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山、叠石、置石工程

 眼镜老猪猪侠 2018-04-08

假山、叠石工程指采用自然山石进行堆叠而成的假山、溪流、水池、花坛、立峰等工程。

置石,在江南称为立峰,这是山石的特写处理,常选用单块、体量大、姿态富于变化的山石,也有将好几块山石拼成一个峰的处理方式。置石的主要形式有特置、对置、散置、山石器设等。置石用的山石材料较少,施工较简单。

假山、叠石、置石工程主要涉及假山施工工艺和以GRC材料塑山为例的塑山施工步骤及技术要点。

一、假山类型与材料

1、假山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假山作如下分类;

(1)按材料可分为土假山、石假山、石土混合假山。

(2)按施工方式可分为筑山、掇山、凿山和塑山。

(3)按假山在园林中的位置和用途可分为园山、庭山、池山、楼山、阁山、璧山、厅山、书山和兽山。

2、假山材料的种类与性能

(1)素土:堆假山的素土主要有壤土、黏土、植物种植土等。素土假山一般坡度较缓,主要用于微地形的塑造。坡脚如果加入石头,可以节约土地,形成大型的假山。

(2)人工仿石:主要用水泥、灰泥、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GRC(低碱度玻纤维水泥)作材料,进行“塑石”,投资少,见效快。

(3)山石:园林中用于堆山、置石的山石种类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太湖石、英石、房山石、黄石、青石、石笋、黄蜡石等。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具有“涡、沟、环、洞”的变化和“瘦、皱、漏、透”的审美特征,是用来修筑叠石假山、园林古建不可多得的上等石材佳品。

二、假山施工

假山施工是指按照假山设计图纸的尺寸进行定位、放线、堆叠、整修的过程。假山的外形千变万化,但其基本结构和程序是相通的。假山的掇叠、过程分为施工准备、分层施工、山石结体、假山洞、假山磴道施工、艺术处理等工序。

假山叠石的基础工程及主体构造应符合设计和安全规定,假山结构和主峰稳定性应符合抗风、抗震强度要求。

1、施工准备

(1)施工前应由设计单位提供完整的假山叠石工程施工图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并进行设计交底。

(2)施工单位在勘察现场、理解设计意图以后,根据设计要求准备石料、灰料、用具和有关设备。

施工前需先对现场石料反复观察,区别不同质色、形纹和体量,按掇山部位和造型要求分类放置石块、对关键部位和结构用石做出标记,按秩序、分块平放在地面上,以供相石之需。选用的假山石必须坚实耐压、无损伤、无裂缝,无剥落。峰石应形态完美,具有观赏价值。必须对假山石进行清除,除去山石表面积土、尘埃和杂物。

要准备好水泥、石灰、砂石、钢丝、铁爬钉、银锭扣等辅助材料以及倒链、支架、铁吊架、铁扁担、桅杆、撬棒、卷扬机、起重机、绳索等施工用具和机械,并注意检查其中用具的安全性。

2、分层施工

假山施工去不可能标明每一块山石的位置、大小、结构等,即使详细,其施工也很难完全按照施工图去做。假山施工要自下而上、自后向前、有主及次、分层进行,确保稳定实用。

假山分层施工工艺流程:放线挖槽基础施工拉底中层施工扫缝收顶检查完形。

2.1放线挖槽

根据设计图纸上假山的位置与形状,在地面上放出假山基础的外形,并根据条件适当外扩。在假山有较大幅度的外挑处要根据假山的重心位置来确定基础的大小,需要放宽的幅度更大。如果施工区内土层松软,或有建筑垃圾,或临水体时,要适当变化,便于特种防护处理。

挖槽的深度与山高、石质、当地气候和土质有关。假山堆叠南北方各不相同,别放一般满铺底,基础范围覆盖整个假山;南方一般沿假山外形及山洞位置设基础。

2.2基础施工

假山叠石的基础应符合下列规定:

(1)假山地基基础承载力应大于山石总荷载的1.5倍;灰土基础应低于地平面20cm,其面积应大于假山底面积,外沿宽出50cm

(2)假山设在陆地上,应选用C20以上混凝土制作基础;假山设在水中,应选用C25混凝土或不低于M7.5的水泥砂浆砌石块制作基础。根据不同地势、地质有特殊要求的可作特殊处理。

常用的基础有桩基、石基、灰土基和混凝土基。桩基用于湖泥砂地,石基多用于较好的土基,灰土基用于干燥地区,钢筋混凝土基多用于流动水域或不均匀土基。

1)桩基:即主要由支撑桩撑起的假山基础。水中的假山选用结实坚固、耐水湿、抗腐烂和锈蚀的木桩、石桩、钢筋混凝土桩为支撑桩。柱子按梅花形排列,在基础范围内均匀分布,桩间用块石嵌紧,再用条石压顶。条石上面才是自然形态的山石。条石应置于低水位线以下,自然山石的下部亦在水位线下。

2)灰土基:即由石灰和素土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物,凝固后形成结实的不透水层,能有效减少土壤冻胀对上层建筑设施的破坏。在北方地下水位一般不高,雨期较集中,使灰土基础有比较好的凝固条件,园林中位于陆地上的假山多采用灰土基础。

