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学习笔记(3)

 budaozheli 2018-04-08



话题 10 :半途而废


若某件事儿你觉得需要努力、需要坚持才行,那这事儿从基本上从一开始就注定做不成了。需要努力、需要坚持,说明你骨子里不愿意做啊!


我们的大脑有遗忘痛苦的功能。回想一下你过去的痛苦,估计你能想起来的并不多,而且时间越久远,记忆越模糊。除了时间之外,痛苦程度也会决定我们的遗忘功能。越痛苦的事情,我们通常遗忘的越快,这也是大脑为了保护我们所进化出的功能。


不论是学习一个知识,还是打磨一个技能,本质上都是要在你的大脑里留下“痕迹”。但是你从开始的时候就给它赋予了太多的痛苦和坚信,那你的大脑自然会想方设法帮你抹掉这部分记忆。所以想要不放弃,首先就不要给自己“痛苦”的暗示。


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个事情赋予重大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


喜欢读书的人,多半不是在坚持,对他们来说读书本身就是享受;喜欢运动的人,多半也不是在坚持,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多巴胺,足以让他们享受这项运动。


这种快感一旦体会过一次,没有人会停下来,别人想拦都拦不住。


另一个尤为重要的技巧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拥有某项技能的人以及人群(买房、学开车......都是社交化学习),尽量与他们共度大量的时间;如果没办法一对一交流,起码也要时刻关注他们。社交,从来都是学习活动中的一部分。


当你与拥有某项技能的人(最好是人群)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现”、“感受到”那项技能其实是很自然的,很实用的,没有它是根本不行、甚至完全不可能的。这些判断上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你的行为,你的感受,于是,很多另外一个世界里“很艰难”、“很痛苦”、“很难坚持”、“没有毅力根本做不完”的事情,在你的世界里全都变成了“真好玩”、“停不下来”、“要是能多玩一会儿就更好了”的事情。




话题 11 :错过


阅读时的快感会让人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看懂了文章的内容,生活就会自动变得不一样。但那只是幻觉,如果你回想不出自己当初到底读到什么,其实这些文字对你的意义并不大。最终你只会在走过弯路之后才会想起,原来自己曾经读到过类似的提醒。


有的时候,我们错过只是因为觉得这件事和自己没有关系。有的时候,我们只是为了逃避困难而使者说服自己,这件事情和我没有关系。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但是大部分人只是觉得说得有道理,真真去践行的人估计还是少数。


仅仅“以为某些观念于己无关”,就可能让一个人永远生活在另外一个“自洽的世界里”。多数情况下,我们没能做成事情,不是因为不理解它的道理,而是因为太想要完全理解,最终一直没有迈出开始的那一步。成绩不错的那些学生都有一个特点:听得进去老师的话。老师的话,多数都和自己有关,所以不妨先去按照他说的做。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觉得这些话和自己无关,那他们是无论如何也起不到作用的。


有些观念真的很重要,但它们要么太简单乃至于被人们轻视,要么太过违背直觉乃至于无法相信。但是最可能让人们错过转折点、错过升级机会的,可能是这个:觉得那观念虽然有道理,但就是觉得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感觉没关系”是错觉,就是错觉,也常常是最可怕的自证预言。若是主动吸收那个观念,按照那个观念去做,就“事实上有关系”了。




话题 12 :这个世界


如果一个概念在某个文化里并不存在,那么,那个“客观存在”在那个文化里,“主观上并不存在”,即,那个文化里的人对那个客观存在无任何感知。反之,若是一个概念存在,即便它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还是可以从主观上感知得倒。你完全可以想象“重力加速度”这个清楚的概念出现之前,整个人类都无法感知到那个实际上亘古存在的东西(重力加速度)。不论你智商有多高,如果脑子里没有这个概念,它就无法对你起到任何作用。


人类历史上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很多客观上并不存在的事物,由于主观上存在一个概念,于是就好像那东西“真实存在”一样。


比如,现在早已经不存在了的一个概念“燃素”。那时候人们不知道物体燃烧是空气里的氧气起了主要作用,于是认为能够燃烧的物质里有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于是给那个东西“凭空”取了一个名字,叫做“燃素”。再比如,在我们的文化里,人们能感受到一种是世上不存在的东西“上火”。特别极端的例子是:爱情——你可以想象有多少人会反对,甚至几乎一定包括你和我——这也是为什么另外一些极度冷静的人最终竟然选择保留一些幻觉的根本原因。


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并不只是冷冰冰的客观存在而已,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它甚至可能是有灵魂的......你如何对待它,它就如何对待你。并且,它竟然可以做到这样一个奇迹:它总是能够向你证明你是对的,即便是在你事实上错得离谱的情况下。


如果你不知道这个概念,那么这个世界就好像“你压根不应该知道似的”那样存在,如果你知道了这个概念,那么这个世界就好像“你原本早就应该知道了似的”那样继续发展......神奇不?在此之前,你的世界好像对你全然无动于衷的;在此之后,你的世界是鲜活的,对你随时有所反应的。


理解了这个以后,你会发现有些世界你是可以改变的。客观存在的那个世界,你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的,它只会自顾自地按照既定的规则运转下去。而你自己的世界却变得可以改变了。只要你改变对待它的态度,你的世界就会马上随之改变。


你若是个好人,这世界就会对你好一点,你若是个坏人,这世界就对你坏一点......可这怎么可能呢?!许多年后,当我习得概念之后,我终于能彻底理解这种现象了。这个概念叫做“自证预言”。观念就是塑造你世界的重要因素,对待它可不能马虎


尼采就说过:“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你。


你周围的人对你的反应,其实是你在他们身上的投影。我们认为别人会这么想,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会这么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要多去沟通,多去理解。由于我们思维上的局限性,很容易就把已有的固定思维安到别人身上,并且将其合理化。其实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多恶意,很多时候只是我们对它产生的误解。实际上,越是优秀的人和群体,越倾向于选择友善真诚的态度。如果你希望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人,你也应该先按照那个世界应有的规则去行动。那样的话,你自然而然就会向那个世界慢慢靠拢,最终活在那个世界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