦克上,1942年美军在北非的一系列作战使得美军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坦克与德军坦克在技术上的差距。1942年8月,军械局和装甲兵委员会进行了一次会议,旨在确定未来美军轻型坦克的发展方向,会上装甲兵委员会提出了,轻型坦克的重量不得超过18吨,同时装甲要能抵御12.7毫米机枪的近距离射击。但是这个指标对于当时的几个备选方案来说实在是太过苛刻,当时军械局手中分别有T7,T21两个方案但是无论哪个方案都已经超过了18吨的限制,同时来自装甲部队的代表还坚持要求新型轻坦必须装备75毫米火炮,这使得这次会议除了确定了新型轻坦的技术指标外一无所获。所有的备选方案要么因为超重,要么因为火力或是防护不达标而被下马,至此美军也暂时放下了轻型坦克的开发工作,将重点放在了M4坦克的量产和升级上。直到1942年底的突尼斯之战后美军再一次将新型轻坦的开发工作提上日程。

T21方案的模型,装备76毫米坦克炮,实际上已经接近中坦


T7坦克方案

最初,美军的想法很简单,只是将谢尔曼的M3型75毫米坦克炮搬上M3或M5的底盘,但是在经过多方论证后证明现有轻型坦克的改造产物无法保持低于18吨的体重。因此军械局不得不开始筹备全新的轻坦方案,首先为了简化生产,新型坦克采用了M5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的动力和传动系统,装备2台凯迪拉克44T24型V8水冷汽油机和液压传动系统,但是为了减轻重量,将M5的自动变速箱换成了手动变速箱;同时悬挂系统也换成了更轻也更节省空间的扭杆悬挂(缩小全车体积也是减重的手段之一),同时因为全车体积的缩小,炮塔空间也进一步被压缩,原先计划安装的M3型75毫米炮无论怎么看也不再合适了,先抛开其400公斤的重量,单单是后座行程也不适于在这么小的炮塔里安装。因此军械局开始寻找其他的75毫米火炮,很快军械局发现了为海军PBJ-1H型轰炸机(其实就是海军使用的B25-H)开发的T13E1型75炮(海军最早装备75毫米火炮的轰炸机是XB25-G型,其实就是把M4坦克的M3型75毫米炮搬上飞机,后来为了减轻重量而开发了T13E1型75毫米火炮)这种只有180公斤的超轻型火炮不仅重量轻,而且由于采用集中驻退设计,火炮后座行程只有30厘米,也很适合狭窄炮塔内操作。更为重要的是,T13E1的弹道和穿甲性能与M3完全相同(其实T13E1就是M3换了更薄的炮管以及修改驻退筒等细节的产物),于是在暂时没有更好方案的情况下,T13E1型75毫米炮被选定为新型坦克的主炮,并被命名为M6型轻量化坦克炮。

M6坦克炮

至此,新的轻型坦克方案基本定型,整个方案被命名为T24型,全车的的重量刚好被控制在18吨,凯迪拉克的引擎则令其可以跑出56千米/小时的最高时速,而正面38毫米厚的大倾角装甲使其甚至可以抵御小口径反坦克炮的射击,此外还有军械局见缝插针安装的一挺12.7毫米机枪和两挺7.62毫米机枪也令其能有足够的火力自保。T24型还有一个独特的设计,由于车内十分狭窄,为了在驾驶员无法操控坦克时机电员能够迅速接手控制,所以T24的机电员位置也设计了一套操控系统。此外1943年9月,军械局曾考虑为T24安装谢尔曼坦克的动力系统,但是当T24安装上大陆R975汽油机后,原本的动力舱无法容纳这个大一号的引擎,因此只能将动力舱加高,同时军械局还给这个修改型T24增加了一个双孔炮口制退器,这个修改后的型号被称为T24E1,但是最终还是没能量产。

T24E1型坦克线图,后部动力舱明显凸起

1944年4月,凯迪拉克公司和马赛·哈里斯公司分别获得了T24的量产订单,2个月后,T24正式由军械局定型为M24轻型坦克,并且按照美军坦克的命名规则,以霞飞少将的名字来命名。

