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腾空的时候,就是你的死期!

 指间沙r0m5xdap 2018-04-09

罡风防身,实用至上,龟速更新,只待知音。


        大家好,交作业。


        今天的题目是:飞腿。


        飞腿大家都不陌生,就是身体腾空,用腿去攻击敌人的一种技击方法。有的人还会在空中完成一到两次的转身,所以又作:回旋飞腿。



        飞腿这一技术并不限于某个流派,街斗、电影、甚至是部分搏击比赛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飞腿可分为飞踹和飞踢。一般来讲,前者是用脚底接触目标,后者是用脚面接触目标,其实不然,飞踹和飞踢的真正区别是在于腾空后腰部是否旋转发力。

        

        飞踹是通过大腿的前蹬动作,将对手推送一段距离。飞踢是借助腰部旋转的力量,用脚踢击对手。


        在技术表演中,我们可以更直接的区分出飞踹和飞踢的区别。


        飞踹。



        飞踢。



        从轨迹上看,飞踹是直线轨迹,飞踢则是弧线轨迹。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飞踹就好比蹬自行车,飞踢就像是转呼啦圈。

       

        施展飞踢时,一般都是单腿接触敌人,因为攻击者会在空中转腰,需要另外一条腿保持平衡。


        而飞踹则是利用自身体重配合惯性去推送敌人,所以单双腿均可。


        对于飞踹而言,攻击者的体重最好能大于被攻击者,如果做不到,那么就需要攻击者利用助跑惯性而达到推送的目的。


        接下来,咱们先聊飞踹,再聊飞踢。


        平躺飞踹。推送力大,攻击前要做好距离测算及较长时间的蓄能工作。


        

        侧身飞踹。拥有推送效果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打击力,要求攻击者弹跳高,出腿平,落地后可通过转身恢复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侧身飞踹如果命中的是对方头部,也是具有较为可观的杀伤效果的。


 

        除了以上两种,还有飞身正踹,又作:飞身正蹬。



        飞身正踹并不是很依赖助跑,所以很多时候可以原地施展,隐蔽性强,快打快收。



        飞身正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像平躺飞踹和侧身飞踹那样腾空时敌人出离视野,很适合正面使用。当然,它的缺点就是推送距离较短,杀伤力也相对较小。

        

        在街斗当中,飞踹的威力虽然有限,但具有一定的战术价值。

        

        偷袭。



        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支援。



        双方激斗时,你是选择接近后抡拳头,还是飞过去来上一脚?很显然,后者大大节约了入场时间。


        开战信号。



        双方陷入僵局时,以一个飞踹作为开战信号,远比一句“上!”更能带动士气。


        多用途运用。



        如上图所示,两名施暴者专心施暴,丝毫没有注意到远处跑来两个人即将偷袭他们,紧接着,一记飞踹支援入场,开战信号发出,局面瞬间扭转。


        当然,飞踹是不能同时攻击两个目标的,仔细看不难看出,图中的蓝衣施暴者是被撞倒的。还有,敌人并没有武器,如果是械斗,冒然“飞”进去只会让自己变成砧板上的活鱼。


        除此之外,复杂环境中的飞踹,有一定概率让目标撞击到硬物上,形成二次伤害。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飞踹的技术要领: 


        1. 如果需要助跑,启动前要做好距离测算,注意力尽量集中在目标躯干上。


        2. 跃起时蹬地有力,出腿果断,但不用跳得很高。


        3. 腾空时,“攻击腿”的大腿与小腿须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随后迅速蹬直。


        4. 接触目标时,尽可能将更多的体重传递到脚底。


        5. 无论哪种飞踹,施展整套动作时,手臂可以自然摆动,以帮助身体保持平衡。


        6. 不用太考虑落地时的姿态,专心锁定,命中比什么都重要。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经典案例,


        一名持刀歹徒进入了贵州一所师范大学,与三名上前阻止的保安交战。

 

        画面开始时,歹徒正在用一根长棍驱赶着A、B两名保安,在此之前C保安已被刺倒(出离画面)。稍后,歹徒的长棍脱手。



        随后,B保安出离画面,剩下的A保安用椅子还击歹徒,缓慢的挥舞被歹徒轻松躲开,歹徒拔刀准备近身。(恐慌的视频拍摄者迅速关闭了车窗。)



