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我家孩子成绩平平竟然可以比高分小孩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 阅读前沿

 长沙7喜 2018-04-08


 朱永新:当代教育家。现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一个孩子既使学习成绩平平,但只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定会比考高分的孩子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作为一位怀揣教育理想的学者,近年来,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朱永新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阅读,尤其是童书阅读。在不同场合,他都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其阅读史”。如何看待学业和阅读的兼容问题?为什么在学生时代培养起阅读习惯尤为重要?请听朱教授分解。


“精神饥饿感”更易在中小学形成

正如孩子学习语言、音乐、绘画都有不同的最佳时间窗口,朱永新认为,这种“精神饥饿感”在中小学阶段更容易形成,因为科学上一般认为人阅读的关键期在14岁之前

新疆奎屯八中的一个名叫塞甫丁·哈斯木拜的同学让朱永新记忆深刻。 “这个孩子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才开始接触汉语。”朱永新说,但是,从此之后他就像一个被饿了很久的孩子,再也丢不下图书了。他用了三四年的时间读了几百本书,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评选出“十大读书少年”,塞甫丁·哈斯木拜入围。



“阅读就像美食一样。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不断想吃,读了好的书,也会让你不断地去找好书读。”

科学家认为,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同时,人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对孩子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生以后的历程,只不过是前面14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开。


“阅读与学业从来就是不矛盾的”

一位当了小学生家长的妈妈发现,再美好的计划都跨不过上学这道坎儿。在孩子上学之前,这位妈妈一直坚持给孩子读各种故事,也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但是,自打一上学,孩子阅读的时间被一点点地挤掉了,“又要完成学校的作业,又要保证孩子睡眠,只能有所取舍。”这位妈妈说。

这位妈妈的苦恼绝非个案。在巨大的应试压力面前,如何平衡阅读和学业,是摆在很多父母,尤其是城市父母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项调查表明,59.2%的学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甚至有6.2%的学生阅读时间为零,只有12.3%的学生花在阅读方面的时间比较多

“阅读与学业从来就是不矛盾的。”朱永新介绍,在一些进行新教育实验的学校中,有些老师可以仅用1个月的时间把课程讲完,剩下的大量时间进行阅读。

朱永新介绍了四川成都一所私立学校的陈美丽老师班里的故事。陈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入了大量的阅读,像《夏洛的网》、《波丽安娜》、《山居岁月》、《中国神话传说》、《希腊神话》等。结果,陈老师班里的成绩并没有因为大量的阅读而下降,反而比排在第二名的班级高出三四分,比排在最后一名的班级高出了10分,比年级平均成绩高出了5分。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处在离线状态

刚过去的那个暑假,壮壮的妈妈一直奔波于各大医院之间,因为壮壮的视力突然变得很差,“有一只眼睛只有0.1了。”壮壮妈说,壮壮今年上一年级,面对即将到来的更加繁重的学业负担,壮壮妈希望尽早恢复孩子的视力。“孩子的眼睛变差就是因为家里有了iPad之后,虽然尽可能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但是,也在上面下载了很多故事还有一些学习软件。”



“过早‘触电触网’,会使孩子失去思考的能力,孩子会变得只会看不会想。”朱永新说。对于很多中学生、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阅读的现象,朱永新说:“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 

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是很难获得的,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人类思想的进化,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座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惟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


阅读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读什么

“我现在就有这样的困惑。”一位一年级孩子的妈妈说,学校每天会利用孩子早晨到校这段时间给学生放古诗,“几十首古诗全部用说唱的方式录制,孩子在家里时嘴里经常叨叨,不过怎么听都不是味儿。”据这位妈妈介绍,别管是“锄禾日当午”还是“床前明月光”,什么样的诗句在孩子嘴里都用欢快的说唱节奏唱出。

“这种方式追求的是琅琅上口,是为了让孩子记住。”朱永新说,阅读的关键不是背下来,而是体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美



“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孩子的阅读也是一个阶梯式的、逐步过渡的过程。”朱永新说,在最初的粉红色的阶段,阅读是以读、写、绘、儿歌、童谣为主,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阅读则表现为大声朗读、复述故事、默读等形式,到了再高的年级,就要开展主题探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