T24量产型(上图)和T24样车(下图),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量产型T24给车长加装了全景式车长塔,并且车顶机枪使用了三角枪架

很快1944年12月,第一批的20辆M24霞飞坦克跟随美军开进了欧洲战场,这种堪称完美的轻型坦克迅速凭借其出色的机动性和不输谢尔曼的火力,成为美军侦查的前锋力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战例发生在1945年2月25日,美军第四装甲团的M24坦克在多尔马根遭遇了2辆来自胡默尔战斗群的虎式坦克,并依靠机动优势在自身无伤的情况下击毁了这2辆虎式坦克。但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天胡默尔战斗群的另一辆虎式在埃尔斯多夫击毁了一辆美军首次投入实战的M26潘兴,被寄予厚望的打虎猎手出师未捷身先死,反倒是不起眼的轻型坦克帮着报了仇,不知道美国人面对如此战绩会做何感想。但同时另一方面,霞飞也曾经出现过被第30步兵师和82空降师的步兵误认为德军豹式坦克而遭到巴祖卡误击的乌龙事件,而之后美军中也因此把M24戏称为小豹子。

早期量产型M24,使用T72型履带

除了美军之外,M24还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给了英国和苏联,其中英国在二战结束前共接受了289辆M24,英军将这些坦克按照英军的习惯命名为霞飞MKⅠ轻型坦克,这些轻坦大多都被装备给了第八枪骑兵团和第五皇家龙骑兵团的侦查中队。而苏军则非常少量的接受了一些M24(应该不超过30辆),由于数量稀少,苏军并没有将这些M24用于实战,而是全部用来进行技术评估。

改造和升级

尽管M24的性能已经十分优秀,但美军依然没有放弃对其进行升级,最显而易见的修改就是将早期霞飞车顶上的三脚高射重机枪架换成了单脚旋转枪架。

使用单脚枪架的M24坦克,注意其除了机枪外还使用了挂胶的T85E1型履带

另外事实上在定型之初,美国陆军不是十分满意T13E1型火炮的性能,但由于时间仓促只能暂时采用这个为轰炸机设计的火炮,1945年1月,根据前线反馈,美军将M6型坦克炮进行了升级,更换了更重的炮闩并且安装了一个单孔炮口制退器,这个修改火炮的开发代号是T21型坦克炮,定型后被命名为M17型坦克炮。

M17型坦克炮

使用T72E1加长履带的M24


变形车/测试车

安装T4型推土铲的M24



安装M4型推土铲的M24



炮塔两侧加装T95阻拦火箭发射器的M24


M37自行榴弹炮

上图为M37的测试样车T76,下图为定型后的M37,主要区别在于机枪塔

把机枪替换成无后坐力炮的M37火炮,左侧为75毫米无后坐力炮,右侧为4.2英寸无后坐力炮


M41自行榴弹炮


T83型4.2英寸自行迫击炮车



T21型四联75毫米无后坐力炮车



T19型四联105毫米无后坐力炮车


T77型轻型防空坦克


T77E1型轻型防空坦克

T77E1于T77的主要区别在于安装了火控计算机


M19型自行防空炮


M19(测试T22)自行防空炮



T5E1抢修车



T6E1抢修车



T43E1抢修车



T22E1弹药运输车

此外美军还利用M24底盘安装了德军Sd.Kfz.8型12吨牵引车的交错轮悬挂,用来评估交错负重轮设计的优劣,最终因为性能提升不明显而作罢


美军的坦克发展尽管过程曲折,在真正堪用的坦克诞生前枪毙了无数异想天开的方案,但是不得不说,“赢在起跑线上”的美军在强大的工业基础的保障下,完全经得起这种折腾,也正是通过这种遍地撒网地进行试验项目,再结合实战经验进行修改的方式,美军很快让自己的装甲部队成为了一支战术成熟且装备精良的作战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