        歹徒找准空当连刺两刀,A保安倒地。突然,一名在校大学生飞踹入场,命中歹徒后背,歹徒飞移出数米。与此同时,B保安捡起长棍重新加入战斗。



        紧接着,众人及A保安都冲上去支援,这名大学生找准机会又是一个飞踹,但这次没有踹实,失去平衡,落地时背对目标,好在大家一拥而上将歹徒制服。



        事件结束。


        最终,A保安及出离画面的C保安,由于失血过多抢救无效身亡,B保安负伤。


        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椅子应做盾牌使用,它可以有效阻隔刀具,拖延时间。但A保安把它当成了武器,击空后不能快速复位,导致被刺。

        

        其次,大学生第一次飞踹时,歹徒正“得胜而归”,完全没加小心。吃亏后,心理上有了准备,所以第二次飞踹只是被踹了个踉跄,反倒是大学生身陷险地。


        但无论怎样,这都是一个比较成功的飞踹实战案例。面对持刀歹徒,飞踹在启动前和命中后,都可以保持安全距离,这在偷袭技术里是比较难得的。 


        总的来说,在瞬息万变的街斗中,飞踹的成功与否,是受很多不确定因素制约的,常见问题如下:


        (1)正面攻击成功率较低。


        看个案例,


        一名戴头盔、持手枪的男子抓住了一个小偷,头盔男试图在扯皮中控制住小偷,当然小偷并没有那么乖,不断尝试挣脱。(大哥,请问你有没有考虑过手枪的感受 ~ )



        紧接着,一名蓝衣男子飞踹入场,想给小偷来个下马威,然而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对方看在眼里,小偷只向旁边挪动了不到半米,蓝衣男子便摔了个王八大朝天。



        最后尴尬的蓝衣男子起身,老老实实抱住了小偷的腿,才与头盔男一起制服了小偷。(你抱,或者不抱,大腿就在这,不近,不远 ~)



        结束。


        可见,飞踹在正面运用中,对方有充分的时间反应,你千里迢迢赶来,我一点位移便可化解。


        其实技术失败毕竟是小事,被反杀才是最让人头疼的。


        再看一个, 


        黑衣男子意图明显,一记飞踹将“攻击腿”送入敌人怀中......



        敌人绊摔黑衣男子的“支撑腿”,倒地,足球踢KO。



        换个角度讲,即便是偷袭敌人,谁又能确保在长距离的助跑中不被敌人发现呢?


        好吧,也许草地和沙土可以帮到我们......(你顺着我手指的方向走十步,我给你变个魔术 ~ )



        (2)飞踹不确定的落地方式是实战中的严重隐患。



        以平躺飞踹为例,双脚接触敌人所造成的推送力远远大于打击力,奋不顾身的一击后,能否平稳着陆就成了重大问题。(换成水泥地,后脑平拍坠落,伤敌一千,自损一千二 ~ )



        问题总是矛盾的,如果是为了追求平稳着陆,而降低了空中的蹬踹力道,那么即使将敌人推送出一小段距离,也构不成太高的杀伤力。



        同样,侧身飞踹也存在着陆隐患。


      

        最后说一句,即使你完美实现了一次舍身飞踹,有限的杀伤力也未必能够终结敌人,而冗长的推送距离反而可以帮助敌人从容地起身,应对你后续的追击。


  

        (3)受空间因素制约。


        如:教室、办公室等室内场所,空间狭小,没有足够的助跑距离。


        当然大House也是有的,不过比起飞踹这种夸张的打击方式,我还是建议你把对方的脸塞进显示器里比较靠谱儿。



        (4)出离视野造成的误差难以修正。


        长距离助跑 + 奋力蹬地,很容易造成目标出离视野,腾空后的出腿基本就是“盲打”,目标是否发生了位移完全不清楚。



        上图中,被攻击者仅仅位移了十厘米左右,这一脚就没有踹实,被攻击者在没有失重的情况下,只是被推送出很短的一段距离,随后轻松起身,反倒是攻击者把自己摔得不轻。


        (5)心理障碍 。


        高风险动作使用前,须克服较大的心理障碍。

   