3)混凝土基:现代的假山多采用砌块石或混凝土基础,这类基础具有耐压强度大、施工速度快的特点。

3、拉底

拉底即在基础上铺置最底层的自然山石。拉底应用大块平整山石,坚实、耐压,不允许用风化过度的山石做基石。拉底山石高度以一层大块石为准,有形态的好面应朝外,注意错峰。每安装一块山石,即应将砂垫稳,然后填馅,如灌浆应先填石块,如灌混凝土则随灌随填石块,山脚垫刹的外围,应用砂浆或混凝土包严。北方多采用满拉底石的做法。

4、中层施工

中层是指底层以上,顶层以下的大部分山体。这一部分是掇山工程的主体,掇山的造型手法与工程措施的巧妙结合主要体现在这一部分。其基本要求如下:

(1)堆叠时应注意调节纹理,竖纹、横纹、细纹等一般宜尽量筒方向组合。整块山石要避免倾斜,靠外边不得有陡板式、滚圆式的山石,横向挑出的山石后部配重一般不得少于悬挑重量的两倍。

(2)石色要统一,色泽的深浅力求一致,差别不能过大,更不允许同一山体用多种石料。

(3)一般假山多运用“对比”手法,显现出曲与直、高与低、大与小、远与近、明与暗、隐与显各种关系,运用水平与垂直错落的手法,使假山或池岸、掇石错落有致,富有生气,表现出山石沟壑的自然变化。

(4)叠石“四不”与“六忌”:

1)石不可杂,纹不可乱,块不可均,缝不可多。

2)忌“三峰并列,香炉蜡烛,寸草不生,石墙铁壁”,忌“如似城墙堡垒,顽石一堆”,忌“整齐划一,无曲折,无层次”。

5、收顶

收顶及处理假山最顶层的山石,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叠筑时要用轮廊和体态都富有特征的山石,注意主、从关系。收顶一般分峰、峦和平顶三种类型,可根据山石形态分别采用剑、堆秀、流云等手法。

顶层是掇山效果的重点部位,收头峰势因地而异,故有北雄、中秀、南奇、西险之称。就单体形象而言又有仿山、仿云、仿生、仿器设之别。掇山顶层有峰、峦、泉、洞等20多种。其中“峰”就有多种形式。峰石须选最完美、丰满的石料,或单或双,或群或拼。立峰必须以自身重心平衡为主,支撑胶结为辅。石体要顺应山势,但立点必须求实避虚,峰石要主、次、宾、配,彼此有别,前后错落有致。忌笔架香烛,刀山剑树之势。其施工要点如下:

(1)收顶施工应自后向前、由主及次,自下而上分层作业。每层高度约在0.3~0.8m之间,各工作面叠石务必在胶结料未凝之前或凝结之后继续施工。万不能在凝固期间强行施工,一旦松动则胶结料失效,影响全局。

(2)一般管线水路空洞应预埋、预留,切记事后穿凿,松动石体。对于结构承重受力用石必须小心挑选,保证有足够强度。

(3)山石就位前应按叠石要求原地立好,然后栓绳打扣。无论人抬机吊都应有专人指挥,统一指令术语。就位应争取一次成功,避免反复。

(4)掇山始终应注意安全,用石必查虚实。栓绳打扣要牢固,工人应穿戴防护鞋帽,掇山要有躲避余地。雨期或冰期要排水防滑。人工抬石应搭配力量,统一口令和步调,确保行进安全。

(5)掇山完毕应重新复检设计,检查各道工序,进行必要的调整补漏,冲洗石面,清理场地。

(6)有水景的地方应开阀试水,统查水路、池塘等是否漏水。有种植条件的地方应填土施底肥,种树、植草一气呵成。

3、山石结体

山石结体有以下一些堆叠方法:

安放布置平面宜成八字;连左右连靠;接上下拼接;斗斗石成拱状;跨斜撑成拱跨;拼竖或横向、多石拼叠;扎将石穿扎或捆扎;填留空填实;补添加;缝按石拼缝勾缝;垫叠石时用相互支撑平衡;转转换掇山方向延伸堆叠;顶偏侧支顶向上;压挑石之尾部压石以求平衡;悬悬臂;卡两峰相峙,中夹块石;剑矗立如剑指向天;垂垂直向下成悬垂;挑悬作伸臂状;飘端处置石;飞顶点处点石;戗斜向撑石已成洞壁;挂悬卡成挂;钉以钉连固拼石;担两头出挑,铁建横担;钩用铁件钩挂悬垂。

4、假山洞、假山磴道施工

假山洞结构形式一般分为“梁柱式”、“挑梁式”和劵拱式,应根据需要采用。在一般地基上做假山洞大多满筑两步灰土,承重量特大的石柱可在灰土下加桩基。假山洞的叠砌做法与假山工程相同,应遵照假山工程操作工序。悬挑石体操作时须加临时保护支撑,待整体完成后方可撤除。假山洞有单洞与复洞,水平洞与爬山洞,单层洞与多层洞,旱洞雨水洞之分。山洞应利用洞口、洞间天井和洞壁采光,兼作通风。

