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耳炉和桥耳炉为何是宣德炉的经典造型

 来来永胜 2018-04-09


冲耳桥耳双炉是宣德炉造形中的经典,

历来是文人雅士书房的陈设必备,

也是信仰祭祀的精神承载。


不懂冲天耳炉和桥耳炉,

就不会真正懂得宣德炉。


冲耳炉和桥耳炉,

是宣德炉中最受青睐的炉形。


冲耳炉,寓意敬天法祖,

所以任何神佛庙堂、书斋厅堂,

凡表虔心敬仰,均可摆放。


桥耳炉,炉耳形似拱桥,

而桥是媒介,有通达之意,

所以广受官商人物的偏爱。


冲天耳炉和桥耳炉的形制简洁明雅,

不附着,不赘饰,

单单只是鼓腹巧耳的形状已足够大方明确。

炉腹饱满,炉耳向上展开呈祈拜姿态,

炉口和炉颈平缓圆转,

器型端正,油润可爱,肃穆而古朴。



冲耳炉(陈巧生制)


冲耳炉(陈巧生制)


桥耳炉(陈巧生制)


桥耳炉(胡庆松制)


经典来自匠人的精心淬炼。

手工打造的铜香炉最得宣德炉技艺的精髓,

像陈巧生、胡庆松、徐红军、金全福等大师,

至今仍坚持手工打磨香炉。


历经十二炼的铜炉,

炉质真纯细腻,形体刚柔并济。

要完成一件香炉的后道处理,
需要技术娴熟的技工,花费较长的时间,
十分小心地工作才能完成。
香炉色泽柔和、光洁,
质地细腻、致密、手感润滑,
表面包浆致密,时间愈久,愈醇厚,
色泽愈炫丽。

这都有赖制作者的用心良苦,

每一步都力求完美,绝不允许含糊疏漏。


桥耳炉(陈巧生制)


手工打磨


一把铜香炉,从制作模具到皮壳着色,

短则三个月,长则一两年。


制炉之人,

其实是把个人的修为内化成为作品的品性,

对冲耳桥耳双炉的传承,

其实是工艺大师对古典的敬拜,

和一份永葆初心的情怀。



炼铜浇筑



另外,冲耳桥耳双炉,

也多见于艺术品收藏家们的典藏之列,

典藏一种类别,

也典藏一种对香炉始于初衷的热爱。

它们可以说是铜香炉中最传统、最易懂、最易亲近的一类,不曲折自难忘。


经典,被时间赋予,也在时光里青春永驻。


桥耳炉(陈巧生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