        就飞踹来讲,目标动了怕踹不实,羊入虎口;目标不动吧,又怕用力过猛,落地被摔;越想兼顾,越会犹豫不决,与其纠结着做动作,不如果断点放弃。     


        看案例,


        四人形成了2V2的局势,红圈为一方,蓝圈是另一方,近处的红方已经占了上风,远处的那对儿还在争执扯皮。



        远处的蓝方看见自己的兄弟吃亏了,跑过来飞踹解围,红方坐了个屁墩儿,随后迅速起身继续战斗。与此同时,远处的红方也跑过来加入战团。



        最后,飞踹的蓝方先被终结,他的兄弟也步了他的后尘,红方大胜离场。



        结束。


        分析一下,


        首先,蓝方的飞踹支援太过绵软,本来助跑距离就不够,速度还慢,犹犹豫豫的“温柔一击”还能把对方踹个屁墩儿已经是捡的了。


        其次,蓝方用的是平躺飞踹,双脚接触目标,落地时失去重心、屁股着地,导致双方几乎同时回到站立。如果他换一种飞踹,比对方早站起来一秒,结局都是有可能被改写的。


        综上所述,飞踹的变数较大,属于不稳定技术,多数情况下,风险高于回报。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既然飞踹这么不靠谱儿,为什么在一些搏击比赛中还会看到呢?



        其实在比赛中,使用飞踹的主要目的是给对方一个气势上的压制,同时取悦观众,提高比赛观赏性,提升选手商业价值。


        毕竟再专业的观众也不会排斥华丽的打斗,就拿上图Fabricio Werdum的开场飞踹来说,这一个动作就足以让他的巴西粉丝谈论整整一个星期。(虽说这一击并没有给Travis Browne带来什么实质性伤害 ~ )



        在首回合双方体力充沛的情况下,开场飞踹命中目标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一击终结什么的更不靠谱儿,这一点Fabricio Werdum心知肚明,但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好了,飞踹就先介绍到这里,下面咱们聊聊飞踢。 


        飞踢和飞踹不同,飞踢多应用于正面战场,以打击敌人为主要目的。


        飞踢的动作要领与飞踹不同,需要在空中转腰、展跨,将力道传于胫骨或脚面打击敌人。(没穿鞋的话最好不要用脚尖接触目标 ~ )



        提到飞踢,就不能不提到2010年UFC的那场超级大战:Anthony Pettis vs Benson Henderson   


        第五回合,Anthony Pettis一记帅气的踩笼飞踢将对手扫倒。



        倒地的Benson Henderson试图通过抱单腿,浅消打击并恢复站立,但是很显然,对方不想给他任何机会。



        顽强的Benson Henderson拿双腿失败后,被Anthony Pettis压制。



        双方体力耗损很大,Anthony Pettis无法长时间保持在上位,最终精疲力尽的Benson Henderson晃晃悠悠站起来,做了最后一次拿双腿的尝试,失败后彻底丧失还击能力,裁判介入,终止比赛。


 

        至此,Anthony Pettis --- “飞踢哥”的绰号面世。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这依旧是个概率问题,如果同样是出现在第一回合,这一踢是不可能命中的。


        但是在第五回合就不同了,双方体力急速下滑注意力分散,Anthony Pettis用所剩不多的比赛时间赌了一把,恭喜这个墨西哥裔小伙,他赌中了。


        客观地讲,Anthony Pettis的踢击并不足以终结对手,但是却为后面的打击开启了通道,对手的体力最终被榨干,Anthony Pettis的飞踢体现了重要的战术价值。


        当然,像这种一记飞踢锁定胜局的比赛,只是小概率中的小概率,只是在理论党们的眼里,它被放大了百倍、千倍,严重误导了年轻人。


        从实战上讲,飞踢还不如飞踹,尽力延长滞空时间,仅仅就是为了在空中做出更多的动作,这种一厢情愿的“垃圾秀”,一旦和实用性流派发生碰撞,马上就会被打回原形。



        所以,请大家不要因为某次偶然的小概率事件,就盲目模仿,浪费自己宝贵的训练时间,这可不是聪明人做的事。 


        好了,就到这吧,


        飞腿包括:“飞踹”和“飞踢”,都介绍完了。  

         

        总的来说,像飞腿这种关起门练着玩儿的东西,市面上多如牛毛,你可以把它当成爱好,但不要当成工具。(那些不起眼的低风险动作,才是我们的救命稻草。)


        近馆里事多,月更已经是极限了,留言晚些处理,咱们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