假山磴道是水平空间与垂直空间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部分,多用石块叠置而成。磴道高度一般在12~15cm,最大不要超过18cm。随山势而弯曲、延伸,并有宽窄和级差的变化;或穿过浓荫林丛,或环绕于树的盘根错节之处,或阻挡于峰石之后,给人一种深邃幽美的感觉。假山磴道要有相握而不及足、相闻而不及见、峰回路转、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又能与排水、瞭望、种植相结合。

5、叠山的艺术处理

整个假山结构施工完成以后,要到不同的地点去观赏探究,也要到山洞、磴道去体验一下意境与景观的标现情况。对于远观的部位可粗略、从简处理,而近看的部位要精细加工。人工痕迹明显的地方要用立景石、栽植物、刻字画的形式来处理,达到作假如真的效果。

三、人工塑山

1、分类与材料

(1)人工塑山是指采用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等现代材料和石灰、砖、水泥等非石材料,经过人工塑造而成的假山。按照应用材料来分,人工塑山可以分为砖石混凝土塑山、钢筋混凝土塑山、新型材料塑山。目前新型材料塑山应用广泛。

(2)塑山的新型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强化塑胶、玻璃纤维强化水泥和碳纤维增强混凝土三种。集中新型材料塑山基本原理相似。

(3)GRC以耐碱玻璃纤维作增强材,硫铝酸盐低碱度水泥为胶结材料并掺入适宜集料构成基材,通过喷射、立模浇筑、挤出、流浆等生产工艺制造而成的无机复合材料。GRC的基本组成材料为水泥、砂、纤维和水,另外还添加聚合物、外加剂等用于改善后期性能的材料。此种材料具有质轻、高强、抗冻、耐水湿、可塑性强、订做产品周期短等诸多优点。

2、GRC塑山施工

在园林工程中用GRC制作假山已成为一种常用造景手段。用GRC塑造假山,施工工艺较简单,造型也丰富多样,在自然色泽、质感及立体感上都能达到较高的仿真效果。GRC塑山施工包括两大步骤:GRC假山元件的制作、GRC塑山施工。

(1)GRC假山元件的制作

制作GRC假山元件模型。制作模具的材料有聚氨酯膜、硅模、钢模、铝膜、GRC模、FRP模和石膏模等。制模时,选择天然岩石皴纹好的部位为模本,制作模具。

制作GRC假山石块。其制作方法是将低碱水泥与一定规格的抗碱玻璃纤维以二维乱向的方式同时均匀分散地喷射于模具中,凝固后成型。在喷射时注意随吹随压实,并在适当的位置预埋铁件

(2)GRC塑山施工

1)立基。按照设计定点放线,以确定地锚的位置。根据假山的大小、高矮、重量以及地基的土质情况,确定地锚的规格。

2)布网。按照山体正投影的位置,焊接角铁方格网,角铁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方格网的规格一般为800mm×800mm,方格网必须与地锚焊接牢固。

3)立架。根据山体高低起伏的变化,焊接立柱,柱与柱之间用斜拉角铁焊接,与基础方格网形成牢固的假山框架。

4)组装。将预知的GRC构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注意构件逐一焊接牢固,需要加固的部位,在其背后敷挂钢丝网,然后浇筑混凝土,以增强其强度。

5)修饰。塑山组装好后,用补、塑、刷等方法进行拼缝修饰,以使接缝与石面连接浑然一体,以假乱真。

3、GRC塑山养护

(1)养护是使GRC制品在早期保持其中所含水分不蒸发,制品内所含水分用于水泥水化以发展其强度,降低渗透与收缩。由于水化受到温度的影响,为此在制品养护过程中应使周围空气保持适宜的温度。

(2)GRC制品一般均是薄壁和低水胶比的,对GRC挂板而言则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为此应采用有效的养护制度以达到下列要求:有合适的早期强度,以利脱模和搬运;保证设计强度;限制收缩以防开裂。

(3)工程实践可分成几个阶段并可用不同的方法:

1)脱模前与脱膜时。在修饰后,通常用洁净而优质的聚乙烯薄膜将模具包住,以防止GRC中所含水分蒸发,同时也有助于保持水化热。在养护的初期应使GRC制品有足够的强度,使之在脱模与搬运时不致受到损伤。

2)主要养护。此主要养护阶段是使脱模后GRC制品继续得到保护,免受日光、风与空气低湿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仍用塑料薄膜包住GRC制品以免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通过喷湿雾也可保持局部的湿度。

3)后养护。当制品在存放与使用时,其周围与养护阶段有明显差异时,采取有控制的后养护是必要的。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使制件在存放过程中免受阳光的直接照射。在存放阶段GRC应达到设计的强度,此阶段的保护在于限制其干缩。

(4)加速养护

1)低压蒸汽养护。在冷天该法对于模具的周转使用是经济的,温度不宜超过50℃,否则对长期强度是不利的。

2)使用化学早强剂。此种外加剂主要可提高早期强度、在寒冷条件下是有用的,并可使制品较早的脱模。

扫一扫左边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着你。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